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期间,一直在思考本轮牛市的意图是什么,大家都戏称是“化债牛”,那么化什么债?
如果,不能搞明白牛市的启动的意义,稀里糊涂的靠市场的波动挣到的差价利润是很难带走的,大家问问你身边的老投资者就行了。A股有很多次牛市了,每次结局差不多。
之前,有个朋友留言说2021年的时候挣到1000万,不过后面几年还给市场了。大家想过没有,就算你逃顶了,能忍住中途返场吗?
小凡在2015年躲了2轮股灾,大家觉得我应该能带走利润吧。大错特错!2016年元旦同样被端上菜桌了。有了这次经验,2021年的利润,在过去几年熊市靠参与港美股、大宗商品才守住……
![]()
1、本轮牛市的逻辑是化债。
一个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一个是改善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从2635点到现在,大家也慢慢发现了,上涨的很多困境的行业,包括科技行业。
身处行业困境的企业,一方面靠反内卷去优化经营结果,一方面靠股市去改善资本结构。科技企业需要靠二级市场直接融资,而不是间接融资,也是为了资产负债表的完善,不能像新能源产业链那样,直接补贴了。
说白了,企业需要二级市场的股权资产升值而改善资本结构,个人需要二级市场的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升值,改善自己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
2、牛市挣利润的目标是地产复苏。
大家没有做过上市公司审计,不知道A股的估值锚与港美股不同,我们的估值溢价逻辑是房地产,几乎都是重资产的传统行业。
如果有做过生意的朋友就清楚,无论是央国企还是民企都喜欢建楼盘建厂房。大家习惯性把经营场所由租赁变成所有,也是亚洲人的情结。一个做小生意的人,都努力由租店铺到自有店铺。
上市公司也是如此,大家翻翻它们的净资产几乎都是不动产,制造业就是厂房、工业用地,办公楼,其他行业是商业用地,办公楼等等。过去挣的利润去哪里了,都换成不动产了,即使不是上市公司,普通老板也是同样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