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搜神记》《大智度论》《六度集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上求财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可真正发财的又有几个?许多人日日上香,月月拜神,烧了成百上千的香火钱,可钱包依旧空空如也。难道财神爷真的不灵验?还是说,求财这件事,根本就用错了方法?
《搜神记》中记载过这样一段话:"世人求财,多以香火供奉,殊不知财神所喜,非香火之盛,乃善心之诚。"这话说得明白,财神爷看重的不是你烧了多少香,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行善。
更让人称奇的是,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说法:穷困之人若想转运,不必日日烧香,只需五枚硬币,配合一颗布施之心,便能渐渐改变命运。五枚硬币能有多大作用?这布施又该如何行?财神爷到底看重的是什么?
这个秘密,得从明代一个穷书生的奇遇说起。
![]()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叫张文轩的穷书生。他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叔父长大。张文轩倒是读了些书,可科举不顺,连着考了三次都落榜了。没有功名,自然也找不到好差事,只能靠给人抄书挣点微薄的银两度日。
这年冬天格外冷。张文轩住在城西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屋里连个像样的炉子都没有。他穿着打补丁的棉袄,冻得瑟瑟发抖,手里攥着仅剩的五文钱,愁眉不展。
"这五文钱,是买点米下锅呢,还是去庙里上柱香?"张文轩自言自语道。他听人说,城北有座财神庙特别灵验,许多商贾都去那里烧香求财。可他转念一想,五文钱连香都买不起,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
张文轩正犹豫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哭声。他打开门一看,门外蹲着个乞丐老头,衣衫褴褛,冻得直打哆嗦。老头手里端着个破碗,碗里空空如也。
"老人家,您怎么了?"张文轩问道。
老头抬起头,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泪珠:"公子,老汉三天没吃东西了,实在撑不住了。能不能给点吃的,哪怕一口也好。"
张文轩看着手里的五文钱,心里一软。虽然自己也穷得叮当响,可看到比自己更惨的人,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他把五文钱全部放进老头的碗里:"老人家,这点钱您拿去买点吃的吧。"
老头愣住了,看看碗里的铜钱,又看看张文轩身上打满补丁的衣服,眼泪哗哗地流:"公子,您自己也不富裕,怎么能……"
"没事,我年轻,熬一熬就过去了。您老人家要紧。"张文轩摆摆手。
老头千恩万谢地走了。张文轩回到屋里,肚子咕咕叫着,可心里却暖洋洋的。他想,虽然自己没钱了,可至少帮了一个人,也算做了件好事。
当天晚上,张文轩饿着肚子睡下了。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个梦。梦里,那个乞丐老头突然变成了一个身穿金袍的老者,手里拿着一个金元宝。
"年轻人,你可知道我是谁?"金袍老者笑眯眯地问。
张文轩摇摇头:"不知道。"
"我是财神。"金袍老者说,"你今天布施给我的那五文钱,虽然不多,可这份心意,我收到了。"
张文轩一愣:"财神?可我明明是给了个乞丐老头啊。"
"乞丐也好,财神也罢,都不重要。"老者说,"重要的是,你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还愿意帮助比你更困难的人。这份善心,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只是随手做的小事,算不上什么布施。"张文轩谦虚地说。
老者摇摇头:"你错了。布施不在多少,在于真心。有的人拿出千两银子捐给寺庙,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有的人拿出一文钱帮助穷人,却是真心实意。你说,哪个功德更大?"
张文轩想了想:"应该是后者吧。"
"正是如此。"老者点点头,"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你一个转运的法门。你若按照我说的去做,三个月内,必有转机。"
张文轩大喜,连忙请教:"还请财神爷指点。"
![]()
老者从怀里掏出五枚铜钱,递给张文轩:"你看这五枚铜钱,代表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你每天早上出门前,从这五枚铜钱里随意拿出一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把这枚铜钱布施出去。记住,不管对方是谁,是乞丐还是小贩,只要他需要帮助,你就要毫不犹豫地给。"
"就这么简单?"张文轩有些不敢相信。
"就这么简单。"老者说,"可你要记住三点:第一,布施的时候不能有求回报之心;第二,不能挑选对象,遇到谁就帮谁;第三,每天只能布施一枚,不能多也不能少。"
"为何要这样?"张文轩不解。
老者笑了笑:"天机不可泄露。你只管照做就是。三个月后,你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完,老者的身影渐渐消失。张文轩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还躺在破床上。他以为只是个梦,可当他伸手去摸枕头时,竟然真的摸到了五枚铜钱!
张文轩惊呆了。他把五枚铜钱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枚都崭新发亮,上面刻着不同的字:"金"、"木"、"水"、"火"、"土"。他这才相信,刚才不是梦,是真的遇到财神了。
从那天起,张文轩开始按照财神爷的话去做。每天早上,他从五枚铜钱里随意拿出一枚,揣在怀里。出门后,遇到第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把这枚铜钱给对方。
第一天,他遇到一个卖包子的小贩,小贩的包子被野狗咬烂了几个,急得直跺脚。张文轩把铜钱给了小贩,让他别太伤心。小贩千恩万谢,还送了他两个包子。
第二天,他遇到一个挑水的老汉,扁担断了,两桶水泼了一地。张文轩把铜钱给了老汉,让他去买根新扁担。老汉感动不已,说要请他喝茶。
第三天,他遇到一个哭泣的小女孩,女孩说她丢了买菜的钱,回家要挨骂。张文轩把铜钱给了她,女孩破涕为笑。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张文轩每天都会布施出一枚铜钱,可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他枕头下的铜钱又变回了五枚。他明白,这是财神爷的神通。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张文轩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住在破屋里,依然靠抄书为生。他有些疑惑,难道财神爷说的转运,还没有到时候?
这天,张文轩照例拿了一枚铜钱出门。走到街口时,他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地上,旁边散落着一地的书卷。男子脸色焦急,嘴里嘟囔着:"完了完了,这些书是给王员外送的,现在弄脏了,王员外不会收,我的工钱也拿不到了。"
张文轩走上前去,帮男子把书卷一本本捡起来,又用自己的袖子小心地擦干净。男子感激地说:"多谢这位公子。"
"举手之劳。"张文轩说着,把铜钱递给男子,"这点钱不多,您拿去喝杯茶压压惊吧。"
男子接过铜钱,突然抬头看着张文轩:"公子,看您也是读书人,字写得如何?"
"勉强还行。"张文轩谦虚地说。
"那您愿不愿意帮我抄几本书?"男子说,"我是给王员外做事的,王员外最近要编一套书,需要找人抄写。工钱很不错,一本书五两银子。"
张文轩一听,心中大喜。五两银子,对他来说可是笔巨款!他连忙答应下来。
就这样,张文轩开始给王员外抄书。他字写得工整,做事又认真,王员外很满意,陆续给了他好几十本书抄写。两个月下来,张文轩挣了一百多两银子,这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有了钱,张文轩的生活大为改善。他搬出了破屋,租了间像样的房子,还添置了新衣服和文房四宝。可他没有忘记财神爷的教诲,依然每天布施一枚铜钱。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这天晚上,张文轩又梦到了那位财神爷。
"年轻人,你这三个月做得不错。"财神爷笑着说,"可你知道,为何你的运势转变了吗?"
张文轩想了想:"是拜托财神爷保佑。"
财神爷摇摇头:"不是我保佑你,是你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你可知道,这五枚铜钱代表什么?"
"您不是说代表五行吗?"
"不错,五行生克,万物循环。"财神爷说,"你每天布施一枚铜钱,看似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为自己种福田。你帮助了那么多人,这些善缘就会在冥冥之中回报到你身上。"
"比如第一天,你帮了卖包子的小贩,小贩给了你两个包子,让你填饱了肚子。第二天,你帮了挑水的老汉,老汉请你喝茶,你在茶馆里认识了一个书商,后来他给你介绍了抄书的活计。第三天,你帮了那个小女孩,女孩的父亲正是王员外家的管家,他记住了你的善心,后来特意把抄书的机会给了你。"
张文轩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有联系的。他一直以为是碰巧遇到了机会,没想到这些机会都是自己种下的善因结出的善果。
"可是,"张文轩还是有些不解,"为何一定要五枚铜钱?为何每天只能布施一枚?"
财神爷微微一笑:"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秘密。五枚铜钱,代表的不只是五行,还代表布施的五个层次。你若能明白这五个层次,就能真正掌握求财的法门。"
"哪五个层次?"张文轩急切地问。
财神爷看了看他,缓缓开口:"第一层,叫'财施',就是布施钱财;第二层,叫'无畏施',就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第三层,叫'法施',就是传授知识和道理;第四层,叫'同体施',就是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第五层,叫……"
说到这里,财神爷突然停住了。他看着张文轩,笑着说:"第五层最为关键,也最为深奥。可这天机,我不能一次性全部告诉你。"
![]()
张文轩听得心痒难耐:"财神爷,您这不是吊人胃口吗?好不容易说到关键处,怎么就不说了?"
财神爷捋着胡须,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不说,而是这第五层的奥秘,需要你自己去领悟。我只能告诉你,这第五层布施,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关键。前面四层,只是让你过得好一些;可第五层,能让你真正富贵。"
"你可知道,世上为何有人一生贫困,有人生来富贵?为何有人日日求财却依然贫穷,有人不求自来却财源滚滚?这背后的天机,都藏在第五层布施里。"
张文轩急得不行:"那我该怎么做,才能明白这第五层?"
财神爷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继续做你该做的事,该懂的时候,自然就懂了。记住,真正的财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钱,而在于……"
说到这里,财神爷的身影又开始模糊。张文轩想要追问,可眼前的景象已经慢慢消失。他心中焦急万分,第五层布施到底是什么?这才是最关键的秘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