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长红
为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影响,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山东泰安新泰市提前部署,统筹调度全市农机具与烘干资源,依托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力量,形成“收割+运输+烘干”一体化服务链条,筑牢秋粮“安全防线”。
进入十月份,连绵秋雨给秋收带来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影响,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新泰市农业农村部门提前部署,统筹调度全市农机具与烘干资源,依托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力量,形成“收割+运输+烘干”一体化服务链条,筑牢秋粮“安全防线”。
![]()
10月9日天气间歇转晴,新泰市翟镇汶河北村的高粱地里一派忙碌景象,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作业。与传统轮式收割机相比,履带式机械在湿软田地中优势尽显,有效避免了车轮下陷、打滑等问题,大幅提升了抢收效率。
“今年村集体流转了60亩地种植高粱,亩产达到了1200斤,预计收入能有7万元左右。现在正是高粱收获的关键时期,可连日的降雨让机械根本没法下地作业。”汶河北村党支部书记李善禄站在地头介绍道:“好在今天下午,我们瞅准了降雨的间歇,赶紧调拨了两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这一下午的时间,就收获了高粱1.2万多斤。收下来的高粱会马上烘干、进仓入库。”
据悉,今年翟镇种植高粱1000多亩,依托省级示范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采取保护价收购,实行统一播种、施肥、管理、收割、结算的“六统一”模式进行管理,预计高粱总产量30多吨。合作社建设的烘干塔,日烘干能力100吨左右,确保收获的粮食能及时烘干,颗粒归仓。
走进新泰市楼德镇的粮食烘干中心,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烘干塔正全天候高速运转。刚从田间收获的潮粮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塔内。工作人员轮班值守,密切关注着设备的运行情况,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将玉米等秋粮的含水量降至安全标准。
新泰市楼德供销合作有限公司负责人公进介绍说:“最近这段时间连续下雨,给农户收粮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们这个烘干塔24小时连轴转,每天能烘干500多吨粮食,为周边农户解了燃眉之急,也算是为秋粮收获出了一份力。”
在新泰市禹村镇,为农服务中心更是充分发挥在湿粮抢烘减损方面的协同作用,全力激活烘干潜能,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在这里,烘干设备昼夜不停、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达到200~300吨。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农户烘干粮食2000余吨,有力保障了秋粮品质。
“我们创新采用循环式烘干方法,实现了粮食的高效干燥。同时,配备的智能温控系统能实时监测粮食的水分和温度,并自动调节烘干参数,确保烘干后的粮食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有效避免了‘收得快、坏得多’的尴尬局面。”新泰市禹村镇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晓表示。
此外,新泰市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应对湿害、合理调度机械、优化收获顺序,全力抓住有限作业窗口期抢收秋粮,全方位守住“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