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龟鉴
它不是我猎捕的俘虏
是亲戚送来的礼物——
一枚会呼吸的宝石
每当我数它背上的刻痕
如同审判自己的年轮
它沉默的绿眼睛
映出梦里的水域和春天
它用蜷缩的孤独
慰藉我的孤独
我却用它的长寿秘诀
为自己的脚印画一条射线
有时,我用手指
轻轻叩击缸壁上的苔藓
那声音,多像月亮在敲门
碎金
过往的一切
在记忆的土壤里疯长
越是试图拔除
根须越往深处,潜入夜色
我让思想拧成绳索
将散乱的细节捆扎,收拢——
用灵感敲击键盘
把微光嵌入文字的缝隙
待岁月锈蚀成铜绿
它们便站成碑文
静默如谜
我忽然发现
拾起的并非碎片
是时间遗落的金屑
秋印
秋风借月光
将我的胡茬纺成芦花
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秋
天空,更高,更远
云朵,更淡,更静
我的胸腔
因清凉而缓缓舒展
我的心,仍属于初恋
这份情感
如常青藤蔓
早已在灵魂深处扎根
岁月不老,胡茬如雪
阳光仍愿为我停留
我欣然——
呼吸
愈发坚韧,也愈发温暖
作者:陆勤元,安徽合肥人,中学教师,肥西县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在《派河》等纸刊及公众号平台发表。
![]()
敬老院
多像一座活着的坟墓
一盏灯
挤出骨缝的磷火
滑过夜空的流星,照亮归途
挂在天空的孤月
是你最后的乡愁
等一次儿女的探望
无异于,等一个
梨花落满坟前的清明
农人心上秋
田野的丰收堆满小院的谷仓
农民,捧在手心里的月亮
是颗颗归仓的谷粒
南飞的大雁,还没有来
粮价却薄如晨霜
留守的人瘦如秕谷
那秋风中的愁绪,是挂在枝头的干枣
这幅员辽阔的土地,值得我去
——背井离乡
送别
是那首心酸的歌谣
农人秋歌
汗水,砸疼虫鸣
稻穗,拾起暮色的苍茫
丰收堆满小院
粮价薄如蝉翼。一地霜白
马匹取走柴禾,黑夜提走萤火
秋,所剩无几
日子被剥了一层又一层
村庄瘦如弯月
幅员辽阔的土地,适合背井离乡
那个禾下乘凉的老人也已远行
送别……
是深秋的蝉歌
——异乡、故乡
又怎忍心井田荒芜
土里刨食,不问上苍
作者:丁敬显,笔名:水箬野客,男,河南范县人,农民,退伍军人,中共党员。读睡诗社军旅诗人,喜欢诗歌,偶有发表。
![]()
金色稻田(诗六首)
文/炜枫
薄纱笼罩 苍茫的地平线
分娩一枚太阳
守望的稻草人 衣衫褴褛
脊椎弯成丰收的弧度
衣袖在风中失重
拉长的暗影比立正时更接近土壤
几只顽劣的麻雀
掠过额头
稻草听见羽翼深处的振响
低垂的谷粒 在喙缝间炸开
像祖先唇齿间遗落的谚语 抽穗
贼溜溜的眼 扫描
挪动趾爪
窃取一粒种子的心思
风 拂过涌动的稻田
草帽叔挥舞着镰刃 将金秋
斩落
惊起麻雀 在田埂划出一组虚线
嘴角荡漾的波纹
织成晨曦里灵动的画卷
此刻 稻草人卸下体内所有秋天
如一尊雕塑 同夕阳的砝码
在田埂尽头平衡——
稻穗每低垂一度 大地
便向天空 倾泻一克熔金
日益丰满的秋
稻草人松开指缝
任风数着掌心逃逸的谷粒
空荡的袖管
住着一座不断涨潮的粮仓
镰刀在月下反复擦拭
自己的钝角
而谷穗虔诚练习谢师礼
脊椎 渐渐与地平线形成
拜俯的夹角
雨后的拂晓 农人蹲在地头
将旱烟袋磕进泥土 溅起的星火
点燃垄沟里蛰伏的寂静
他弯腰听见骨节里
传来 谷垛反刍的闷响
此刻 轮到大地弯腰
捧着沉甸甸果实
向天空递交辞呈 稻草人突然
扯开胸膛 无数纽扣迸裂
化作麻雀啄食的秕谷
在霜降前 渗入泥土的韵脚
黄栌
山崖暗处 总有几片叶子
替熄灭的火山举着火把
你低头 整座山在颤抖
叶脉是余烬里剥出的神经
蜷缩 如未寄出的遗书
石匠用凿子修改年龄
把指印刻进木质里
一场雨穿过空枝 使每滴寒
成为正在结晶的糖粒
树洞里的斑鸠飞离
惊落 浑身锈红的铁皮
在下坠途中发芽
长成无数只握紧的拳头
朝天空 挥动虚无的契约
谁 弯腰拾起枯枝
听见树根在泥土下磨刀
泥土蚕食的速度
爬上他的膝盖
成为 另一株安静的黄栌
隐形的缰绳
一具朽坏的绳套
在栅栏外 咀嚼露珠 鸟鸣 寒意
站成虚拟的月光
风 掀开空荡的弧度
旷野上 草尖凝霜
午后 你开始舔食墙角里的盐巴
像从前舔舐青草
牙齿 渐渐学会从虚无中磨亮
现在 你驮着空鞍跟在身后
用蹄音丈量半径
多熟悉的围栏 竟比旷野更像旷野
困在局中
宛如名利牵绊的人生
一匹囚禁虚拟中的马
当露水驮着晨曦 爬上脊背
那虚构的拉扯
渐渐勒进云烟 比草原苍茫……
中国红
一匹绸缎 吮吸曦光
在黎明腹地抽丝
经纬线 蔓延成雄鸡的轮廓
跳动的血脉 摇醒
一粒朱砂痣 烙在胸腔左侧
凝成旗面上沉默的星
稻浪如潮 在青砖黛瓦里躬身
铁轨如银针楔入群山骨架
一抹釉彩从兵马俑指尖 爬上
敦煌飞天的飘带
雁鸣 刺穿碑林缺口
苏醒的大鼎 耳蜗里沸腾着犁铧
我捧起缕缕曙光
却捞起一枚篆刻的印章
西风将霜痕译成红高粱
雪线之上 木棉炸开火漆封印
当新生的河道剖开冻土
那抹红 正在经纬交点解缆升帆
花栗鼠的秋天
整个十月 它搬运
光的碎屑 树影是晃动的粮仓
而洞穴幽深 塞满
比冬天更沉的寂静
空谷蜷缩成谜
一粒橡果坠落 率先打破寂静
枯叶堆
有人用扫帚 推集漫山的响动
那根翘起的尾巴 如问号
始终 悬在日历的折痕里
此刻 用鼻尖顶开薄霜
吞咽一粒橡果
搬运 储蓄 越冬的底气
跋涉的影子 长成田影的印章
秋风翻动毛皮 像在清点
大地拖欠的金币
看 这小小的存在
驮着山影奔走
为地洞里的黑暗 衔来一片
不会坠落的余晖……
![]()
栾树
夏天一树的浓荫
像一把特制的巨大绿伞
清凉着知了、白头鹎、布谷……
栾树是虫鸟的避暑胜地
秋天炼一树纯色的金箔
从而拉开了金秋的序幕
枝桠上一盏盏小红灯笼
是子宫,孕育着生命延续的种子
栾树像活得通透的人
向秋天交出金子后
向西风交出黄叶
打着灯笼赤条条走进寒冬
天生的骨质疏松症
承受不起山一样重的财富
那就繁衍蚂蚁一样多的子孙
秋日阴天
像春天的反义词
秋天晴多雨少
依旧沿袭夏日火爆脾气
炙烤大地,雨水是弱国寡民
秋天病了,39度的高烧
老天爷震怒,撑把巨大黑伞
将太阳严严实实遮盖
一场雨漏夜赶来下到天明
晨起,满天黑云依然
将太阳团团围住
清凉的风、如丝的雨
阴天,是老天爷发的福利
草丛里吱吱如电的颤音
是蛐蛐谈情说爱过于激动
中秋
夏日太阳的强势
笃定秋初是个傀儡
闷热无风,秋天喘不过气
干旱少雨,秋天喉头冒烟
秋天病了,高热39度
老天爷接连几场雨水输液
高热退去,痊愈已是秋分
草尖上晶莹着钻石般的露珠
一场久违的台风路过
顺路带走旱情
阳光雨水久别重逢
为大地缝制一件大黄袍
瞧!一树树栾树金黄
是秋天大黄袍上的黄盔
作者:崔伟群,江西崇仁白露乡人,1964年出生,从事新闻报道多年,从小喜欢诗歌,近两年开始学写。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