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癌症查到转移灶却找不到“老巢”?

0
分享至

大家好,我是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肿瘤科一区(五楼)彭齐荣主任。行医40余年来,这段路说长不长,足以让我见证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次次技术突破与理念更新。在临床,每次看到患者攥着体检报告、眼里满是焦虑时,我依旧会心疼那份藏不住的恐惧。早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放疗的5年里,我曾为了精准理解肿瘤病理特征、制定更贴合病情的放疗方案,熬夜结合病理切片资料和数字化病理图像分析过太多临床肿瘤病例;不管是过去担任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还是如今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坐诊,我接过太多张标注“异常”的检查单,也握过太多双因害怕“癌症”而不停颤抖的手,作为肿瘤专科医生,今天我将用谢老师的真实经历告诉你:得了癌症别慌,这样应对更有效。废话少说,下面请听我,细细道来。



提到癌症治疗,大家都知道要先找到癌细胞的“发源地”——原发灶,可临床上总有患者遭遇这样的困境:明明确诊了转移癌,却怎么也查不出癌细胞最初是从哪个器官长出来的。这种“原发灶不明的癌”,是不是意味着病情更棘手、治疗没方向?今天就通过谢老师的真实病例,聊聊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帮你拨开迷雾。

一、什么是“原发灶不明的癌”?从谢老师的意外发现说起



谢老师是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平时待人和善,课也讲得好,身边的同事都爱和他聊天。去年秋天的一次同事聚餐上,有位同事无意间说:“老谢,你左边脖子怎么看着比右边肿一点?”谢老师起初以为是玩笑,还打趣道:“你是不是眼神出问题了,我怎么没感觉?”可同事认真地说:“真不是开玩笑,你自己摸一摸就知道了。”

谢老师半信半疑地摸了摸左颈,果然摸到一个硬硬的小疙瘩,不疼不痒,平时还真没注意。当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会不会是肿瘤”。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县医院,肿瘤内科医生摸了摸疙瘩后说:“质地有点硬,建议做个彩超和活检,排除不好的情况。”

等结果的那三天,谢老师吃不下也睡不好,活检报告出来时,他手抖着打开——“左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看到“癌”和“转移性”这两个词,谢老师瞬间慌了神:“转移癌?那癌细胞是从哪转移来的?”县医院的医生稍做解释后建议他尽快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二、找不到原发灶时,医生会怎么“破案”?3个关键步骤别忽视



到了上级医院后,我把谢老师收入院,开始了寻找原发灶的“破案”过程。这就像警察抓了“小喽啰”,必须找到幕后“主谋”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癌症治疗也是如此——只有找到原发灶,才能制定更精准的方案。

1. 第一步:核实病理,从转移灶里找“线索”

首先,我们联系县医院,借来了谢老师的病理切片和活检组织蜡块。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县医院的诊断是否准确(比如是不是真的腺癌、是不是转移癌),二是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分析转移灶癌细胞的“特征”。

举个例子,不同器官的癌细胞会带有不同的“标志物”——比如肺癌细胞可能带有“TTF-1”标志物,胃癌细胞可能带有“CK7”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我们就能缩小原发灶的排查范围。可惜的是,谢老师的免疫组化结果没有明确提示,只补充了一个信息:“低分化腺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越难判断来源)。

2. 第二步:结合病史,重点排查“高危部位”

接下来,我们根据谢老师的情况(52岁男性、有20年吸烟史、无其他基础病),列出了“高危原发部位”

• 肺癌:男性、吸烟史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肺癌容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是“头号嫌疑人”;

• 胃癌/食管癌:腺癌也常见于胃肠道,虽然转移到颈部的概率比肺癌低,但也不能排除;

• 鼻咽癌/胰腺癌:鼻咽癌多为鳞癌,胰腺癌转移到颈部的概率低,但也需要常规排查。

基于这个判断,我们先给谢老师安排了胸部CT(查肺)、食管胃镜(查胃肠道),同时预约了鼻咽镜和腹盆部CT。一周后,检查结果陆续出来:胸部CT没发现肺部异常,食管胃镜也没看到溃疡或肿瘤,鼻咽镜和腹盆部CT也一切正常。

3. 第三步:终极排查,PET/CT不是“万能药”

眼看重点部位都没发现问题,我们和谢老师及家属沟通后,建议做个PET/CT——这是目前排查癌症原发灶的“高端手段”,能通过追踪癌细胞的“代谢活性”,发现微小病灶。

但必须说明的是,PET/CT并非“万能”:如果原发灶特别小(小于1厘米),或者癌细胞代谢活性低,就可能查不出来。谢老师的PET/CT结果出来后,果然还是没找到原发灶,只确认了颈部的转移灶,没有其他部位的异常。

三、找不到原发灶就不能治疗了?权威指南早有“备用方案”



看到PET/CT结果时,谢老师和家属都很焦虑:“找不到原发灶,怎么治?是不是没希望了?”其实完全不用慌,权威的癌症治疗指南早就针对“原发灶不明癌”制定了规范。

1. 不纠结“找不到”,按“特殊癌种”治疗

虽然找不到原发灶,但我们可以根据转移灶的类型(低分化腺癌)、转移部位(颈部淋巴结)、患者身体状况,参考“原发灶不明癌”的治疗指南制定方案。比如对晚期不明原发灶腺癌,常用的“广谱化疗方案”(如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就能有效控制转移灶。

2. 避免两个误区,别让焦虑耽误治疗

• 误区一:“没找到原发灶就不治疗”。有的患者觉得“找不到根源,治疗就是瞎治”,其实不然——及时控制转移灶,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比如谢老师经过两个疗程化疗后,颈部的疙瘩明显缩小了;

• 误区二:“过度检查,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已经做了病理核实、重点部位排查和PET/CT,还是没找到原发灶,就没必要再继续做更多检查了,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延误治疗。

总结:找不到原发灶不可怕,理性配合才是关键



谢老师的案例不是个例,临床上约有5%-10%的癌症患者会遇到“原发灶不明”的情况。但大家要记住:

1. 找不到原发灶,不代表病情更严重,也不代表没法治;

2. 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排查,是为了争取“精准治疗”的机会,但不要迷信“必须找到原发灶才能治”;

3. 即使按“原发灶不明癌”治疗,现有方案也能帮助很多患者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想跟大家说:癌症治疗就像一场持久战,遇到“原发灶不明”这样的难题时,别慌、别乱,和医生一起理性面对,才能走得更远。

就像谢老师,现在已经完成了四个疗程的治疗,精神状态很好,还能偶尔和同事视频聊天——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我是肿瘤科主任-人民军医-彭齐荣,抗癌这条路确实难走,有太多未知的坎坷,也有太多因“对医学概念的误解”引发的焦虑。但请相信,你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扛。我愿意做你们抗癌路上的“老战友”,陪你们一同面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难题,一同解读晦涩的检查报告,一同把每一个“健康坎”都慢慢迈过去。

如果你们有关于癌症、肿瘤的健康疑问,无论是想了解具体癌症的治疗方案,还是需要肿瘤患者日常护理的相关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是在后台和我说说。每一个问题,我都会结合四十年临床经验认真回应;每一份对健康的期待,我都会尽力不负。

本期科普就到这里了,愿我们都能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多一分科学认知赋予的勇气,多一分彼此陪伴传递的温暖。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勇士制造“惨案”!辽宁残阵赢58分,张陈治锋29+17,刘金雨41+

8勇士制造“惨案”!辽宁残阵赢58分,张陈治锋29+17,刘金雨41+

萌兰聊个球
2025-11-10 15:58:41
央八开播!37集谍战大剧今晚来袭,看完预告我想说:这剧不火都难

央八开播!37集谍战大剧今晚来袭,看完预告我想说:这剧不火都难

古木之草记
2025-11-10 14:39:59
日方紧急找补:涉台立场没变

日方紧急找补:涉台立场没变

观察者网
2025-11-10 16:09:03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道后续:正脸照流出,黑皮胖脸,知情人曝更多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道后续:正脸照流出,黑皮胖脸,知情人曝更多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0 14:37:42
白应苍究竟有多狂?被抓前对通缉嗤之以鼻,宣判死刑后一脸不服气

白应苍究竟有多狂?被抓前对通缉嗤之以鼻,宣判死刑后一脸不服气

策前论
2025-11-09 13:29:38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0 13:09:34
斯基拉:尤里奇将很快被解雇,预计未来几小时内宣布

斯基拉:尤里奇将很快被解雇,预计未来几小时内宣布

懂球帝
2025-11-10 15:15:08
哈工大调查发现:身体差的人若每天睡午觉,不出半年,或有3变化

哈工大调查发现:身体差的人若每天睡午觉,不出半年,或有3变化

泠泠说史
2025-11-10 14:50:43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8强对阵确定,樊振东轻松晋级16强。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8强对阵确定,樊振东轻松晋级16强。

无意争春
2025-11-10 15:29:49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文史道
2025-11-09 16:41:23
食堂阿姨偷偷给贫困生多打菜,被同学举报后开除,次日接到局里电话

食堂阿姨偷偷给贫困生多打菜,被同学举报后开除,次日接到局里电话

罪案洞察者
2025-11-03 13:59:03
福建富豪陈志,满手沾满中国人血泪

福建富豪陈志,满手沾满中国人血泪

城市局
2025-10-16 22:58:41
西部第一分卫?本赛季的布克,什么水平?

西部第一分卫?本赛季的布克,什么水平?

篮球实录
2025-11-10 01:46:42
领导退休后还端着架子?网友:这排场比在职时还足,笑到腰疼!

领导退休后还端着架子?网友:这排场比在职时还足,笑到腰疼!

墙头草
2025-11-10 07:56:40
不装了,快船突爆争议决定!哈登很意外,球迷:后悔离开篮网了

不装了,快船突爆争议决定!哈登很意外,球迷:后悔离开篮网了

阿泰希特
2025-11-10 11:14:27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小月文史
2024-01-16 18:57:52
李连杰遭爆移植最帅武僧心脏!62岁突然回春 功夫皇帝裸上身辟谣

李连杰遭爆移植最帅武僧心脏!62岁突然回春 功夫皇帝裸上身辟谣

桑葚爱动画
2025-11-05 08:19:45
曝皇家马德里计划用罗德里戈交换利物浦1.25亿欧元先生

曝皇家马德里计划用罗德里戈交换利物浦1.25亿欧元先生

油泼辣不辣
2025-11-10 07:46:28
黄火青曾想帮助丁盛恢复军籍,事情碰壁,慨叹:谁知结果是这样!

黄火青曾想帮助丁盛恢复军籍,事情碰壁,慨叹:谁知结果是这样!

春秋砚
2025-11-08 13:30:06
2025-11-10 17:48:49
肿瘤科普 incentive-icons
肿瘤科普
军医彭齐荣教授科普号:提供肿瘤科普讯息,癌症相关科普,希望帮助更多癌症病友。
1998文章数 1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筑牢粮安防线 勇担青春使命——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开展主题团课

旅游要闻

齐齐哈尔市启动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亲子要闻

61岁阿姨育儿有招,别再说老人不会带娃

手机要闻

索尼LOFIC传感器迭代计划曝光:1/1.3英寸尺寸,2026年底推出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