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宋韵闽风 烟火莆田 | 湄洲管委会港里村

0
分享至

港里村

位于莆田湄洲管委会山亭镇

古称贤良港,又名黄螺港

宋朝时期的贤良港

是进行茶叶、红糖等贸易的繁华渔村

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商港口


港里村

现存宋古码头遗址、宋代航标石塔

受符井、贤良港天后祖祠

以及明清时期沿海风格的古民居等文物古建

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贤良港天后祖祠

始建于北宋初年,原是林氏宗祠

由照壁、山门、拜亭、正殿、后殿

五大建筑组成

供奉南宋木雕软身天后宝像

妈祖父母神像、先代牌位

祠内现存乾隆年间阔版《敕封天后志》

清代《重建天后祠记》碑刻

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等文物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对台交流基地


受符井

建于宋代,位于天后祖祠东侧

传为妈祖少年时“窥井得符”的地方

井口用四块石板砌成

井栏宽0.98米,内径0.75米,高0.4米

历经千年,井水依然甘洌、取之不竭

井旁有“咸淳丙寅八月庚辰石匠游进”

重修该井的石刻


古码头

是古代当地通往湄洲湾和外海的重要码头

1974年前,是大陆往返湄洲岛的重要渡口

古码头全长约600多米

两侧分别矗立一座用方石垒砌的泊位

如今保存有60多米长的旧址遗迹

码头入水处立有

1997年刻的“贤良港灵慈西宫码头”石碑


航标塔

始建于宋代

通高5.4米,边长2.65米

是古代船只进出贤良港的航标塔

塔身上的佛像造型古朴

历经千年面貌依稀可辨


福慧寺

唐宋时称“大中寺”

历代均有重修

清康熙二十年改名“福慧寺”

是典型四合院格局的庙宇

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

继承了传统红砖建筑特色

体现了莆仙传统地域性建筑色彩风格


“三炷香”礁石

位于天后祖祠南面海边

退潮时可以看到一片巨型奇石

涨潮时则只露出三个石尖

波浪拍打石尖,浪花飞舞,水雾袅袅

恰似点燃的三炷香,故称“三炷香”

古时是船舶入港的航标


千年古港,妈祖祖祠

海丝遗迹,宋代遗风

(↓点击前往↓)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

编辑:陈媛媛

审核:蔡意 金晶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东南网莆田站 incentive-icons
东南网莆田站
东南网莆田站官方账号
6201文章数 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