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蛟河“牛奶苹果”甜了青山 红了日子

0
分享至

清晨的阳光洒满西大坡屯的山坡,58岁的史新红在挂满果实的树影间穿梭。他指尖轻触,便能感知那皮薄之下酝酿的甘醇。这片曾近乎沉寂的山野,如今被漫山的“牛奶苹果”唤醒。从省农科院实验室的珍贵“火种”,到如今甜润四方的“致富金果”,一颗苹果的旅程,映照出蛟河市庆岭镇和平村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市场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两颗“火种”燎原 荒坡孕育“果中传奇”

传奇的起点,要追溯到省农科院七十年代末精心育成的几株珍稀果苗。在多地试种未果后,它最终在和平村独特的山水间寻得了归宿。



海拔450米以上,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形成了温凉小气候,玄武岩与黑土交融的土壤利水透气,显著的昼夜温差则凝聚了果实极致的糖分与风味。村党支部敏锐地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遇,以仅存的两棵母树为“火种”,点燃了复兴集体果园的希望。

村民们秉持对自然的敬畏,在近乎荒废的土地上进行轻量干预,让山水的原生肌理,成为孕育顶级风味的最佳摇篮。

党员蹚路聚力科技铸就“金字招牌”

面对开发初期的重重困难,党员史新红、姚锡铸等人挺身而出,扛起了4.7公顷荒山的开发重任。

党支部以五年免承包费等政策全力护航,支持他们远赴各地引良种、学技术,更邀请专家将剪枝、防病的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汗水浇灌下,昔日的荆棘荒坡重披绿装。



合作社模式将分散的农户凝聚起来,统一推行分级筛选、优质优价,并创新探索“果树认养”、电商直销,让“牛奶苹果”跨越地理阻隔,从深山走向全国,铸就了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

小果撬动大产业共富路结“振兴硕果”

这颗“金果子”真正成为了强村富民的“活水源泉”。如今,核心集体果园年创收7万元,更辐射带动全村发展果树200余公顷。48户种植户年均增收1.5万元,村合作社年销鲜果480吨。

“一等果能卖到5元一斤”已成为常态。更重要的是,家门口兴起的产业开辟了就业新途,让村民实现了就地增收。2023年,仅合作社一项即为村集体增收12.3万元。

昔日的交通短板,正被络绎不绝的采摘游客和疾驰的快递货车所取代,生态价值的转化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生动实在的共富图景。

从两棵独苗到漫山产业,和平村的蜕变,是一部党建引领、党员带头蹚路,科技赋能品质,合作社聚力闯市场的生动实践。秋风再起,西大坡屯的果园里,新一轮的奶香正悄然凝聚,静待四方宾朋,来此品尝这份源自山野的甘甜,见证一颗苹果如何甜了生活,也照亮了前路。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岸松

通讯员 孔铭

图片来源 蛟河市委宣传部

责编 周凇宇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吉林日报吉林站 incentive-icons
吉林日报吉林站
关注热点新闻,展示江城形象
8736文章数 6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