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以“统一必胜,‘台独’必亡”的坚定表述,正式提出“两必三凡是”原则,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而这一表述的转变,既是对当前台海局势的精准回应,也凸显了大陆在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中的战略定力与政策创新。
![]()
政策表述的升级
此次国台办提出的“两必三凡是”,是对既往对台政策的系统整合与升级。
“两必”即“统一必胜,‘台独’必亡”,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划清底线,“三凡是”则明确“凡阻碍统一者必受惩处,凡推动交流者必得支持,凡损害两岸利益者必遭反制”,构建起涵盖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政策框架。
![]()
这一表述的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大陆对台政策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回溯历史,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适用条件。
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大陆实施针对性军事演训,并暂停台湾部分商品输入,2024年《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系统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
而此次“两必三凡是”的提出,是在既有政策基础上,针对民进党当局“渐进式台独”行径的进一步深化。
这种政策表述的转变,背后是大陆军事能力的实质性提升,2025年,解放军东部战区已形成“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的完整闭环。
福建沿海部署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对台岛周边300公里内目标实施精准打击,075型两栖攻击舰与052D型驱逐舰组成的编队,常态化巡航台海中线以东。
![]()
台军方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9月,解放军战机进入台西南空域次数达1287架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43%。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太空与网络领域的突破,2025年6月,大陆成功发射“天链-5”数据中继卫星,实现台海地区24小时实时监控。
![]()
同年8月,国家网络安全中心通报,已阻断境外势力通过虚拟货币平台向“台独”组织输送资金的渠道17起,涉案金额超3.2亿美元,这些技术能力的提升,为“两必三凡是”中“凡阻碍统一者必受惩处”提供了硬性支撑。
经济与民的精准调控
在“三凡是”框架下,大陆对台经济政策呈现“精准打击”与“民生保障”并重的特征,2025年第三季度,海关总署暂停进口台湾地区23家企业的农产品,涉及金额12.7亿美元,原因均为“检测出有害生物或添加剂超标”。
![]()
但与此同时,大陆仍保持对台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等关键产业的供应链稳定,2025年1月至9月,台商在大陆投资额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9.3%。
这种“区别对待”策略在金融领域尤为明显,202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暂停台湾地区3家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因其涉嫌为“台独”相关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但大陆金融机构仍为台资企业提供专项贷款。
![]()
2025年上半年,台商在大陆获得政策性贷款总额达280亿元人民币,而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组合,既压缩了“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又维护了台胞台企的合法权益。
同时,政策表述的转变,离不开法律体系的支撑,202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安全法(修订案)》,明确将“分裂国家行为”纳入刑事处罚范围,并增设“境外势力干预罪”。
![]()
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台独’分裂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些法律条款的细化,为“两必三凡是”中“凡阻碍统一者必受惩处”提供了法理依据。
在国际层面,大陆通过多边机制强化对“台独”的遏制,2025年4月,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63个国家联名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较2024年增加8个,6月,东盟十国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独’”。
![]()
与此同时,大陆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实施“不可靠实体清单”制裁,2025年已将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等5家企业列入清单,限制其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活动。
社会动员的深化与创新
政策表述的转变,也体现在社会动员层面的创新,2025年,大陆启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计划”,在福建、浙江等地建设20个“台青创业基地”,提供三年免租、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9月,来大陆实习的台湾大学生达1.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5%,在大陆就业的台湾青年突破4万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38%。
更具突破性的是文化领域的交流,2025年8月,大陆与台湾影视界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海峡两岸》在两岸同步播出,通过12个家庭的跨海故事,展现“两岸一家亲”的现实图景。
![]()
9月,第15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厦门举行,参展图书种类达23万种,其中涉及两岸历史、文化的书籍占比超40%,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为“三凡是”中“凡推动交流者必得支持”提供了实践载体。
面对大陆的政策转变,台湾社会呈现分化态势,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加紧“反中教育”,2025年将“台独”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的比例提升至72%,另一方面,却无法阻挡经济依赖的现实。
![]()
2025年1月至9月,台湾对大陆出口额达1023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的39.8%,其中半导体产品占比达61%。
台湾工商界对大陆政策的态度更为务实,2025年7月,台湾商业总会发布声明,呼吁当局“勿因政治因素牺牲经济利益”。
![]()
8月,台积电、联电等半导体企业联合向“经济部”提交报告,指出若失去大陆市场,台湾芯片产业年损失将超2000亿元新台币,而这种经济层面的压力,正在动摇民进党当局“抗中保台”的政策基础。
结语
从历史大势看,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台主导权、主动权日益巩固,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文化互动虽受政治干扰,但民间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
![]()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通过在大陆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机遇与制度优势,逐步摆脱“台独”意识形态的误导,转而认同两岸命运共同体。
而台湾的未来在于与祖国的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应携手同心,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