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历史课本,你会看到"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
可是有些西方学者却不买账,他们拿着放大镜挑毛病,说中国历史里有整整1500年找不到文字记载,这段时间到底存不存在都是问号。
![]()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841年周朝才有准确的年份记录,中间这么长的岁月为什么成了一本"无字天书"?难道我们的祖先真的在这段时间里集体失忆了?
公元前84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周朝发生了"国人暴动",老百姓实在受不了周厉王的暴政,把他赶下了台。
《竹书纪年》把这件事记得清清楚楚,年份、月份、甚至发生的具体事情都有详细描述。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往后的中国历史就像流水账一样,年年有记录,月月能对上号。
可往前推呢?问题就来了。
商朝灭亡是公元前1046年左右,商朝之前的夏朝据说存在了四百多年,再往前推就是三皇五帝的时代。
![]()
这些时期的历史记载像被大雾笼罩,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西方学者抓住这一点不放,认为没有文字证据就不能算数。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说你有五千年历史,那请拿出五千年的文字记载来。
拿不出来?那对不起,只能从有记录的公元前841年开始算,你们的历史充其量也就三千多年。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家徐旭生做了一件大事。
他带着考古队在河南偃师转悠,想找找夏朝到底在哪里。
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这就是著名的二里头遗址。
这片遗址占地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里面挖出了宫殿基址、青铜器作坊、陶器残片,还有各种生活用具。
遗址里的发现让人震惊。
![]()
那些青铜器制作精良,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明显是王权统治的产物。
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的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它们确实属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好对应夏朝存在的时期。
二里头遗址不是孤例。
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陆续发现了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这些遗址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古老王朝轮廓。
那些质疑夏朝存在的声音,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文物面前,开始变得底气不足。
夏朝的建立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在它之前,中国经历了漫长的部落联盟时期。
![]()
那个时候没有皇帝,只有部落首领。
选首领用的是"禅让制",就是大家推举最有能力的人来当老大。
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上位的。
禹这个人物很关键。
他治水有功,在老百姓心中威望极高。
舜把首领位置传给他,本来也算正常操作。
可禹死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按照禅让制,应该选别人当首领。
可禹的儿子启不干了,他觉得老爹打下的江山凭什么给别人?于是启召集了一帮支持者,用武力夺取了权力,建立了夏朝。
这个转变意义重大。
![]()
从此以后,权力不再是公共财产,而是变成了某个家族的私产。
"家天下"取代了"天下为公",中国进入了王朝时代。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清朝灭亡才彻底结束。
商朝比夏朝幸运得多,因为他们留下了文字。
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后人称为"甲骨文"。
商朝的统治者特别迷信,大事小事都要占卜问问老天爷的意思。
占卜的结果就刻在这些甲骨上,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899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在中药店买的"龙骨"上,发现了这些奇怪的刻划痕迹。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古代文字,立刻开始大量收购。
这些甲骨文的发现,让商朝的历史从传说变成了可以验证的事实。
上面记载的商王名字、祭祀活动、战争记录,和《史记》等史书的记载高度吻合。
甲骨文的出现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既然商朝有文字,那夏朝为什么没有?有人说夏朝可能也有文字,只是还没发现。
有人说夏朝的文字载体可能是竹简木片,早就腐烂了。
不管怎么说,甲骨文证明了商朝的真实存在,也间接支持了夏朝存在的可能性。
上古时期的人类,日子过得艰难。
想想看,那时候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今天打到一头野猪全家欢喜,明天可能就饿肚子。
部落之间经常打架抢地盘,野兽威胁随时存在,疾病更是无药可医。
![]()
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人活不过三十岁。
人的心智开化也需要过程。
最早的人类只会"结绳记事",就是用绳子打结来记录事情。
这种方法能记录的信息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用来写历史。
文字的发明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图画到符号,从符号到成熟的文字系统,花了几千年时间。
书写载体也是个大问题。
纸张要到汉朝才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竹简太笨重,丝帛太昂贵,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石头倒是到处都是,可是石头沉啊,而且在上古时期,石头有更重要的用途——做工具、做武器、盖房子。
谁会花大力气在石头上刻字记录历史?
更现实的问题是,那个时代没有专职的史官。
大家都忙着生存,哪有闲工夫坐下来写东西?只有到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统治阶级稳定了,才会养得起专门记录历史的人。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这些神话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
很多人觉得这些就是编出来哄小孩的,没什么价值。
可换个角度想,神话传说往往是远古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方式。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可能反映了上古部落之间的战争。
![]()
神农尝百草说的可能是人类开始认识植物、发展农业的过程。
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被神化了,但考古发现确实证明,那个时期中国确实发生过大规模的水患,也有人类治理水患的痕迹。
这些神话传说通过口口相传保存下来,虽然细节可能失真了,加了很多想象成分,但核心事件可能是真实的。
它们以另一种形式,帮助我们窥见那段"空白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除了二里头遗址,中国境内还发现了大量上古时期的遗迹。
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每一个都能追溯到五千年前甚至更早。
这些文化遗存显示,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组织。
良渚古城遗址更是震撼。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之间,有完整的城墙、水利系统、宫殿区、墓葬区。
城墙用的是糯米浆和石灰混合的建筑材料,比欧洲使用类似技术早了几千年。
![]()
这样的建筑规模和技术水平,没有强大的国家组织是做不到的。
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证明,中国在那段所谓的"空白期"并没有停滞不前。
人们在建城市、发展农业、制作工具、建立社会秩序。
只是他们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或者留下的文字载体没能保存到现在。
历史的存在不以文字为唯一标准,物质遗存同样是有力的证据。
那1500年的"空白期"其实一点都不空白。
我们的祖先在那段时间里建立了王朝,发展了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他们没能像后世那样留下详细的文字记录。
考古发现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真实存在。
质疑可以有,但请拿出同样有力的证据来反驳,而不是简单地用"没有文字就不算数"这种逻辑来否定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