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下简称“空间艺术季”)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引领城市治理、艺术塑造空间品质的融合路径,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双向赋能,集中展示“上海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的成果,服务于全市“人工智能+”新产业和新空间的培育孵化。
数智赋能,沉浸体验
A1“量子复兴”板块
“量子复兴”板块旨在展示科技如何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相互赋能,创造一个更加智慧、高效、可持续的未来城市。板块通过“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方案”“复兴岛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智感仪具·复兴岛时空智能体”“量子城市·沪派江南”“复兴岛全球无界设计大赛”“集成创新·品质建筑设计竞赛作品”等展项,展现出上海探索“量子城市”建设的生动图景。
“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方案”展项中市民普遍对量子城市的概念较感兴趣,经常会提问“什么是量子城市?”“量子城市如何推进,什么时候建成?”,希望有更多途径去了解其概念及进展。后续将在展板区增加留言板,广泛收集观众对量子城市发展的想法和反馈。
“复兴岛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规划方案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市民表达了“复兴岛以前没啥东西,这么一弄,以后我们周边居民开心了”。也有一些以前在复兴岛工作生活过的老同志对这座岛屿充满感情,在规划模型中找到自己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对于规划能把老建筑都留下给予高度赞扬。
![]()
“量子复兴”主题展与复兴岛规划
“智感仪具·复兴岛时空智能体”展项让“智慧升级”,展示大屏以“十二时辰”为轴,实时动态刻画主展区范围内人、物、事的状态、质量与效率,城市运行的细微脉络在此清晰可见。展项呈现出显著的“青少年为核心牵引”的家庭群像特征,且主流媒体、科技工作者到访的专业讲解需求高。
“量子城市•沪派江南”展项以三维数字场景桌面端、移动端的展台引起市民关注。点击新元村实景视频和数字模型,看到虚拟和现实的完美复刻,看到不一样的田野景观。有不少市民关注沪派江南移动端什么时候可以上线,他们希望从中了解哪个村里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
![]()
智感仪具与沪派江南
“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展项全面展示大赛600余个作品,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游客,都被各类设计创意深深吸引和打动,科学人营地方案模型前有人说“这个设计蛮有意思的,给机器人也有专门的空间设计,新的设计时代来了”。
“集成创新•品质建筑”展项展出的建筑设计作品依托15个真实公共建筑项目,让市民对“家门口的公共建筑”表现出了强烈兴趣。部分市民主动询问展出项目进度与后续建成时间,对上海城市规划相关工作非常关心,多次咨询自家老旧小区的更新情况。
![]()
复兴岛全球无界设计大赛
![]()
集成创新•品质建筑设计竞赛作品
A2“算法文化”板块
“算法文化”板块展现了城市空间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人因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个能够被感知、被塑造,并与人产生互动的动态系统。“量子里弄”通过高保真数字场景的沉浸式还原虚拟环境中感受不同的规划方案;“量子画廊”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数据收集,即时影响展示的结果;“量子园林”生成式人工智能让每个人都能基于自身感受与审美偏好,生成与选择属于自己的方案。该板块互动性强,市民们参与体验的同时还能独特的性格画像,受到公众特别是青年人以及孩子们的欢迎。
![]()
“量子里弄”体验
B馆“感知投射”板块
B馆前身为船台公园中沿共青路长119米、宽12米的钢材预处理流水线车间,经适应性改造,以全新的艺术展廊为公众带来“感知投射”艺术展览。多位知名艺术家带来一系列具有“未来考古”的互动性创作,关注自身的、在地的知觉投射。
市民一进入B馆便被三棱锥LED装置《量相》所吸引,与表皮的感知数字作品互动,在内部沉浸投影空间里打卡。在虚实贯穿交互体验作品《量子梦境》中,市民进入任一舱体,通过体感交互方式化身为虚拟世界的精灵,完成量子岛探险任务。在B馆的中庭中,市民们对一组颜色绚丽的未来生物《游客》颇为喜欢,除了惊叹于丰富的想象力,更积极地与这些生物对话。建筑尽头的《临界空间》创造了一个光与声的场域,很多市民反馈说仿佛进入了奇妙的世界,联想到了宇宙变幻、历史变迁。
![]()
作品《量相》
![]()
作品《量子梦境》
![]()
作品《游客》
![]()
作品《临界空间》
B馆与A馆之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重生Flying Birds》将两个塔吊化为飞鸟在光影流转中完成“振翅欲飞”的重生蜕变。每半小时一场的光影秀让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孩子们在互动追光中奔跑,成为广场的主角。
![]()
作品《重生Flying Birds》
复兴轴线《猫的叠加态》
等科技艺术作品
复兴轴线上的艺术作品旨在用科技艺术激发开放空间的趣味性。船台公园入口的《猫的叠加态》憨态可掬,让每位市民都忍不住走近合影,在AR技术的叠加下又能和猫一起在虚拟场景里玩鱼。《复兴:更迭的浪潮》是一座不断转动的数字塔装置,呈现出炫彩的数字画面,成为轴线焦点。
![]()
作品《猫的叠加态》
![]()
作品《复兴:更迭的浪潮》
滨江沿线《航舵》等功能性作品
滨江沿线作品着力满足市民观景休闲需求及年轻人喜爱的活动。《航舵》跨越防汛墙搭建望江平台,为市民打造了极佳的观景视野和阶梯聚场。《太阳机器》是专为儿童设计的乐园,小朋友们在这里畅快玩耍蹦床、秋千和摇摇椅。《甲板》采用旧木材搭建开放性的碗池和波浪型坡道,为滑板爱好者提供了独特的滨江板场,也为普通市民提供了零基础培训体验。
![]()
作品《航舵》
![]()
作品《太阳机器》
![]()
作品《甲板》
![]()
作品《浮舱》
10月下旬,主展区C馆将上新《城乡空间设计与治理》展览,D馆及室外空间将有一批新装置落成,如绘造社的《弄潮儿公园》、李兴钢的《浮望阁》、卅吞设计的《复兴鸟》、Anne Blanchet 的《云 Nuage》、翡世景观的《星云光谱》、王晓松的《岛民计划》等。这些展览和作品将继续以有机更新的方式,激发老工业厂区的创新活力。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第六届)
主展区展览信息
![]()
展览主题: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科技·艺术·空间)
总召集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策展人:李翔宁、高长军
主展区:杨浦区复兴岛船台公园
主展馆地址:共青路130号(地铁12号线复兴岛站2号口对面)
停车:共青路160号(请尽量绿色出行)
开放时间:2025/9/30 - 2025/12/13
展览免费,复兴云厅(A馆)问讯处领票参观。
周二至周日 11:00 - 20:00 (周一 船台公园和展览场馆均关闭)
主办单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体育局、杨浦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
资料|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编辑|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