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或许从未想到,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居然得罪了一个省。
最近,他在宣传家乡美食时,说:“只有咱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是真正的胡辣汤,旁边河南那个胡辣汤那真不是。”
这番话,瞬间引起众多网友强烈不满。
![]()
随后,苏醒发布道歉视频,承认自己“用词过于随意”,说没想到河南朋友反应这么大。
![]()
然而,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道歉也在阴阳,真是有脸了......
![]()
![]()
事实上,从出道到现在,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因“嘴嗨”上热搜了。
![]()
苏醒,1984年出生于陕西西安。
他被观众熟知,是因为参加2007年的《快乐男生》。
![]()
那是国内第一届男性平民音乐选秀节目,关注度颇高。
那年,23岁的他凭借扎实的唱功,打败了张杰、魏晨、王铮亮等,获得亚军出道。
还被人打上了“快男人气王”“耿直boy”的标签。
![]()
但,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却因一场打人事件糊了。
2012年,在台北“中歌榜颁奖礼”后台,他与同门师弟李炜打了起来。
起因是,他的女友偷偷和李炜好上了。
好上就罢了,李炜还用小号在社交平台晒两人亲密照——这也是“托奶李天王”称号的由来。
![]()
这可把苏醒气坏了,在后台一看到李炜,他就动起了手。
因事情过于狗血,一时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大瓜。
事情闹大的结果是,苏醒被天娱封杀了。
![]()
此后,他一直在娱乐圈游离,不温不火。
然后,时不时因一些言论上上热搜。
比如,在近期的湾区升明月晚会上,他凭一己之力引发集体跑调。
他的解释被网友认为是:嘴硬、甩锅、自我感觉良好......
![]()
比如,在翻唱王力宏的《花田错》时,他一边跳扫腿舞,一边说“现在想想花田错,那得多疼啊”。
![]()
他的话让一些观众觉得他在低俗化歌曲,影射一些事,大家要求他向王力宏和京剧文化道歉。
![]()
![]()
比如,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他说“来看几场毫无悬念的比赛”。
又遭来一片骂声:不尊重队友,轻易抹杀了运动员4年的付出。
![]()
![]()
还有一次明星友谊赛上,他为皇马出战,却在球场把球衣撩起,秀巴萨球衣。
![]()
再往前,他还大剌剌晒出与好友何洁的聊天记录,爆料何洁三胎大料。
![]()
惹得网友纷纷猜测何洁是不是婚内出轨。
何洁不得不出来辟谣,并diss苏醒:没断奶的那个人是苏醒。
![]()
包括这次的胡辣汤事件,也是因他言语不当惹众怒。
其实,这本来算得上一件很小的事。
对家乡美食的偏爱谁都会有,就像湖南人嗜辣,山西人好酸,广东人求鲜。
西安的肉胡辣汤与河南的肉片胡辣汤,本就源于不同的饮食传统和地域文化,也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特色,没有好坏之分,正宗与否的说法。
![]()
若他的点评是在私人聚会上,大家笑笑也就过了,毕竟这属于个人喜好。
但他却拿着麦克风,在公共场合抖机灵。
当他说出河南胡辣汤“那真不是”时,他否定的不只是一碗汤,更是很多河南人心里那份对家乡的念想。
如果他能以“西安胡辣汤的特色是......”而非“只有西安的才是......”来表达喜爱之情,那传递的尊重与包容是截然不同的。
![]()
![]()
在演艺圈中,因言语不当而引发争议的案例有不少。
2023年,杨丞琳在郑州演唱会上说“河南人爱骗人”。
尽管事后她曾多次道歉,但这话里的地域歧视,却让人至今忘不了。
![]()
还有韩国女神全智贤,近期因新剧《暴风圈》中的辱华台词“为什么ZG会偏好战争”,陷入舆论风暴。
因她抹黑国家形象,多年路人缘一夕之间崩塌,多个品牌代言广告被撤下。

著名主持人朱丹的事业运,也是败在嘴上。
她先是在一次直播中报错电话号码,导致湖南台损失惨重。
而后,又在一次颁奖礼上,连续几次喊错当红明星的名字......
前段时间,又因“分鸡腿”,成为重男轻女的代言人。
![]()
还有李佳琪,在网友质疑国货品牌眉笔太贵时,他说:不要乱说,眉笔一支79元,国货很难的。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一句话,打翻了一群冲着他才买东西的粉丝。
![]()
![]()
季羡林先生曾说:“掌握好说话的分寸,是一个人的最高修养。”
为什么主持人何炅,多年来一直长青?就是因他说话有分寸。
在宋茜不小心打翻口红时,他笑着说:这预示着结果一定会大红大紫。
在金鹰节版颁奖礼时,任达华不小心掉了几块杏仁饼,他迅速捡起:您还给我留了两块啊。
他还会经常在节目中提到现场新人,帮他们提高知名度。
![]()
这些多年,即便他已成为主持界的大拿,仍旧温和如微风,不狂也不胡言乱语。
言语的分寸,有时候是一个人内心对他人尊重和体谅的外在表现。
![]()
话语有温度,亦有利刃。
一句得体之言暖人心,一次失当表达也能掀起风暴。
![]()
不仅娱乐圈,日常生活中,也总有些说话口无遮拦的人。
身边一个邻居的朋友,就曾因言语不当失去了一个大客户。
他和那个大客户已接触几年,两人经常一起吃饭聚餐闲聊,他习惯了开玩笑讲直话。
有一次,大客户说给他介绍个大业务,他高兴地去了。
在饭桌上,他看到大客户的头发有些怪,大剌剌说了句:你这假发该换了,贴不稳。
![]()
一瞬间,饭桌上的人都朝他俩看过来。
大客户的脸一下铁青,他立马意识到说错话。
想补救的时候,大客户已经站起身走了。
最后,他失去了这个客户。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客户头部有一块塌陷,平时都戴假发掩饰。
而他明明知道这回事,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戳了他的痛点。
![]()
古话说“覆水难收”,有些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说出口的那一刻,就收不回了。
说是心直口快,实际是关系太熟,便失去分寸,没将人当回事。
可能有人会说,说话过分小心会显得生分,直言不讳才是真性情。
但,真是这样吗?
鲁迅先生在《立论》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户人家生了个男孩,高兴极了,把孩子抱出来给客人看,想讨个好兆头。
前面的客人都说了吉利话,但后面一个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被大家一顿痛打。
他说的不对吗?对,人都有生老病死。
但,时机不合适!在喜庆的场合说“没人性的真话”,无疑是让人厌恶的。
钱钟书先生曾对此做过比喻:“说话没分寸,好比雨天闯进别人家,不仅带进了水,还踩得到处是泥。”
而那些懂得分寸的人,则是进门前先擦干净鞋底,说话前先考虑听者感受。
![]()
说话有分寸不是圆滑,也不是虚伪。
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选择最不伤人的表达方式。
既温暖了别人,自己也快乐。
![]()
陈道明在接受采访时曾分享他的说话之道:
我年轻时也曾口无遮拦,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话语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这是必要的吗?
这是善意的吗?
![]()
当一个人有了这三重思考,那么他说出的话才不容易让人误解。
其实,人与人之间,不管多亲密的关系,说话都应保持分寸。
有啥说啥,只想一吐为快,很可能无意间就伤害到对方。
![]()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才是相处的智慧之道。
言语如汤,料重则呛,料轻则寡。
分寸之间,见修养,显智慧。
当我们学会在说话前先思考,在表达中学会尊重,在交流时体谅对方,不仅能避免没必要的冲突,更在琐碎日常中,修炼着难得的品质——推己及人的体贴和将心比心的温暖。
这或许就是,古人将“谨言”视为修身的重要一环的原因。
言语的分寸,最终丈量的是我们内心的修养深度。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你读到最后。
对于这事,你怎么看?快来评论区发表下你的看法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