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其心者”这四个字,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们遗忘已久的育儿真谛。
它不是在说要把所有资源都给孩子,而是提醒我们:
看见孩子真实的心,也找回自己身为人父母的初心。
![]()
壹
记得那个周末的下午,遇见一对母子。男孩兴奋地指着天空:“妈妈,看!云在跑步!”那位母亲却头也不抬:“别闹,快把这首唐诗背完。”孩子眼中的光,瞬间黯淡了。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父母的困境——太知道要给孩子什么,却忘了问孩子需要什么。
我们把育儿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 三个月开始闪卡识字· 两岁接触外教英语· 五岁准备升学简历。
我们在各种育儿方法论中疲于奔命,却把最重要的东西丢在了身后——那个活生生的、会为一片云雀跃的孩子的心。
什么是“尽其心”
“尽其心”三个字,说得真好。
它不是在要求我们做完美的父母,而是在呼唤我们做真实的父母。
尽,是全然,是完整不是把我们认为好的塞给孩子,而是真正去了解:· 我的孩子为什么害怕独处?·
他为什么对昆虫如此着迷?· 他在朋友面前为何总是退缩?这些看似“问题”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颗需要被理解的心。
心,是本性,是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的生命密码来到世界的。有的孩子像向日葵,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赞美;
有的像含羞草,需要安静的空间;有的像爬山虎,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高度。
认识孩子的心,就要放下“别人家的孩子”这把尺子,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生命。
![]()
贰
如何在日常中“尽其心”
首先,学会倾听——不只是用耳朵
朋友小林的儿子有段时间总说肚子痛,去医院查不出问题。后来才发现,每次说肚子痛,都是在钢琴考级前。
孩子不会直接说“我害怕”,只能用身体表达焦虑。
真正的倾听,是听懂孩子没说出口的话——那个躲在“不听话”背后的恐惧,藏在“磨蹭”里的抗拒,混在“发脾气”中的无助。
其次,给孩子“浪费”时间的权利
有个小孩子,花了整个下午观察蚂蚁搬家。奶奶着急:“这能学到什么?”但就在那个下午,她发现了蚂蚁用触角对话的秘密,这是任何绘本都教不会的。
现在的孩子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发呆,没有时间无聊。可是,创造力往往就在这些“无用”的时光里悄悄生长。
最重要的是,接纳不完美
邻居家的孩子小雨,成绩普通,但特别会照顾人。班上同学生病,他总是第一个发现;老人过马路,他自然地上前搀扶。
他妈妈曾说:“我曾经为他的成绩焦虑,现在明白了,善良比聪明更难得。”
“尽其心”,就是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也许他永远成不了学霸,但他可以成为一个温暖的、有同理心的人。
![]()
叁
要做到“尽其心者”,父母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心。
还记得你第一次抱起孩子时的感动吗?
那时你对他没有任何期待,只希望他健康快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纯粹的爱里掺杂了这么多焦虑?
我认识一位单亲妈妈,每天打两份工供女儿学钢琴。直到有一天,女儿哭着说:“妈妈,我讨厌钢琴,我只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那一刻她才明白,孩子要的不是才艺,是妈妈的陪伴。
当我们被社会比较绑架时,不妨问问自己:· 我是在养育一个“成功”的孩子,还是在陪伴一个生命成长?·
我是在满足自己的期待,还是在成就孩子的天性?
当你真正看见孩子,奇迹就会发生。儿子从小不爱读书,却对修理东西着迷。我收起焦虑,给他买了工具包,允许他把旧电器拆得七零八落。
去年他十三岁生日,用废旧零件给我做了个小台灯。灯光亮起时,他眼里的骄傲,比任何奖状都耀眼。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他变成松树或玫瑰,而是提供合适的土壤,然后耐心等待。
也许他会长成一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也许会成为一棵自在摇曳的小草——无论成为什么,都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夜深了,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让我们对自己说:明天开始,少一些要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比较,多一些欣赏;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任。
![]()
养育的真谛,从来不在远方,就在此时此刻——看见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听见他心底的声音,陪伴他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
这,就是“尽其心者”最动人的意义。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