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胶东半岛因系海防要地而广设卫所,众多军户随之迁入。在史志谱牒当中,相应记载不胜枚举。近来,笔者在翻阅莱州市的史料时,就了解到当地一支“孙姓千户家族”的信息。
这则信息具体出现在《掖县志•忠节》的记载当中。在介绍一位名叫“孙泽盛”的人物的事迹时,县志简略提及其家族出身,称:“孙泽盛,字绳之。其先孝感人,明初授莱州卫正千户,因家焉。”
由此可见,孙泽盛家族的原籍在湖北(当时尚称湖广)孝感,明朝之初,其祖上因担任莱州卫正千户一职而迁居胶东半岛,子孙后世就此在当地繁衍。
![]()
查询史料可知,明代莱州卫与莱州府同城而治(掖县城),其衙署在府治东南,设有指挥使二员,署指挥使一员;指挥同知六员,署指挥同知一员;指挥佥事五员,署指挥佥事五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镇抚二员;左、右、中、前、后五所正千户十员,副千户五员;实授百户二十五员,试百户九员。
由于档案缺失,莱州卫上述众多职官信息存世不多。笔者在《掖县志》中暂时只找到一位孙姓千户的记载,即万历年间的“孙刚”。不过,县志并未标注孙刚的籍贯,其是否与孙泽盛来自同一家族,目前无法确定。
孙泽盛本人虽然出自军户家族,但却走上了读书科考之路,由此推断,其并非家族中的嫡长支派(嫡长支派须承袭军职),继而也能得出这支孙姓千户家族已在莱州开枝散叶的推论。但限于资料,其家族后人现今的分布情况,暂不知晓
根据记载,孙泽盛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考取举人,与之同榜的莱州士子还有王万象、赵印昌等(这两人后续都考中进士。
中举之后,孙泽盛从“教职”(负责教育的官员)岗位开启仕途,曾担任过济宁州的“学正”。此时已至崇祯时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明廷在用人方面也不拘一格。崇祯七年,孙泽盛被越级提拔为“邓州知州”。三年之后,张献忠所部农民军进攻邓州,忠于明廷的孙泽盛率众抵御,战败而死。
对此,《掖县志》记载道:崇祯时,流贼出没中州,邓尤号贼薮。泽盛日夜登陴而守,城既陷,即率弟泽厚、仆杨一美、义勇五百人启关逆战,手刃数贼。贼众蜂附,度不得解,北望大呼曰:“臣力竭矣。”遂死。时从人皆死战,无一肯生还者。
孙泽盛死后,返葬于掖县,墓址在城南三里处。明朝官方也予以了他崇祀忠义祠的恤典。清代在编纂《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时,也将之收录其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