季前赛次战,杨瀚森迎来爆发,上场17分钟贡献16分4篮板3盖帽。北京时间10月12日,开拓者队记Reese Kunz撰文讨论杨瀚森的未来。在Kunz看来,杨瀚森要想成为开拓者的球星,还需要跨过四大障碍,以下是他的解析——
![]()
![]()
1.犯规麻烦
“能上场才有机会发挥”,这句老话虽常用来形容易受伤的球员,却也适用于杨瀚森初期的犯规问题。在对阵金州勇士队的季前赛首秀中,他仅出战21分钟便犯满离场;尽管对阵国王队时整体表现好转,仍在17分钟内吃到5次犯规。
此前外界对杨瀚森的担忧之一,便是他的打法能否从CBA顺利过渡到竞争更激烈、身体对抗更强的NBA。从初期表现来看,内线对抗强度的提升正是他陷入犯规麻烦的主要原因。凭借顶级的篮球智商,他在防守端总能出现在正确位置,但要想获得更多上场时间,他必须调整防守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犯规。
![]()
2.比赛速度
比身体对抗更令人担忧的是比赛速度。比卢普斯虽对杨瀚森的训练营表现予以肯定,但也明确指出,他在适应比赛速度方面的挣扎是唯一的负面因素。
“他表现得不错,训练也很努力。进攻端,他的挡拆质量很高,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但NBA的比赛节奏太快了,他还没完全适应,”比卢普斯表示,“不过他的球感和篮球智商都非常出色,所以看起来不至于‘脱节’……我认为他的表现值得肯定。”
对于身高2米16、体重118公斤的杨瀚森来说,速度永远不会是他的优势。但问题的关键并非成为顶级运动能力的球员,而是学会在自身打法框架内,避免被快节奏打乱节奏。
由于攻防特点与约基奇相似,杨瀚森常被比作“小约基奇”,具备成为球星的潜力,甚至可能像掘金队的约基奇那样,成为球队的进攻核心。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学会掌控比赛节奏、发挥自身优势,而非被动适应节奏。
![]()
3.失误问题
失误问题与杨瀚森适应NBA节奏的能力直接相关。夏季联赛期间,他场均失误达3.75次;原本外界期待,在身边有更多能更好处理他传球的队友后,这一问题会得到缓解。但从季前赛初期表现来看,情况并未改善——前两场季前赛,他场均仍有3.5次失误。
不过,在职业生涯初期,失误问题并非完全不可接受:这至少意味着杨瀚森能获得球权,且敢于主动进攻。正如前文所述,要想触及上限,杨瀚森需要成为开拓者队弧顶区域的进攻核心,为球队稳定创造进攻机会。而在承担这一重任前,他必须先学会控制失误。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那些有风险的传球,以及他罕见的预判能力,正是他成为潜力新星的关键特质。未来,他需要在“敢于传球”与“减少失误”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