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李姐的药店刚收到一批货。她核对清单时发现,同一种阿托伐他汀钙片,隔壁王老板的进价比她便宜了整整8元/盒。“我明明是从同一个批发商拿的货,怎么会差这么多?”她百思不得其解。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数十万家药店中每天都在上演。问题出在哪?答案就藏在——药店进货渠道的选择与运用中。
![]()
药店现状:信息不对称成最大“隐形成本”
当前,药店经营最大的痛点不是客流减少,而是“看不见的成本”。由于缺乏透明的价格信息,许多药店在药店采购时只能依赖供应商报价,被动接受。而供应商往往根据客户规模、历史采购量、谈判能力给出不同价格,导致“同药不同价”。
更令人焦虑的是,随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推进,药店如何采购变得愈发复杂。既要合规,又要控本,还要保证供应稳定——三者兼顾,谈何容易?
五大主流药店进货渠道深度解析
1. 传统一级/二级批发商
- 优势:配送快、服务熟、可赊账
- 劣势:价格无优势,尤其对中小药店
- 适用:急需补货、高值药品
2. 厂家直供
- 优势:价格最低,政策支持多
- 劣势:起订量高(常需整件)、账期短
- 适用:畅销品、自有品牌
3. B2B医药电商平台(如药师帮、药帮忙等)
- 优势:价格透明、SKU丰富、支持小额下单
- 劣势:物流时效不稳定,售后响应慢
- 适用:长尾品种、比价采购
4. 区域联盟集采
- 优势:联合议价,价格优于单体
- 劣势:需缴纳会费,决策流程长
- 适用:联盟成员、稳定品种
5. 同行调货(灰色地带)
- 优势:灵活应急
- 劣势:合规风险高,质量难追溯
- 慎用
![]()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关键在于“动态渠道组合”
聪明的老板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根据药品属性、库存状态、促销计划,动态切换药店进货渠道。
例如:
- 慢病药(如降压、降糖):优先B2B平台,因价格竞争激烈;
- 感冒药(季节性):旺季前通过厂家直供锁价;
- 高毛利保健品:选择区域联盟集采,降低采购成本。
但问题来了:如何实时掌握各渠道价格?手动比价效率低、易出错。
这时,一些药店开始借助数字化工具。李姐后来下载了“药采浏览器”,发现它能自动抓取主流B2B药品平台的实时报价,并根据提交的采购订单生成最优采购方案。
实操建议:构建你的“省钱采购矩阵”
- 建立渠道评分表:从价格、配送、服务、账期四个维度打分,每月更新;
- 利用工具提效:如“药采浏览器”可一键比价、智能采购,节省80%比价时间;节省10%的价格。
- 定期复盘:每季度分析采购成本变化,优化渠道组合。
结语:渠道即竞争力
在药店经营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药店如何进货直接决定生死。那些还在“凭感觉”“靠关系”采购的老板,正在被时代悄悄淘汰。而掌握多渠道比价能力的药店,即使在寒冬,也能找到春天。
省钱,从来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的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