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秦朝续命的名将章邯
历史上,秦国一直是名将辈出之地。白起,王翦,王贲,蒙恬等众多名将为秦并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时间来到了秦王朝二世,就在天下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岌岌可危之际,秦朝最后一员名将章邯横空出世,杀周章,灭陈胜,降魏咎,毙田儋,一路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后遇楚军劲旅项梁所部,虽有短暂败绩,但经苦战,终将项梁部击破,诛杀项梁于定陶,如此战绩,让人无法怀疑其军事能力,后人评说章邯之能仅次于武安君白起。但如此悍将,竟然在之后获封雍王统治秦朝关中故地之时,面对汉王刘邦的凌厉攻势,先败退陈仓,再败退好畤,最后只能退守废丘,在坚守了近一年后,终因城破,不愿降敌,拔剑自刎。
![]()
前后表现迥异的章邯
前后对比,人们不禁心生疑问,当年所向披靡的名将章邯为何如今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野战争锋连续败北,只能困守无援之孤城。
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章邯之于秦地的民心已失。
章邯为什么会失去秦地百姓的民心?因为当时秦地的百姓大多与章邯有仇。仇从何来?源自项羽坑杀的二十余万秦军降卒。
![]()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
当年章邯在破项梁军之后,转而北上击赵,遂大破赵军,并且和秦将王离(王翦的孙子)一起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后来楚国援军到来,猛将项羽的出世,让章邯遇到了敌手。最后因秦相赵高的排挤,章邯走投无路,带着秦军主力投降了项羽。随后投降的秦军与楚军一起反身杀奔关中。但是就在部队走到新安之时,项羽听闻秦降卒大多心有不服,且人数众多,担心秦军反水,于是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了秦降卒二十余万。
![]()
二十万秦军背后是近二十万个家庭
请注意,是二十余万的秦军降卒,二十余万的降卒背后几乎就是二十多万个家庭,也就是说大多数秦地的百姓都有亲属被项羽坑杀,而这些人则把仇恨转移到了投降项羽的秦军主将章邯身上。因为如果不是章邯主动投降,这二十余万的秦军士兵也不会糊里糊涂地被坑杀,所以秦地的百姓恨章邯深入骨髓。他们又怎么会再次为章邯卖命呢?
战场上,将帅再勇猛,士卒不用力,也不可能赢得战争。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周武王讨伐纣王之时,周联军仅有四万五千人,而商纣王的军队却有十七万之多,《史记》上更记载有七十万之众。虽然人数众多,但商朝的军队却一击即溃,纷纷临阵倒戈。概因为纣王无道,民心尽失,没人愿意替他卖命。此时的章邯也类似于商纣王,虽然他不像商纣王那样暴虐无道,但是秦地百姓大都已经因为失去亲人而怨恨章邯,又有谁会真心支持他呢?所以章邯连战连败就不奇怪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秦军士兵都不支持他,跟着章邯撤退到废丘的士兵就很支持他,所以他才坚守了近一年之久。
第二个原因,关中的百姓对刘邦有好感,不愿意抵抗刘邦。
![]()
入定关中之时,刘邦深得关中百姓好感
刘邦当年入定关中之时,秋毫无犯,还曾废除秦法,只约法三章。除了杀人、伤人和盗窃这三条罪以外,其他所有的约束都予以解除。当时的刘邦深得秦地的民心,人们纷纷表示愿意刘邦在关中称王。当然,历史在此处的记载多了些溢美之辞,实际上不见其关中百姓人人都希望刘邦称关中王,但关中百姓对刘邦有好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刘邦的军队再次来到关中的时候,遇到的抵抗就小得多,这也导致了章邯的失败。
第三个原因,章邯的军事能力也并不是天下无敌。
![]()
章邯遇到了对手
不可否认,章邯确实厉害,但他和百战百胜的白起还是没法比。章邯出世之时,横扫千军,轻易打败的大都是农民起义军,大多乌合之众,没怎么受过军事训练,等遇到强将项梁时,他就显得有些吃力,遇到项羽时,更是连连退却。而刘邦东进之时,章邯的对手更是后来被称为兵仙的韩信。韩信虽然没有直接指挥征讨章邯的战斗,但是平定三秦的战略都是韩信替刘邦谋划的,所以章邯面对如此高明的对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当然章邯还是很能打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废丘坚守了一年之久。但是战争就是这样,要看对手是谁,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不也遇到了高手李左车吗?如果不是成安君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谋,韩信也不敢轻易进攻赵国。
这就是章邯在汉王刘邦的进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的三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失去了秦地百姓的民心。将帅再能,战争也是靠一个个士卒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失去了最基层的士卒的支持,战争的失败就在所难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