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网站公布的决议案称,欧洲议会强烈敦促所有欧盟成员国立即向乌克兰提供额外军事援助,并参与联合采购更多武器装备,特别是防空系统与弹药,同时呼吁取消对乌军使用西方所供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的所有限制。
![]()
欧洲议会
在乌军战场败退情况越发明显的情况下,欧洲议会的态度趋于激进,但决议案的敦促与呼吁难以扭转乌克兰当前处境,反而可能使局势更为恶化。
首先,欧洲议会敦促欧盟成员国立即向乌克兰提供额外军事援助,但欧盟各国本就缺乏强大的军工产能,难以迅速提供大量装备,也不可能让欧盟国家将现役武器全部转交乌克兰。若从海外采购,再转手援助,则要依赖供应国的产能与意愿,而美国方面也声称自身武器与弹药短缺,难以大量外供。
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以来,俄罗斯的军工产能扩张显著,但美国与欧洲的大部分军工产能并未实现相应扩大,以155毫米炮弹为例,西方已多次提出要提升产能,但除美国有所扩大外,欧盟多数国家产能几乎未见明显提升。
造成欧美产能难以快速提高的原因可归为三点,其一,过去几十年欧美去工业化严重,制造业外迁与缩减导致产业链断裂,短期内难以重建完整的大规模军工体系;其二,欧美武器普遍设计复杂且造价高昂,不适合大规模高强度消耗战。例如美国M1A2与德国豹2坦克造价数百万至千万美元,但仍可能被低成本无人机或小型武器摧毁,产量难以短期大幅提升;其三,欧美财政与社会负担沉重,缺乏足够资金快速扩产,以法国为例,财政压力与社会反弹使得大规模追加军工投资并不容易。
![]()
德国豹2坦克
从产量上看,德国现有主战坦克年产远低于战时所需,短期内也难以大幅提升,这也是波兰大量采购韩国K2“黑豹”坦克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欧美整体产能加起来仍远不及战时应急水平。
财政层面,尽管西方国家军费名义上较高,但很多支出用于人员开支和既有体制的维持,真正用于大规模装备采购与产能扩张的资金有限,高福利与社会开支制约了用于军事工业的财政空间,使得短期内大规模扩产受限。
因此,欧盟并无能力在短期内为乌克兰提供大规模额外军事援助,欧洲议会的呼吁更多是政治信号而非现实解法。
![]()
乌克兰接收军事援助
关于欧洲议会提出取消对乌军打击俄境内军事目标限制的建议,若付诸实施,只会促使俄罗斯更加决绝地打击乌克兰,使战火进一步升级并加大外溢风险,显著提高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对抗风险,由此可见,欧洲议会的激进立场并不等于寻求和平,反而可能将局势推向更危险的方向。
相比之下,美国在表面上仍呼吁和平并在某些场合强调克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复杂权衡,若让欧洲全面介入并扩大军事行动范围,解决俄乌冲突的难度只会增加,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限制局势升级、维持相对克制仍是避免更严重冲突的可行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