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夏邑县栗城街道三元村,身着红马甲的干部、网格员正手持扫帚、夹子等清理路边杂物。连日来,栗城街道紧扣“文明、洁净、暖心、靓丽、宜居”五大核心目标,以“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发力”为原则,统筹联动各方力量,通过宣传引导、环境整治、志愿帮扶、综合管控等多维度举措,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推动环境“颜值”与文明“气质”同步提升。
![]()
为让文明理念真正入脑入心,栗城街道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把文明规范从“纸上”落实到“行动上”。线上,他们依托微信群等平台,每日推送条例解读、垃圾分类指南、文明养宠须知等实用内容,累计发布图文、短视频30余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线下,他们组建“社区宣讲队+商丘好人宣讲团”队伍,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党员等“本土榜样”,深入社区、广场、沿街商铺、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专题宣讲13场次。
![]()
从“内”到“外”同步发力,迅速掀起环境整治热潮。街道率先对机关办公区开展“拉网式”清洁行动,规范文件资料、办公用品摆放,实现“窗明几净、井然有序”;辖区28个村(社区)同步跟进,重点攻坚老旧小区、无物业院落等“顽疾”。在滨湖路社区、新兴社区、南郊社区,志愿者们清除垃圾、杂草、搬离楼道内堆放的杂物等。“以前院内杂草丛生,看着就不舒服,现在清理干净了,心里别提有多亮堂了!”新兴社区居民王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连连道谢,还主动加入了社区“环境监督队”,每天在院里监督卫生,发现不文明行为立即制止。
![]()
抓好“清洁力度”,不忘“民生温度”,让行动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手持夹子捡拾绿化带内的烟头、塑料袋,有的擦拭健身器材、宣传栏,有的协助环卫工人清运垃圾;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队开展“一对一”帮扶,为独居的张大爷打扫院落、擦拭门窗,帮行动不便的刘阿姨清理家中堆积的废旧物品,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赠送图书和文具。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清运垃圾30余车,整治乱堆乱放7处,上门服务特殊群体17人次,用“小行动”传递“大温暖”,让清洁家园行动成为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
聚焦“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核心,从“集中整治”向“长效保持”推进。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组成的“环境整治突击队”,集中攻坚环境“难点”。队员们分片包干,对村内主干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清理。截至目前,共清运积存垃圾20余车,疏通堵塞沟渠1.8公里,整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现象12处;拆除私搭乱建的简易棚3处。同时,以“清洁庭院”创建为抓手,引导村民主动清理院落内外杂草、杂物,合理规整柴草秸秆,把“要我清洁”变成“我要清洁”。
此次“清洁家园”行动,栗城街道通过“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部门协同干”,实现了从“单一清洁”到“文明共建”的深度转变,辖区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群众文明素养同步提升。
“下一步,街道将健全“常态化巡查+动态化整改+群众监督”长效机制,通过“环境评比”等方式,持续巩固行动成果,让干净、文明、宜居成为栗城街道的‘常驻风景’,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栗城街道负责人赵建彪表示。(黄波 通讯员 谢子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