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场一楼没厕所,看似“反人性”,背后却藏着设计师和运营方最高明的“算计”。
![]()
![]()
商场一楼厕所,你到底在哪儿?
逛街不一定是刚需,但逛街上厕所肯定是刚需。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人有三急,当你提着刚买的战利品,喝完一杯超大杯奶茶,在商场一楼晃悠时,一股突如其来的洪荒之力,直冲大脑。
完蛋。想上厕所了。
![]()
图:星光汇/小红书
你开始360度雷达扫描,目光穿过一个又一个光鲜亮丽的橱窗,看到了LV,看到了Gucci,看到了星巴克,看到了泡泡玛特,看到了苹果,甚至留意到了漂亮的导购小姐姐,以及保安小哥帅气的侧脸。
唯独,看不到那个全世界最通用的小人标志:
![]()
图:维基百科
奇怪了,人流量最大的一楼,为什么偏偏没有厕所呢?是设计师的疏忽,还是开发商的抠门呢?
当然来,上面我说的这种情况并非绝对。比如在很多老式的商场里面,还是可以在一楼找到厕所的,在有些新式商场里面,也有可能找到厕所。
但是随着商场升级改造更新换代,在商场一楼找个厕所越来越难。
甚至原来我们的“三急救星”,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因为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 几乎统一取消了厕所。

为什么商场一楼跟厕所过不去呢?
![]()
商场一楼没厕所,谁来背锅?
既然都逛街了,一般人就对自己不客气了,主打一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 所以特别容易hold不住自己的肚子。

上厕所,一不小心就变成燃眉之急。
对于在商场一楼找厕所这件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
有人说在商场一楼死也找不到厕所:
![]()
有人因为找不到厕所,失去了逛街的欲望,真是得不偿失:
![]()
有人在一楼找不到厕所,只好吐在垃圾桶里:
![]()
有人说高档商场一楼几乎都没有厕所,因为租金高:
![]()
有人说因为风水,一楼是进出口,厕所不利于财运:
![]()
有人说大商场都是二楼往上才有厕所:
![]()
有人说=提到胖东来,说一楼只有女厕和母婴室,第三卫生间,男厕二楼以上才有:
![]()
有人 说一楼不设置厕所,是为了防止不逛商场的人蹭厕所:
![]()
![]()
也有人说因为排污管一般在2楼,建造一楼厕所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
有设计师说不是设计问题,图纸上都设计了:
![]()
有人说因为一楼容易返水:
![]()
有人说卫生间设在二楼往上,是为了拉动客流动线,让专门来商场上厕所的人,也得逛逛商场:
![]()
有人说商场一楼有卫生间,但不对外开放:
![]()
有人说遇到的饮品店在负一楼,卫生间在二楼:
![]()
有人说现在上点档次的购物中心一楼都没有卫生间,一楼租金太贵:
![]()
![]()
![]()
有人遇到过只有顶楼才有卫生间的商场:
![]()
有人说厕所隐蔽是为了减少维护成本:
![]()
有人说为了拉动消费,一般吃的都在楼上:
![]()
有人说一楼都是珠宝、包包、手表,弄个厕所人来人往确实不好:
![]()
有人反向吐槽,干脆让每个上厕所的人把整个商场都遍历一次:
![]()
有人说一楼有了厕所,就变成公厕了:
![]()
有人说如果一楼设置卫生间,可以给人们带来好感,长期受益:
![]()
有人表示理解,正常逛街的人不会一进楼就上厕所:
![]()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当然希望厕所多多益善,一楼有厕所当然好,每层都有厕所,可以彻底解决三急后顾之忧。
但是,既然大部分商场一楼都不提供厕所,肯定是有它们的难言之隐的。
那么商场的难言之隐到底是什么呢?
![]()
一切向“钱”看:黄金“王座”,岂容马桶“登基”?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所有商场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扒个底朝天。
你在商场一楼找不到厕所,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这一切,都是被精心“设计”好的。
首先,咱们聊点最实在的:钱。
租金贵到“按秒计费”
商场的一楼是什么?
是门面,是C位,是整个商场的“流量入口”。
这里的租金,贵到你无法想象。
把一个不赚钱、纯服务的卫生间放在这里,对开发商来说,简直就是把成捆的钞票往粉碎机里扔。
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必须留给那些能带来真金白银的大牌,比如珠宝、奢侈品和一线化妆品。
毕竟,商场的核心KPI叫“坪效”,也就是每平方米能赚多少钱。
卫生间的坪效是多少?
一个华丽丽的零蛋。你说,谁会把球队里的“最佳射手”换下场,让一个“气氛组”去守门?
维护品牌的高冷形象
想象一下,当你正在香奈儿专柜闻着5号香水的芬芳,隔壁公共卫生间突然飘来一股不可描述的气味……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一楼是商场的脸面,是品牌形象的集中展示区。
在这里设置一个熙熙攘攘、清洁压力巨大的公共卫生间,不仅拉低了整个楼层的格调,更是对旁边那些高冷大牌的一种“公开处刑”。
![]()
让顾客多逛逛:你的膀胱,设计师的“遥控器”
如果说租金是“明规则”,那接下来这点,就是藏在图纸里的“潜规则”了。
让你多逛一会儿,再多一会儿
商场设计师接到甲方需求时,有一个核心任务:想尽一切办法,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这里还有个专业名词叫Dwell Time)。
你停留得越久,看到的商品就越多,冲动消费的概率就越大。
而你急着找厕所的过程,就是商场为你精心规划的一条“观光路线”。
你需要穿过琳琅满目的店铺,你需要坐上扶梯或电梯,你需要从2楼逛到3楼。
就在这上上下下的求索中,可能某家店的折扣、某件橱窗里的新品,就成功勾走了你的魂。
看,你的生理需求,不知不觉就转化成了商场的GDP。
一个叫“喷泉效应”的圈套
很多商场会把电影院、美食城、儿童乐园这些强目的性的地方放在高层。
为什么?
这就是经典的“喷泉效应”:把人流吸引到顶层,然后让他们像水一样,一层一层地向下流淌,滋润到每一层的商铺。

卫生间,就是这个“圈套”里最重要的一环。
把你“逼”上楼,就是为了让你从上往下逛。
商场早就看透了:只要把你骗进来,就不怕你不花钱。
![]()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看不见的成本,才是大头
最后,咱们再聊聊那些你看不到的商场后台工作。
保洁阿姨的噩梦
一楼靠近大门,人流量最大,也最混杂。
不仅有来购物的,还有纯粹路过、只想“借”个厕所的。
如果厕所设在一楼,那使用频率将是指数级的。
保洁阿姨可能得24小时住在里面,才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干净。
这背后的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会是个天文数字。

安全,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主入口附近的卫生间,管理难度也更大,更容易成为安全管理的盲区。
相比之下,把卫生间设置在楼上,使用者基本都是已经进入商场的消费者,人流相对“纯净”,管理起来也更从容。
所以你看,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有点理解商场一楼不设置卫生间了。
下一次,当你在商场一楼,因为找不到厕所而焦躁时,不妨深吸一口气。
你不是在对抗一个建筑,你是在对抗一整套严丝合缝的商业逻辑,和消费心理学。
它看似“反人性”,背后却藏着设计师和运营方最高明的“算计”。
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