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17年溥仪复辟,康有为欲任宰相,瑾太妃反对无胡须宰相

0
分享至

1917年的北京城,一场闹剧正在紫禁城内上演。

辫子军统领张勋扶持溥仪重新坐上龙椅,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摇身一变成了保皇党,为了这个宰相梦他特意蓄起了辫子和胡须。

谁曾想,这位满腹经纶的大学者竟然栽在了胡须长度上。



瑾太妃一句话让康有为的宰相梦彻底破碎:"大清从来没有无胡须的宰相。"

一个曾经主张学习西方、革新图强的改革家,为何会走到复辟帝制这条绝路上?这场仅仅维持了12天的复辟闹剧,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荒诞细节?

康有为这个名字,在晚清历史上绝对算得上响亮。

1879年他去了趟香港,看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和现代文明,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样。

回到广州后,他就开始到处宣传西学,收了梁启超、陈千秋这些学生,办报纸、开学堂,搞得风生水起。

189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康有为是核心人物。

光绪皇帝对他寄予厚望,把他当成救命稻草。



变法那段时间,康有为的奏折一封接一封送进宫里,从改革科举到兴办工厂,从修建铁路到开办新式学堂,几乎涵盖了国家的方方面面。

光绪皇帝看了他的建议,恨不得马上就付诸实施。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跑到日本避难。

这一跑,他的政治立场就开始变了。

在东京,他组织了一个保皇会,专门为光绪皇帝摇旗呐喊。

这时候的康有为,已经不再是那个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改革家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

他到处募集资金,联络旧部,策划着如何让光绪重新掌权。

1911年清朝垮台,康有为的保皇梦并没有醒。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可康有为就是不接受这个现实。

他觉得只有君主立宪才是中国的出路,共和制度根本不适合中国。

这种想法在当时已经相当落后了,孙中山、黄兴这些革命党人建立的共和国,代表着历史的进步方向。

1917年6月,北京的政治局势一团糟。

黎元洪和段祺瑞两派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

张勋这个老狐狸看准了时机,率领他那支5000人的辫子军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

这支军队特别显眼,所有士兵都留着大清的辫子,在民国时期简直就是活化石。



张勋进京名义上是调停纠纷,实际上是想干一票大的。

6月30日晚上,他召集了一帮遗老遗少开会,商量复辟的事。

这些人都是清朝的旧臣,对民国恨之入骨,一拍即合。

会议上,张勋慷慨激昂地说要恢复大清江山,让小皇帝溥仪重新登基。

第二天一早,紫禁城里张灯结彩。

已经退位5年的溥仪,稀里糊涂地又被扶上了龙椅。

这个11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突然间又有人称他为皇上了。

张勋给自己封了个内阁议政大臣的官职,还兼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把权力抓得死死的。

这场复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荒诞色彩。



民国都建立6年了,老百姓早就习惯了共和制度,突然又要回到帝制时代,谁也不会答应。

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悲哀,更多的人是愤怒。

康有为听说复辟的消息,激动得不行。

这个他盼了十几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马上从青岛赶到北京,准备在新朝廷里大展拳脚。

张勋也需要康有为这块招牌,毕竟康有为在知识分子圈子里还是有影响力的。

为了这次复辟,康有为准备得相当充分。

他特意蓄起了辫子,这辫子在脑后晃来晃去,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胡须也留了,虽然只有六七寸长,但总算是有了。

康有为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觉得自己这副打扮配得上大清的宰相了。

张勋任命康有为为弼德院副院长。

这个弼德院是1911年清朝设立的一个咨询机构,地位相当于智囊团。

副院长这个职位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就是个摆设。

康有为心里明白,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宰相之位,能够参与朝政决策的那种。

康有为找到张勋,提出自己想当宰相。

张勋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康有为的名气可以为复辟增添正当性。

提名报上去后,却被瑾太妃一口回绝了。

这位太妃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在宫里说话很有分量。

她看了康有为的画像,冷冷地说了一句:"大清从来没有无胡须的宰相。"

这话把康有为气得够呛。



什么叫无胡须?他明明留了胡子啊!瑾太妃的意思是,康有为那六七寸的短胡须,根本不够格。

大清的宰相们,哪个不是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样子?康有为这点胡须,在太妃眼里就跟没有一样。

康有为急了,到处打听有没有快速生发的药水。

他找遍了北京城的药铺,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胡子催长到一尺。

这副焦急的样子,让人看了又好笑又可悲。

一个曾经的改革先锋,现在为了封建王朝的官位,竟然在意起胡须的长度来了。

复辟的消息传出去,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段祺瑞这个军阀头子马上组织起讨逆军,准备打进北京。

各地的军阀虽然平时互相争斗,但在反对复辟这件事上出奇地一致。



谁也不想历史倒退,回到那个腐朽的封建时代。

张勋的辫子军虽然忠心耿耿,但战斗力实在不行。

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讨逆军,根本不是对手。

7月12日,讨逆军的飞机飞到紫禁城上空,扔下了炸弹。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中轰炸,把紫禁城炸得硝烟弥漫。

溥仪吓坏了,这个小皇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又要下台了。

张勋见大势已去,赶紧宣布退位。

从7月1日登基到7月12日退位,溥仪的第二次皇帝生涯只维持了12天。

这12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复辟闹剧。



康有为的宰相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他连弼德院副院长的印章都没捂热,复辟就失败了。

更要命的是,他现在成了通缉犯。

民国政府对参与复辟的人严厉追究,康有为的名字排在黑名单前列。

复辟失败后,康有为跑得比谁都快。

他先是躲到上海的租界里,那里是外国人的地盘,民国政府的手伸不进去。

在租界的日子,康有为过得提心吊胆,生怕被人认出来。

他把胡子剃了,辫子也剪了,穿上西装,装成普通的商人。

上海待不下去,康有为又逃到深山里隐居。



他找了个偏僻的山村,租了间破房子,每天读书写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段时间,康有为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从维新变法到保皇复辟,他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

陈独秀、胡适这些新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思想。

康有为看到这些,心里五味杂陈。

他曾经也是反对封建制度的先锋,现在却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康有为决定下山,搬到青岛居住。

青岛是个租借地,相对安全一些。

他在这里写书立说,试图为自己辩护。

他写了很多文章,解释自己为什么要保皇,为什么要参与复辟。



这些文章发表后,引来的多是批评和嘲讽。

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这位末代皇帝带着妃子和一帮太监,灰溜溜地搬到天津租界去了。

康有为听说这个消息,专门跑到天津去拜见溥仪。

见面的场景很尴尬。

溥仪已经不是皇帝了,康有为也不是什么大臣。

两个失败者坐在一起,聊着过去的荣光,感叹着命运的无常。

溥仪对康有为说,当年没能让他当上宰相,是个遗憾。



康有为苦笑着说,都过去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这次见面后不久,康有为就去世了。

关于他的死因,说法不一。

有人说是食物中毒,有人说是疾病缠身。

无论如何,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康有为死后,各界的评价很复杂。

有人说他是改革先驱,推动了戊戌变法;有人说他是历史罪人,参与了复辟倒退。

梁启超这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最为中肯:康有为是个矛盾的人,他既想改革,又舍不得旧制度;既向往进步,又恐惧变化。

康有为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晚清知识分子的矛盾和困境。



他们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启蒙,却无法彻底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

他们渴望国家富强,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

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挣扎、彷徨,最终被历史抛弃。

回头看那场12天的复辟闹剧,最荒诞的莫过于胡须决定宰相这件事。

康有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因为胡须不够长而被拒之门外。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简直就是个笑话。

瑾太妃那句"大清未有无胡须之宰相",暴露出封建王朝的腐朽和落后。



她们关心的不是国家大事,不是民生疾苦,而是宰相的胡须够不够长,够不够威严。

这种选官标准,跟能力、学识、品德没有半点关系,纯粹是形式主义的极致体现。

康有为为了长胡须四处寻药的样子,更是可悲。

他曾经提倡学习西方,主张变法图强,现在却为了封建王朝的形要求急得团团转。

这种转变,说明他骨子里的封建思想从未真正清除过。

他的改革,只是想修补旧制度,而不是推翻它。

张勋的辫子军、溥仪的重新登基、康有为的宰相梦,这些元素凑在一起,构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历史闹剧。

这场闹剧告诉人们,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任何妄图恢复旧制度的企图,都注定会失败。

1917年的复辟,不仅是张勋和康有为的失败,更是整个保皇派的失败。



他们口口声声说忠于清廷,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复辟失败后,这些人作鸟兽散,有的逃往国外,有的隐姓埋名,再也没人提起什么忠君报国了。

康有为的一生,就是个活生生的悲剧。

他从改革先锋变成保皇党魁,从民族英雄变成历史笑柄。



那把只有六七寸长的胡须,成了他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不会因为谁的胡须长短而改变方向,时代的潮流更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固执而停滞不前。

1917年那场12天的闹剧,彻底宣告了复辟梦想的破灭,也给所有试图开历史倒车的人敲响了警钟。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万花筒体育球球
2025-11-01 09:31:02
今日!CCTV5直播丁俊晖出战斯诺克+国乒,网络转中超+NBA+英超等

今日!CCTV5直播丁俊晖出战斯诺克+国乒,网络转中超+NBA+英超等

晚池
2025-11-02 00:35:41
国乒主力陈熠憾负韩国选手,蒙彼利埃赛爆冷止步四强!

国乒主力陈熠憾负韩国选手,蒙彼利埃赛爆冷止步四强!

老淸医学科普
2025-11-02 04:59:39
10月28日新政突袭!报废旧车换新能源,最高补贴2万元!

10月28日新政突袭!报废旧车换新能源,最高补贴2万元!

华庭讲美食
2025-10-31 06:47:08
树导弹,炸莫斯科,炸俄军上校,乌克兰豁出去,不怕被核打击

树导弹,炸莫斯科,炸俄军上校,乌克兰豁出去,不怕被核打击

史料布籍
2025-11-01 23:36:06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西安11岁男孩坠入通风井:事故发生后小区查出176处安全隐患

澎湃新闻
2025-11-01 18:29:06
整容脸又来霍霍央视谍战剧?呆板僵硬、一脸苦相,难怪观众不买账

整容脸又来霍霍央视谍战剧?呆板僵硬、一脸苦相,难怪观众不买账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0-07 16:17:10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律师丈夫带小三空姐产检被抓包:“她哪都比你好”,娘家是他上司

律师丈夫带小三空姐产检被抓包:“她哪都比你好”,娘家是他上司

梦史
2025-11-01 22:38:28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湖人崛起
2025-11-01 12:03:59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华庭讲美食
2025-11-01 07:35:28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川普又放狠话:对华关税47%!真实税率是远没那么高,计算公式公布

王五说说看
2025-11-01 16:49:19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日本知名声优因嫁给印度男子遭疯狂网暴!首次公开丈夫身份,直言在婆家每天吃咖喱…

东京新青年
2025-11-01 18:05:46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山河路口
2025-10-31 17:19:56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窥史
2025-11-01 19:57:31
单干,才是普通人的唯一出路。

单干,才是普通人的唯一出路。

诗词中国
2025-11-01 21:54:54
谷歌前CEO栽了!花1亿养情人,逼婚被拒撕破脸

谷歌前CEO栽了!花1亿养情人,逼婚被拒撕破脸

雷科技
2025-11-01 12:31:54
带小三孕检碰到原配后续:女生长的很漂亮,男子涉嫌事实重婚罪

带小三孕检碰到原配后续:女生长的很漂亮,男子涉嫌事实重婚罪

鋭娱之乐
2025-11-01 12:46:10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纪中百大事
2025-11-01 21:13:44
郑州中牟灭门惨案: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发小面容被曝,网友炸评

郑州中牟灭门惨案: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发小面容被曝,网友炸评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1 09:44:34
2025-11-02 06:59:00
优趣纪史记
优趣纪史记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547文章数 3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