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方又出手了,这回直接把16家中国企业拉进“黑名单”,说是牵扯到伊朗无人机零部件的出口,理由听起来依旧熟悉。
可刚过了一天,中国这边立马亮出杀招,宣布扩大稀土和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还把“境外再出口”环节也纳进许可管理。
![]()
10 月 9 日上午 10 时,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在官网更新 SDN 清单,16 家中国企业的名称与注册地址赫然在列,涵盖电子元器件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OFAC 在声明中称,这些企业 “通过第三国中转,向伊朗提供用于无人机生产的芯片、电机等关键零部件”,违反美国对伊制裁规定。
![]()
这份名单的出炉带有明显的政治印记。特朗普在当天的竞选集会上多次提及此事,将其作为 “对华强硬” 的政绩宣传,甚至直言 “要让帮助伊朗的企业付出代价”。但美国国内的质疑声随之而来,《华尔街日报》援引匿名官员爆料称,OFAC 的调查缺乏实质证据,部分被制裁企业的出口记录显示,其产品主要用于民用无人机研发,与军事用途无关。
![]()
被制裁企业迅速做出回应。位于深圳的某电子科技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称 “从未与伊朗任何实体有业务往来,美国制裁毫无依据”,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申诉。行业数据显示,16 家企业 2024 年合计营收超 320 亿元,其中对东南亚、欧洲的出口占比达 85%,伊朗市场并非其核心业务区域。制裁带来的直接影响已显现,多家企业透露,与美国客户的合作已暂停,部分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被扣留,预计短期损失将达 2.3 亿元。
美国商务部试图为制裁 “加码”,10 月 9 日下午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这 16 家中国企业提供任何技术支持,包括软件更新、设备维护等服务。这一附加措施引发连锁担忧,某被制裁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其生产线使用的部分美国设备面临 “断更” 风险,若无法及时找到替代方案,可能导致停产。
![]()
中国反制
10 月 10 日 17 时,商务部官网准时发布《关于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的公告》,这份被业内称为 “史上最严” 的管制措施,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管制品类从原本的 28 种扩展至 40 种,新增的 12 种产品涵盖稀土永磁体、稀土合金材料等高端制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隐形战机涂层等军工领域。
“境外再出口” 管控成为最大亮点。公告明确规定,境外企业若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加工后再出口至第三国,需向中国商务部申请 “再出口许可”,并提交最终用户证明与用途说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在解读时指出,这一措施精准打击 “转口贸易规避管制” 的漏洞,此前曾有美国企业通过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中转采购中国稀土,新规实施后这类操作将面临严格监管。
![]()
管制流程的细化进一步提升执行力度。公告要求企业在申请出口许可时,需额外提交 “稀土原料溯源报告”,证明产品所用稀土矿来自合法合规渠道;海关则将对出口货物实施 “100% 查验”,重点核查产品规格、用途说明与许可文件的一致性。公告同时明确,未经许可擅自出口的企业,将被处货物价值 20 倍以上罚款,且 3 年内不得申请出口许可。
政策落地速度超出市场预期。10 月 10 日晚间,上海、广州等主要港口已开始执行新规,多家稀土出口企业透露,正在紧急梳理订单,对涉及新增管制品类的合同进行重新评估。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稀土出口量达 5.8 万吨,其中对美出口占比 18%,新规实施后,预计美国市场的稀土供应将减少 30% 以上。
![]()
美国产业链的 “蝴蝶效应”
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迅速传导至美国军工领域,首当其冲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0 月 11 日早盘,该公司股价下跌 4.2%,市值蒸发 21 亿美元。其财报显示,2024 年该公司消耗的稀土材料中,72% 来自中国,主要用于 F-35 隐形战机的发动机涡轮、“爱国者” 导弹的制导系统。公司供应链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坦言,新增管制的稀土永磁体目前尚无替代来源,若供应中断,F-35 的月产量将从 15 架降至 8 架。
![]()
雷神技术公司面临类似困境。该公司生产的 “标准 - 6” 防空导弹,每枚需使用约 2.3 公斤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用于制造导弹的高精度传感器。10 月 11 日,雷神技术向美国国防部提交紧急报告,请求启动 “国防生产法” 保障稀土供应,但美国国防部回应称,目前库存仅能维持 4 个月生产,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
![]()
美国本土稀土加工能力的短板暴露无遗。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5 年数据显示,美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 12%,但本土仅有 1 家稀土冶炼厂,且只能处理低纯度稀土矿,高端稀土制品的加工能力几乎为零。
过去十年,美国曾试图推动 “稀土国产化”,但受环保成本高、技术瓶颈等因素制约,进展缓慢。某美国稀土企业高管向路透社表示,即使现在重启产能建设,至少需要 5 年才能形成规模化加工能力,且成本将是中国企业的 8 倍以上。
![]()
军工产业链的焦虑情绪蔓延至政界。10 月 11 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紧急召开听证会,多家军工企业代表到场作证,呼吁政府 “与中国协商稀土供应问题”。委员会主席杰克・里德直言,“制裁中国企业的同时,却未解决稀土供应问题,这是对国家安全的不负责任”。有媒体注意到,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当天未再提及稀土议题,其发言人仅表示 “正关注局势发展”。
![]()
市场波动与共识分化
全球稀土市场在政策落地后出现剧烈波动。10 月 11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稀土钕价格单日上涨 18%,镝价格上涨 15%,创下 2022 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日本、韩国等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反应强烈,日本经济产业省 10 月 11 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稀土储备机制,该国 2024 年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比达 65%,主要用于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产业。
国际舆论对事件的解读呈现分化。《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的稀土管制是 “对美国单边制裁的精准反制”,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而美国《华盛顿邮报》则指责中国 “将稀土武器化”,呼吁盟友联合建立 “非中稀土供应链”。但实际操作难度巨大,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 90% 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85% 的高端稀土制品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
结语
部分美国盟友的态度更趋务实。德国联邦经济部 10 月 11 日发表声明,称 “稀土供应链的稳定对全球工业至关重要,反对将稀土问题政治化”。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奔驰也纷纷表态,担忧稀土供应中断影响电动车生产,两家企业 2024 年在华采购的稀土占其全球需求量的 58%。
截至 10 月 11 日,中美双方尚未就稀土管制与企业制裁问题展开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的管制措施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必要手段,完全符合国际法”;美国国务院则回应称,“正评估中方措施的影响,并考虑采取反制行动”,双方的博弈仍在持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