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总有那么一些不起眼却又不可或缺的五金店,它们的门面或许不大,内部却像一个个百宝箱,堆满了螺丝、钉子、水管、工具和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里是解决居家疑难杂症的圣地。
![]()
然而,当我们脱口而出“五金店”这个词时,是否曾停下来思考过:它名字里的“五金”,究竟指的是哪五种金属?
要追溯“五金”的源头,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五金”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词汇,它最早、最权威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史籍,根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金、刀、龟、贝,所以通货物,亦所以纳贡税也。”
![]()
唐代学者颜师古在为此作注时明确指出:“五金谓金、银、铜、铁、锡也。”,因此“五金”最古典、最原始的定义,指的是金、银、铜、铁、锡这五种金属。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金属不再仅仅以原料的形式流通,工匠们将这些金属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器具和构件,例如门上的合页、锁具,箱子上的铜钉、铁扣,以及各种工具。人们逐渐发现,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这些金属制成品,而非金、银、铜、铁、锡这些金属本身。
![]()
于是,“五金”这个词语的内涵开始扩大,它从特指五种金属原料,逐渐泛指所有由金属制成的日用品、小工具和建筑零件,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学现象,即用部分代指整体。“五金”成为了一个集合名词,一个行业术语,代表了与金属加工和应用相关的整个领域。这个称谓流传下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五金行业”。
![]()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五金”的范畴变得更加广泛,早已突破了金、银、铜、铁、锡的限制。钢、铝、锌、镍等新的工业金属被大量应用,同时,塑料、橡胶、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也大量出现在五金店的货架上。
如今,如果非要给“五金”一个现代定义,它已经不再指代具体的五种金属,而是成为一个庞大的商品分类体系。
![]()
在行业内部,通常会将其划分为几大类别,俗称“大五金”与“小五金”:大五金(建筑五金):指建筑和结构中使用的金属制品。例如:钢筋、钢板、金属管材、阀门、水龙头、锁具、门把手、合页、滑轨等。
小五金(日用五金与工具):指体积较小、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维修的物品。例如:钉子、螺丝、螺母、扳手、锤子、钳子、剪刀、刀具、厨房五金(挂架、水槽)等。
![]()
此外还可以根据用途进一步细分,如工具五金、卫浴五金、厨房五金、家具五金、船舶五金等等,每一个分支都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