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紫金文化艺术节
袁樵摆渡
10月10日下午,泰州梅兰芳大剧院内丝竹盈耳,掌声雷动。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作品会演的重点剧目,由江都区文体旅局倾力创排的大型扬剧《袁樵摆渡》在此成功上演。该剧以其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惊艳全场,赢得高度赞誉。
![]()
![]()
![]()

![]()
壹
跨越百年的艺术新生
《袁樵摆渡》的艺术脉络可追溯百年。20世纪20年代初,该剧雏形初现,成为“幕表戏”时期的常演剧目;至50年代初,经重新编创为“独幕剧”,在华东地区戏曲汇演时脱颖而出,并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尽管此后在扬剧舞台上沉寂七十余载,但其经典唱段却始终在戏迷间传唱不息。
![]()
直至2024年,在区文体旅局的精心组织与推动下,扬剧《袁樵摆渡》迎来复排重生,再度亮相舞台。自2024年9月30日在扬州戏曲园成功首演以来,《袁樵摆渡》已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子洲等地开展巡演,期间同步举办主创团队见面会、专家座谈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的扬剧唱腔与精湛的舞台呈现,赢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与广大戏迷的由衷喜爱。《人民日报》、央视频、中国新闻网、《青年报》《文汇报》、东方网、《扬子晚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相关内容点击量累计突破400万,充分彰显了该剧强大的艺术吸引力、传播力与社会影响力,连续获评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实现了艺术口碑与演出市场的双丰收。
![]()
![]()
![]()
![]()

![]()
贰
省级顶尖平台的惊艳亮相
紫金文化艺术节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此次,《袁樵摆渡》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对其艺术水准的高度肯定,更是江都区扬剧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演出现场,“华派”嫡传弟子李霞老师饰演的张三姐,在众仙女款款映衬下,手持拂尘、惊鸿亮相,一段颇见功力的【银柳丝】让人如痴如醉,直接引爆全场!原汁原味、耳熟能详的【梳妆】【探亲】【大陆板】【大开口】【庐江怨】【剪剪花】等经典曲牌贯穿全剧。浪漫唯美的舞台呈现、极具戏曲传统审美的服饰造型、融入江都民歌的音乐元素、演员们扎实的唱念做打功底和精彩演绎,引得现场观众欢笑连连、掌声不断。
![]()
![]()
![]()
![]()
精彩现场
在演出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被跌宕起伏的剧情紧紧吸引,时而为袁樵的遭遇揪心,时而为三姐的深情所打动,随着剧情的推进,或喜或悲,情感完全融入其中。每一段精彩的唱段结束后,台下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戏曲了,太过瘾了!”一位老戏迷激动地表示,“演员们很专业,舞美也不错,还想再看一次!”现场的观众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该剧的喜爱。
![]()
![]()
![]()
![]()
此次参演,为江都扬剧提供了绝佳的展示窗口,让更多人领略了江都文化的独特魅力,显著提升了其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也促进了我区扬剧与其他剧种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扬剧的守正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
叁
江都扬剧的坚实步履
近年来,江都区文体旅局始终将扬剧传承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扬剧事业焕发新活力。在人才建设方面,以“人才引领、文化惠民”为核心,通过实施“名师带徒”计划、选送优秀苗子至专业院校培养深造等举措,全方位提升演职人员的艺术素养与专业能力,为扬剧事业储备后备力量。在剧目创作方面,紧扣国家战略与时代主题,以运河、长江沿线的生产生活场景与生态风貌为素材,加大剧目创作力度,力求“出新戏、创精品”;同时,围绕江都旅游品牌口号“龙舞江都大运来”,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时代主题编创小戏小品,让扬剧成为传递地方特色、讲好江都故事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区文体旅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的指示要求为引领,加快扬剧人才培养步伐,在守正创新中打造既有经典永恒又具时代新意的精品佳作,持续擦亮江都“中国扬剧之乡”的国家级“金字招牌”。
![]()
供稿: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编 辑:童 扬
审 核:潘 贤
审 签:蔡 俊
发 布:徐 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