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老中进步太快,让这个世界的军工技术也是越来越魔幻了!在五代隐身战机还只有中美俄三家能够制造的当下,各国六代机的项目却已经不下六七种了。然而当中国的歼36和歼50两架六代验证机,早以实机呼啸苍穹时,其他大国却还停留在PPT演示和模型阶段。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盘点全球各国六代机。
法国牵头
先来看看那些五代机都还没研制成功,就想通过六代机实现弯道超车的国家,其中法国作为航空业大国,承担了欧洲的六代机梦想。由法国达索公司牵头,德国、西班牙参与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项目中,核心的六代战机被称为“新一代战机”NGF。
![]()
这个项目最早在2017年就由法德两国共同发起,后来西班牙也加入其中。可以说FCAS的构想在当时非常超前,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战机项目,而是一个系统的研发。是将NGF战机与忠诚僚机和空战云,也就是网络数据链相连,共同构成一个未来空战体系,理念上确实瞄准了六代机的协同作战核心。
并且就飞机本身的设计而言也非常有亮点,通过NGF的模型展示,可以看出它是一款采用了无垂尾兰姆达飞翼布局、S形进气道等先进设计,追求极致全向隐身和高速性能,看起来也科幻感十足的战机。
法国负责它的机身气动设计、发动机和隐身涂层,以及舰载机适配等技术。德国则重点研发配套的忠诚僚机、蜂群无人机,以及联合作战框架等配套。至于西班牙就专门提供雷达航电和电子战吊舱等产品。
![]()
看上去三者搭配也相得益彰,但实际却是理想很丰满,内涵很骨感。项目最核心的矛盾是谁说了算,法国达索作为航空巨头,想掌握主导权。但德国西班牙却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也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一个方案三方扯皮,寸步难行。
法国需要NGF能作为下一代航母舰载机,德国却倾向于兼容美国核武器系统部件,对舰载能力需求不迫切。同时超1000亿欧元的巨额投资如何分摊,更是让该项目战机的首飞时间一推再推,2040年服役的目标现在看来更是如同镜花水月。
而最让该项目破防的是,原本先进无人僚机等的未来作战理念,居然已经在我国五代战机歼20S基础上部分实现了。
英国抱团
和FCAS项目异曲同工的六代机,就是英国牵头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由于英国早就脱欧了,欧洲六代机的担子它肯定不担。这也让它可以放眼全球和意大利、日本共同搞出了GCAP项目,其中战机的代号暴风。
![]()
可是这款六代机项目,看似阵容强大,英国有系统集成的经验,意大利有航空航天技术,日本还有电子和材料优势。但通过多次设计修改,将飞机气动外形从最初的兰姆达翼改为三角翼布局,并在2024年还展出了等比例缩比模型。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居然还保留了巨大的外倾双垂尾。
在目前普遍认为六代机应该做到无垂尾,以提升隐身的共识下,GCAP项目的六代机就显得非常另类。甚至许多专家都认为它这顶多算五代半设计,因为隐身性能存疑。更重要的是这种抱团式研发,如何将三国的技术标准和工业体系无缝整合?
是一个大难题,飞机计划使用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难度极高,三国能否能突破仍然还是一个未知数。因而原计划说2025年首飞,2035年能服役看来是遥遥无期了。
不过英国媒体倒是会自我满足,甚至用CG图片给暴风战机P上了击落中国战机的标识。恐怕是被印度三哥的“赢学”给传染了吧,模型都还没造,战果倒是先有了。
![]()
俄国“造神”
如果说英法领衔的六代机研制都不靠谱,俄罗斯独立研制的六代机项目也没好到哪里去,目前俄罗斯最常被提及的六代机项目,还是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41。它甚至最早在2013年就被提出,2017年已经开始进入研制过程。
俄媒对它的参数描绘更是堪称“神话”,配备脉冲爆震发动机,拥有最大速度4.5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升限最高可达40公里左右的临近空间,从而能够在低轨实现反卫星,乃至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
可是这些足以让任何对手胆寒的指标,想要实现首先就面对投入问题。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能否支撑如此尖端项目的巨额投入,五代机苏57的缓慢量产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更何况脉冲爆震发动机目前全球都处于早期实验阶段,俄罗斯能否率先工程化应用已经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还有高超音速下的机体材料、热防护,以及飞行控制等等都是世界级难题。
![]()
以俄罗斯当前的航空工业水平,想要实现这些指标的可能性估计微乎其微。当然更尴尬的还是米格41的定位居然只是一架截击机,在现代空战体系下,堆砌这么高的指标只为实现高空截击这一单一功能,也未免显得太复古了一些。
美国破防
不过知道六代机应该强调多功能和体系化的老美,居然也在六代机项目上马失前蹄。特别是当2024年12月26日,中国南北两款六代机同时试飞之后。老美是彻底破防了,原本都打算放弃研制的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项目NGAD,被紧急提上议程。
可是折腾来折腾去,除了最终定了一个F47的名称和只露一个机头的CG渲染图,其余的啥也没有。尽管特朗普政府高调宣称F47已经秘密试飞多年,但是至今没有公布任何实体照片或可信参数,甚至概念图也只有半个身子。
![]()
被广泛质疑是为了应对中国六代机研发进度的“面子工程”。而且即便美国的F47是真的已经在研制了,它的承包商选择也让人匪夷所思,因为项目没选择有F22、F35设计经验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是交给了近年来军工和航空项目问题频出的波音公司,甚至项目还没咋地,就已经面临天价成本的困境,单机成本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不过美国作为上一代航空霸主,在六代机领域还是做出了细分,并要研制不止一款六代机。除了空优的F47,还有海军需要能取代F/A18EF的舰载六代机F/AXX项目,不过由于美国空军F47项目的优先级更高,五角大楼甚至试图要将海军F/AXX的预算挪给空军,虽被国会阻止,但显示了内部资源争夺的激烈,海军项目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
目前这个项目虽然被定名为F45,并且各项设计指标也煞有介事,比如负责研制的格鲁曼公司声称,将会为它配备两台推力高达22吨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使得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并且还拥有超强的多维全域态势感知能力,但实际给出的气动设计,却是取消了垂直尾翼,连横向操作能力不足如何弥补都没有方案,也没比波音靠谱到哪里去。总的来看美国六代机项目,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碾压
然而当其他国家还在纸上谈兵时,中国六代机不仅已经实现了实机碾压,而且双箭齐发直接定义六代机模式。成飞和沈飞的两架六代机验证机,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实机试飞,跟其他国家的PPT六代机根本不是一个level。
![]()
根据机身上的编号推测,成飞的歼36体型巨大,采用无垂尾三角翼布局和背部进气,外加三发设计,双座配置。已经是战略级制空打击平台,而它巨大的体型也意味着超大的载油量和载弹量,甚至具备跨洲际打击潜力。双人双座的配置还是指挥无人僚机或蜂群的“空中母舰”,负责掌控广阔空域,进行持久巡逻和远程精准打击。
沈飞的歼50尽管体型相对较小一点,但同样采用了兰姆达机翼和无尾翼融合体的布局,气动外形极其流畅。它作为高端战术打击的空优平台。更强调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以及全向隐身。主要负责前出猎杀敌方高价值目标,争夺战术制空权,也更适合上舰成为第六代舰载机。歼36和歼50的实机试飞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在六代机领域,已经率先迈进了原型机阶段,实现了遥遥领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