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小编:long33wsy
“补贴周期从 40 期拖到 120 期,这不是变相割韭菜吗?”“隔壁便利店靠这模式月流水上万,你却说有风险?”2025 年绿色消费积分热潮下,“我店模式” 的争议几乎成了创业者圈子的日常话题。
一边是国家政策明确鼓励 “积分奖励引导绿色消费” 的东风,一边是云联惠案平反后市场对消费积分模式的重新审视,“我店模式” 到底是能稳赚的新赛道,还是暗藏陷阱的伪风口?创业者该跟风还是避坑,答案藏在模式细节里。
![]()
先看清本质:“我店模式” 不是新游戏,是政策催生的新玩法
2025 年《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将积分激励推为政策重点,“我店模式” 的爆发恰好踩中了这波红利。其核心逻辑很清晰:以 “绿色积分” 为纽带,串联自营商城、品牌商家、异业联盟和线下超市,让消费者 “消费得积分、积分能兑换”,让商家 “零抽佣获客流、享长期分成”。
![]()
比起早年争议不断的消费返利模式,合规的 “我店模式” 早已完成三大进化:资金来源从 “新用户本金” 变成 “商家真实让利”,积分价值从 “变相返现” 变成 “消费权益”,盈利逻辑从 “拉人头收费” 变成 “供应链服务”。青海西宁某便利店的案例很有说服力,接入平台后补贴覆盖率从 65% 跃升至 92%,靠异业联盟带来的跨行业客流实现了收益翻倍。
![]()
但创业者最关心的,还是 120 期补贴周期的争议。其实拉长周期恰恰是风险控制的信号 —— 早年多个平台因 40 期内集中兑现补贴,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而 120 期的调整本质是 “以时间换空间”,既过滤短期投机者,又给平台造血留足缓冲期,这与政策鼓励的 “可持续消费生态” 完全契合。
![]()
避坑指南:3 步分清 “真模式” 和 “伪骗局”
云联惠案的七年博弈给所有创业者提了醒:模式本身无对错,合规与否才是生死线。现在市场上仿盘扎堆,稍不留意就会踩坑,用这三招可快速鉴别:
第一步查资金流向:正规 “我店模式” 由银行三方托管,收益直接与商家流水挂钩,像上海某合规平台能实时公示交易数据和分账记录;而伪模式多是私人账户收款,张口就喊 “充值 5 万月返 5 千”,本质是庞氏骗局。记住:无消费的 “积分增值” 都是耍流氓。
第二步数推荐层级:政策明确允许一级推荐奖励,但绝不允许多级分销。真模式的推广收益仅来自直接推荐的商家流水分成,且比例不超过商家让利的 10%;伪模式则设置 “拉 1 人得 200,下级再拉人还得 100” 的层级奖励,这已经触碰传销红线。
第三步验商品价值:合规平台的商品价格与市场价基本持平,积分只是额外福利;而骗局里的商品往往溢价离谱,成本 100 元的商品卖 500 元,全靠 “高积分返还” 吸引购买,商品本身毫无竞争力。
![]()
创业者入局攻略:选对渠道,合规才能赚长线钱
如果通过鉴别确认是合规平台,创业者入局还需选对姿势,不同角色有不同打法:
线下商家:别盯短期补贴,抓牢流量红利。初期补贴比例从 0.5% 降至 0.3% 确实会影响短期现金流,但异业联盟的跨行业导流才是核心价值。可重点参与平台的区域扶持计划,像社区便利店可联合周边水果店、干洗店搞 “积分通兑”,用别人的客流赚自己的钱,复购率提升 27% 的行业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
区域代理:放弃 “躺赚” 幻想,做精本地服务。市级代理若想靠辖区流水分红盈利,关键要帮商家落地运营。比如针对母婴店设计 “积分 + 育儿服务” 套餐,为餐饮店对接 “积分兑换电影票” 资源,用精准服务替代单纯招商,才能实现长期收益。
平台方:合规是地基,供应链是壁垒。想做类似模式的创业者,必须先搞定第三方审计和资金托管,明确积分 “不可提现、只能消费”;更要搭建独特的积分商品库,靠供应链优势收取服务费,这比单纯靠商家让利更可持续。
2025 年的消费市场,“绿色积分” 已是确定性风口,但风口里飞的不都是雄鹰。“我店模式” 的 120 期补贴周期,与其说是风险信号,不如说是给创业者的 “理性过滤器”。
![]()
那些能看懂政策导向、守住合规底线、放弃短期暴利幻想的创业者,才能在这场消费生态重构中真正分一杯羹。毕竟,云联惠案早已证明:真正的商业创新从不怕时间检验,而合规,永远是创新最安全的通行证。
注明:小编不参与任何分析的项目运营,也不投资参与任何项目,也不收费推广项目,不做项目私下评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
我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只开发互联网软件,不参与任何运营项目,以上数据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进行分析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小编不承担任何数据真实性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