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徽省胸科医院开启胸外科“舒适化医疗”新篇章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术后回到病房我就醒了,咽唾沫嗓子不疼,身上也没插引流管,四五个小时就能自己下床。”10月10日,在安徽省胸科医院病房内,60岁的王大爷前一天刚在该医院做完肺结节手术,提起术后体验满脸惊喜。他口中的“省心手术”,正是医院推行8年的无管微创技术——这项技术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首创,让患者在“自然呼吸”中完成胸部手术,实现恢复速度、医疗费用、就医体验的三重优化。

率先引进“无管”微创技术,填补省内空白

安徽省胸科医院副院长徐宁介绍,“我院胸外科最早于2017年,通过赴广州参加‘全国自主呼吸麻醉VATS手术高阶COE培训班’系统学习了该技术,回来后便率先在省内开展,填补了空白。”徐宁指出,技术引进遵循了稳健推进的策略,从简单的楔形切除逐步过渡到肺段、肺叶乃至气管重建等复杂手术,并通过申报院内“三新项目”不断巩固成效,最终使该技术成为医院微创胸外科的特色品牌之一。


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麻醉科团队进行无管微创手术。

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麻醉科团队进行无管微创手术

“传统胸部手术要用双腔管插入气管,术后患者常出现声音嘶哑、呛咳,还得插胸引管、导尿管,恢复慢不说,还遭罪。”麻醉科主任医师胡友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时,直指传统手术的痛点。而无管技术的核心突破,正是用“局部麻醉+中度镇静”替代全身麻醉,用喉罩(声门上通气装置)替代双腔管,从源头上减少气道损伤。

“我们不用肌松剂,麻药用量比传统手术少一半以上,患者术后几分钟就能醒。”胡友洋补充,为确保手术安全,团队会用BIS监测仪实时把控麻醉深浅,同时紧盯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与幅度,既保证手术顺利,又不让患者有术中知晓的不适。

多学科协同,构建无缝衔接的“技术落地生态”

徐宁强调,无管微创技术的成功,绝非单一科室之功。其落地应用的关键在于构建了高效的多学科协作(MDT)机制。

“胸外科与麻醉科是核心。我们建立了联合术前评估机制,共同制定个性化手术与麻醉方案。”对于复杂患者,联合麻醉科、呼吸科、ICU、护理部等进行MDT讨论,严格把控适应症。术后,护理团队与外科、麻醉科紧密配合,全面落实快速康复措施。这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协作模式,为技术的安全落地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胡友洋介绍,无管手术的前提是“精准筛选”,重点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排查困难气道,确保患者在术中能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


胡友洋接受采访。

作为现代胸外科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进展,无管微创技术已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应用。据了解,目前安徽省胸科医院已成功为千余例胸科患者实施手术,是省内将无管技术用于胸外科领域开展范围最广的医院,为安徽百姓带来全新升级的诊疗的体验同时,也推动区域胸外科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

徐宁指出,安徽省胸科医院作为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将持续深化该技术在心胸外科手术中应用,探索其在更多临床场景下的实践路径。


徐宁接受采访。

同时,通过医联体协作、专科联盟、技术帮扶、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系统化地将无管微创技术的理念规范、操作标准与管理经验辐射至周边及基层医疗机构。这一举措旨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最终实现全省胸外科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提升。

无管微创技术的推广,不仅是尖端手术技术的普及,更是一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升级。它标志着医疗模式从传统的“治病”到现代的“治人”的深刻转变,真正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微创、更舒适、更安全的优质医疗服务。(安徽省胸科医院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余额不足”,美数百万人已无法领取食品援助福利金

“余额不足”,美数百万人已无法领取食品援助福利金

上观新闻
2025-11-02 06:39:07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3:39:37
"要么全做,要么全黄掉"!沪一小区居民傻眼...

"要么全做,要么全黄掉"!沪一小区居民傻眼...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1 22:15:05
左宗棠把宁夏匪首马化龙一家三百多口全宰了,在西北地界炸了锅。

左宗棠把宁夏匪首马化龙一家三百多口全宰了,在西北地界炸了锅。

百态人间
2025-10-30 15:01:56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忠于法纪
2025-10-27 08:53:35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25 08:23:51
有网友发现关于暴钦瑞案的一个内幕

有网友发现关于暴钦瑞案的一个内幕

清晖有墨
2025-11-02 15:21:45
就是不一样,生完孩子就跟没有生,一眼就看出普通人跟超模的区别

就是不一样,生完孩子就跟没有生,一眼就看出普通人跟超模的区别

乡野小珥
2025-11-01 07:12:15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不要碰这2物,建议放心上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不要碰这2物,建议放心上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02 14:35:49
甲钴胺这样吃很危险!医生再三劝告:很多人还在吃,要尽快改正!

甲钴胺这样吃很危险!医生再三劝告:很多人还在吃,要尽快改正!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0-31 09:53:36
73年毛主席准备任命田维新为总政主任,交谈时故意问:曹植埋哪了

73年毛主席准备任命田维新为总政主任,交谈时故意问:曹植埋哪了

蜉蝣说
2025-11-02 15:00:52
历史告诉你,一个王朝如果玩单机,那究竟有多可怕!

历史告诉你,一个王朝如果玩单机,那究竟有多可怕!

梦归秋辰
2025-10-30 08:53:31
等了好久等到今天!黄安称台湾省可用高德了,每一条街都清清楚楚

等了好久等到今天!黄安称台湾省可用高德了,每一条街都清清楚楚

火山诗话
2025-11-02 15:48:27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花掉三亿人民币,打捞一艘800年沉船,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懵了

通鉴史智
2025-11-01 07:24:00
迄今最大改动!Windows 11全新开始菜单存奇怪Bug

迄今最大改动!Windows 11全新开始菜单存奇怪Bug

快科技
2025-11-02 17:32:05
广东一水库边放生大量猫 警方已在追查涉事人员

广东一水库边放生大量猫 警方已在追查涉事人员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2 17:11:02
独居老人家中猝死,临终紧着一张''红中'',刑警盯着牌笑了:破案了

独居老人家中猝死,临终紧着一张''红中'',刑警盯着牌笑了:破案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31 14:56:40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心静物娱
2025-11-02 10:23:42
在山东,养老金想破5000元?这三个关键数必须达标

在山东,养老金想破5000元?这三个关键数必须达标

笔墨V
2025-11-02 14:14:46
古代那么多银子,后来为什么消失不见了?最终都去哪儿了?

古代那么多银子,后来为什么消失不见了?最终都去哪儿了?

阿讯说天下
2025-11-02 17:36:42
2025-11-02 18:24:49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3481文章数 559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本地
家居
艺术

数码要闻

微星带来非 MAX 版 MAG B850 TOMAHAWK WIFI 主板,规格略有出入

玩家分享《明末渊虚之羽》国漫风同人图:冷眸女王颜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