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想好好生活怎么就那么难!
如今在职场,95后拒绝升职成了新现象。社交平台上,常有年轻人求助,领导要提拔我当部门负责人,可我真不想干,咋拒绝啊?
然后下面的评论里,满是类似经历,比如有程序员吐槽,升了技术总监后,早出晚归到自家猫,都快不认识自己。
后来主动降职,才终于能赶在日落前回家给猫铲屎,以前觉得管20人特威风,现在才懂,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真本事。
不光是个人感受,数据也很说明问题。华德士招聘咨询公司调研了3600名95后职场人,结果显示72%的人,更愿意专注做能靠自己出成绩的工作,不想当中层领导;还有16%的人,明确说拼尽全力,也得避开管理岗。
95后这么选,核心就一个词,性价比。算得非常清楚清楚,升职不一定就是好事。
有个拒绝升技术主管,是一名程序员,96年的, 他算过一笔账,升职后薪资涨了28%,但每周开会时间从4小时飙到15小时,还得24小时待命处理团队问题,周末甚至要陪客户应酬。
这样算下来月薪多了5000,责任翻了三倍,时薪反倒降了40%,太不划算。
在他们眼里,升职甚至可能是陷阱,要是你升职,作为中层领导后,每天活儿干不完、会开不停,对下属得画饼打气。
对上级又得顺着对方的规划表决心,最烦的是还要处理跨部门的事儿,少不了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政治。
大家上班,无非图两样:钱和成就感,可现在升职,越来越难满足这两点了。
互联网让年轻人有了更多赚钱路子,不用死磕职场晋升,你在朋友圈卖手工蛋糕、当自由插画师攒粉丝接商单,这些额外收入可能比升职加薪多,还不用费那么多精力,心情也轻松。
麦肯锡2023年的报告就说,美国已经有36%的劳动者选了合同工、自由职业者这类非传统工作模式,预计2030年前这个比例会超过50%。
而且现在的职场环境,也让升职没那么香了。以前职场是阶梯式往上爬,职位越高权力、薪水越多;可现在行业变得快,企业今天一个战略、明天一个调整,那些所谓的热门岗位,说不准哪天就被技术革新或市场变化淘汰了。
对95后来说,升职像场没把握的赌局,他们早看清了升职不等于安稳,有工作也不代表不会失业。
更重要的是,95后从小接受的是平权观念,受不了传统职场里的上下级氛围——领导高高在上,下属得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才能升职。
所以有人就说,如果升职意味着开不完的会,无聊的应酬酒局,占用更多业余时间,更忙更累更大的责任,就算加了薪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安静平稳少拿点钱。
德勤2025年的调查显示,只有6%的95后把当领导当主要目标,但特别希望能参与决策、有自己的责任范围。
他们宁愿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做事,图个心情舒畅,也不想为了职位委屈自己。
其实95后,拒绝升职不是摆烂,反而是人间清醒。他们不再觉得往上爬,才是成功,而是有了更多元的想法,比起在会议室熬夜改PPT,可能在B站发个vlog收获的掌声更真实。
比起职位高低,更在意个人价值有没有实现;比起被工作占满生活,更想平衡好工作和休息;比起靠升职涨薪,更愿意多学专业技能、搞点多元收入。
![]()
现在的95后,还会搭学习部落,大家凑经验、拼技能、分享人脉,走的是去中心化、能随时拓展的成长路子,像开源协作一样,而不是挤传统的晋升阶梯。
说到底,该调整的不是年轻人,而是那些企业。要是企业还守着老一套,留不住的,不只是年轻人的热情,可能还有面对未来的应变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