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片的创意评审会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影片制作精良,叙事流畅,品牌信息清晰,所有人都觉得“挺好”。但投放市场后,却如同石子投入大海,未能激起预期的波澜。究其根源,往往并非影片不好,而是缺少了一个能让观众在浩瀚信息流中瞬间抓住、过目不忘、并主动传播的记忆点。这个记忆点,是广告片从“合格品”跃升为“爆款”的关键催化剂。
一、 为何‘记忆点’如此重要?——信息过载时代的生存法则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平均每天接触的广告信息高达数千条。大脑为保护自己,进化出强大的“信息过滤”机制,会将大部分平淡无奇的内容自动归为“背景噪音”并快速遗忘。
记忆点的作用:它就像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认知鱼钩”,能瞬间刺穿消费者的心理防御屏障,牢牢钩住他们的注意力,并为品牌信息提供一个附着的“锚点”。
数据洞察:神经营销学研究表明,包含强烈记忆点的广告内容,其大脑记忆编码的强度是普通内容的5-10倍。这意味着,即使观众只看过一次,几天后回忆起该品牌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一项对上千个病毒式传播视频的分析发现,超过90%的“爆款”都拥有一个极其鲜明、易于描述和传播的记忆点。
没有记忆点的广告片,即使被观看,也很快会被遗忘。它完成了“曝光”,却未能完成“植入”。
二、 ‘记忆点’的三大形态与打造策略
一个成功的记忆点,本质上是品牌信息的高度浓缩与感性外化。它通常以三种形态存在,或三者结合:
1. 视觉记忆点——让品牌‘被看见’
视觉是人类最强大的感知通道。一个独特的视觉符号,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被瞬间识别和记忆。
打造策略:
标志性色彩:持续、大面积地使用一种与品牌相关联的独特色彩(如蒂芙尼蓝)。这种色彩最终会成为品牌的视觉资产。
独特符号/角色: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觉符号、卡通角色或品牌吉祥物。它可以是抽象的图形,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形象。
标志性动作/场景:设计一个重复出现的、极具辨识度的动作或场景(如某饮料广告中“嘶”的一声开瓶后清爽的瞬间)。
案例思路:一个工具品牌,可以为其产品设计一个独特的“光弧”视觉特效,每当产品解决一个难题时,这道光弧便会闪现,成为“问题已被搞定”的视觉暗号。
数据支撑:一致的视觉标识能使品牌识别度提高80%。当记忆点是视觉性时,品牌回忆度提升高达65%。
2. 听觉记忆点——让品牌‘被听见’
声音是触发情感和记忆的捷径。一段独特的旋律或音效,能让人“闻声识品牌”。
打造策略:
声音标识:https://zq.zhaopin.com/moment/49924407创作一段简短(3-5秒)、易哼唱的品牌旋律,在广告片的关键节点(如开头、结尾)重复出现。
标志性音效:为品牌的某个标志性动作或状态创造专属音效(如某科技品牌开机时独特的提示音)。
口头禅/广告歌:创作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或一段洗脑的广告歌,让其旋律和歌词深入人心。
案例思路:一个家政服务品牌,可以为其“打扫完成”的时刻设计一个由各种清洁工具声音组合成的、代表“一切焕新”的愉悦音效。
数据支撑:结合了独特声音的记忆点,其品牌回忆率比纯视觉记忆点高出22%。成功的广告歌能使其品牌关键词搜索量增加数倍。
3. 概念记忆点——让品牌‘被理解’
用一个极其精炼且富有冲击力的概念或比喻,将复杂的品牌价值一语道破。
打造策略:
核心比喻:将品牌或产品功能比喻成一个大众熟知且形象的概念(如:我们的服务像“云端大脑”;这款手机是“口袋里的电影院”)。
价值宣言:将核心价值主张提炼成一句犀利、反常规甚至带有挑战性的话语。
戏剧化承诺:将产品利益点用一个极度夸张或戏剧化的情境表现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案例思路:一款主打安全的汽车,其记忆点可以是一个概念——“移动的安全堡垒”。并通过视觉和叙事,不断强化这个“堡垒”如何保护车内乘客。
数据支撑:基于强大概念的记忆点,能帮助消费者快速理解复杂产品,其信息传递效率提升50%。
三、 成功‘记忆点’的四大黄金准则
并非所有独特的元素都能成为有效的记忆点。一个能引爆传播的记忆点,通常遵循以下准则:
高度相关性:记忆点必须与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紧密相连。它是对价值的浓缩和升华,而非一个无关的“噱头”。为创意而创意,只会造成品牌认知的混乱。
极致的简洁:记忆点必须易于感知、理解和记忆。越简单,越容易被大脑捕获和存储。复杂的记忆点本身就需要消耗认知资源,难以传播。
情感触动性:最好的记忆点不仅能被记住,更能被“感受”。它应能触发一种情绪(如愉悦、好奇、温暖、震撼),因为情感是记忆最牢固的粘合剂。
可重复性与延展性:记忆点不能是“一次性”的。它必须能够跨越不同的广告片、不同的营销活动、甚至不同的媒介平台被反复使用和强化,从而沉淀为品牌资产。同时,它应具备延展性,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二次创作和互动(如挑战、模仿)。
结论:从‘信息传递’到‘心智占据’的战略跃迁
为广告片精心设计一个强大的记忆点,其意义远不止于提升单次广告的传播效果。它标志着品牌的沟通策略从低效的“信息传递”模式,升级为高效的“心智占据”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