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过,朋友圈、热搜上全是返程路况。
但在这些堵车、晚点、疲惫回家的消息背后,还有一个让人心疼的悲剧。
景德镇一家三口,趁假期去周边游玩,返程途中却永远没能到家。
那天车子正常行驶在自己的车道,对面一辆车突然逆行冲出护栏,重重撞上去。
两辆车当场报废,一家人瞬间没了。
车祸现场被拍下,玻璃碎片、残骸散落一地,看得人心发凉。
这一撞,不只是两辆车的碰撞,更是两个家庭的坍塌。
![]()
01
国庆长假,高速免费,本该是一场放松,却成了无数人的噩梦。
一位天津的网友发帖,说自己10月8号没敢上高速。
八年驾龄,老司机一枚,平时敢在暴雨夜开长途,但那天却直言“害怕”。
害怕什么?
他说,节假日那种“拼命赶路”的人太多了。
自己曾在高速上被追尾两次,每次都是心脏差点蹦出来。
一次在慢车道正常开,旁边车道的司机估计打瞌睡,到匝口才猛打方向想变道下高速。
他一脚急刹,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在耳边尖锐刺耳,那一刻连呼吸都忘了。
刹停后全身都是冷汗。
他回头一看,那辆车早没影了。
后来他才反应过来——对方可能是为了省那点高速费。
命都不要,只为了省几块钱,这不是开车,是拿命赌。
![]()
02
另一位有二十年驾龄的司机更干脆,整个国庆车都没动。
别人问他是不是太小心,他回了一句大实话:
“我信得过自己,但我信不过别人。”
这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高速上最怕的,不是路远,也不是堵车,最怕遇到那些技术不过关又心态飘的司机。
有些人一年开不了几次车,一到节假日就冲上高速,脚一抖就是一脚油门。
加速、变道、跟车太近,仿佛高速是他们练手的地方。
自己再稳,也躲不过别人一个猛打方向盘。
广西那起事故更让人揪心。
两辆车追尾起火,车里两名年轻姑娘没能逃出来。
事故现场火光冲天,车门被烧变形。
当消防赶到时,一切都太迟了。
后来有人留言:为了省几十块钱,值得吗?
评论区一片叹息。
再快的速度,也赶不回一个破碎的家。
![]()
03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让人彻底清醒。
近五年节假日交通事故中,驾龄不足三年的新手肇事率高达38.7%。
这意味着,十起事故里,四起是新手造成的。
这些人平时几乎不开车,节假日一来就上高速,一脚油门,瞬间把车速提到120。
可真遇到前车急刹、有人变道,他们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有的踩错刹车变油门,有的慌乱打方向直接冲护栏。
高速不是教练场,方向盘不是玩具。
一位交警说,很多事故发生在出口、服务区附近,因为有人看到要收费或下道,突然变线、猛刹。
那一瞬间的侥幸心理,往往带来致命后果。
今年国庆7天,全国发生交通事故68422起,其中2164起涉及人员伤亡。
794个人,再也回不了家。
2473个人躺在病床上,家属守着ICU彻夜不眠。
光财产损失就超过1325万元。
数字冰冷,可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哭声。
每一次“以为能躲过去”的操作,可能都是别人一生的噩梦。
![]()
04
高速免费,从来没说过命也免费。
很多人出门前说“很快就到家”,可这句承诺,有人再也说不出口。
那些赶时间的、熬夜开的、喝酒还硬要上路的司机,大概没意识到,安全出行不是自己的事,是一家人的事。
人可以迟到,但不能“到不了”。
交警部门统计显示,节假日事故高发时段集中在下午三点到七点之间,那时候人困、车多、心急。
很多司机想着“再坚持一会”,就硬撑着开,结果犯困、走神、疲劳。
可安全这事儿,没有侥幸。
方向盘一打错,可能这一辈子都来不及后悔。
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放假是为了团圆,不是为了断送团圆。”
还有人说:“回家的路再远,也得稳稳当当回。”
这话虽平常,却句句扎心。
每逢节假日,总有人赶着回家,也总有人永远回不去。
开车这件事,最贵的不是油,是命。
![]()
那对在景德镇遇难的一家三口,出发前或许还在车里聊笑着,规划着假期的最后一顿晚餐。
可意外来得太快,留给亲人的只有失声痛哭。
我们习惯说“平安回家”,可真正做到有多难?
高速公路上的生死距离,有时只差一秒。
开车的人都该记住一句话:
“安全抵家,才算真正到家。”
假期结束,生活继续。
希望下次再上路,不是侥幸躲过,而是稳稳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