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五年,河南归德府。城东三十里的杨家庄,有个叫杨老实的壮年男子,年方三十有一。他爹娘早逝,孤身一人靠赶马车为生,为人忠厚,见不得别人难处。
这年暮春,杨老实赶车去镇上送粮。回程时路过官道旁的土地庙,见个白发老太坐在寿材上喘气。那寿材漆成朱红色,雕着缠枝莲纹,看着颇为讲究。老太穿身蓝布褂子,脸上皱纹深如沟壑,正用袖子擦汗。
杨老实勒住缰绳,跳下车问:“老人家,可是走不动了?” 老太抬起头,眼神浑浊:“是啊,想把这寿材运回家,雇的车夫走到半路说肚子疼,撂下挑子跑了。” 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子,“我家就在前头柳树屯,可这玩意儿我咋弄回去?”
![]()
杨老实看老太可怜,又瞧那寿材确实气派,想着许是老太给自己备的后事。他挠了挠头:“老人家,我这车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我帮您运回去?不要钱。” 老太听了,浑浊的眼睛亮了亮:“真的?那可太好了,多谢你这好心后生。”
两人合力把寿材搬上马车。杨老实见寿材上还放着捆油纸包,问:“这是啥?我帮您放好。” 老太摆摆手:“是给孙子的点心,不用管。” 杨老实点点头,扬起鞭子,马车朝着柳树屯驶去。
路上,老太闲聊起来:“后生,你叫啥名?家住哪儿?” 杨老实答了姓名和住处。老太说她姓赵,儿子早逝,儿媳改嫁,只剩个孙子跟着她过。“我这寿材,是攒了十年钱打的,想着趁身子骨还硬朗,把后事备下。”
说话间到了柳树屯。赵老太指着村头第二户人家:“就是这儿了。” 杨老实把车停稳,又帮着把寿材抬进堂屋。老太从屋里拿出几个铜板塞给他:“后生,虽说你不要钱,但这是规矩,你拿着买碗茶喝。”
杨老实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临走时,赵老太送他到门口,突然抓住他的胳膊,眼神变得严肃:“后生,我看你面善,有句话得叮嘱你。以后下雨天别赶路,尤其别走官道旁那片乱葬岗。”
杨老实一愣,觉得老太说得奇怪,但还是点头应下:“好,我记住了。” 老太这才松开手,笑着说:“快走吧,路上小心。” 杨老实上了车,回头见老太还站在门口望着他,便扬了扬手,赶着车回家了。
![]()
此后半个月,杨老实没再见过赵老太。他依旧赶车谋生,只是心里总记着老太的话,每逢下雨就歇车在家。这天午后,天色突变,乌云压顶,眼看就要下大雨。杨老实刚从邻村拉完货,正走在官道上。
他想赶紧回家,可走到那片乱葬岗时,雨点已经落了下来。他想起赵老太的叮嘱,心里有些发毛,便想绕路。可刚调转车头,就听见身后有人喊:“杨大哥,等等我!”
杨老实回头,见是镇上布庄的伙计,名叫王顺子。王顺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杨大哥,快帮我捎一段,我要去柳树屯送布,眼看要下大雨了。” 杨老实看他可怜,便让他上了车。
两人刚走没多远,暴雨倾盆而下。马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行,走到乱葬岗中间时,车轮突然陷进泥坑里。杨老实下车去推,王顺子也下来帮忙,可车轮纹丝不动。
雨越下越大,雨水模糊了视线。杨老实忽然看见不远处的坟头上,站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披头散发,正对着他们笑。他心里一惊,揉了揉眼睛,那女人却不见了。王顺子也吓得脸色发白:“杨大哥,我咋觉得这地方不对劲?”
就在这时,马车底下传来 “咔嚓” 一声响,像是木头断裂的声音。杨老实低头一看,只见车轮下的泥水里,冒出一只惨白的手,正抓着车轮辐条。他吓得魂飞魄散,拉起王顺子就跑:“快跑!”
![]()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出乱葬岗,回头看时,马车已经不见了,原地只剩下一个巨大的泥坑。两人吓得浑身发抖,互相搀扶着回到镇上,王顺子直接回了布庄,杨老实则失魂落魄地回了家。
从那以后,杨老实病了一场,整日精神恍惚,一闭眼就看见那只惨白的手。他想起赵老太的话,后悔不已,心想若不是自己贪心,想多赚点脚力钱,也不会遇到这事。
病好后,杨老实决定去柳树屯找赵老太道谢,顺便问问清楚。他来到柳树屯,找到村头第二户人家,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邻居听见动静,走出来说:“你找赵老太啊?她上个月就没了,就埋在村西头的坟地里。”
杨老实大吃一惊:“不可能啊!半个多月前我还帮她运寿材呢!” 邻居叹了口气:“那寿材就是她给自己备的。她走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几个铜板,说是好心人帮她运寿材,她没给够钱,心里惦记着。”
杨老实听了,如遭雷击,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他想起赵老太那双浑浊的眼睛,想起她抓着自己胳膊时的严肃神情,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帮的是位已经过世的老太太,是她在九泉之下护了自己一命。
从那以后,杨老实再也不敢在下雨天赶路,尤其是路过乱葬岗时,更是绕道而行。他还特意去赵老太的坟前烧了纸钱,磕了头,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后来,杨老实娶了个邻村的姑娘,成了家。他时常把赵老太的故事讲给妻子听,也讲给后来出生的儿女听,叮嘱他们:“做人要行善,更要记住老人的话,下雨天别赶路,尤其是走那些偏僻的地方。”
杨家庄的人听说了这事,都感叹赵老太的善良,也佩服杨老实的忠厚。有人说,赵老太是感念杨老实帮她运寿材的恩情,才在他遇到危险时托梦警示;也有人说,那乱葬岗本就不干净,是赵老太的阴德护住了杨老实。
不管怎样,杨老实记住了赵老太的叮嘱,一辈子行善积德,日子过得平平安安。而他帮老太运寿材、老太叮嘱他下雨别赶路的故事,也在归德府流传开来,成了老人们教育后辈的一则警示。每当遇到下雨天,总有人会想起这个故事,提醒自己和家人:下雨别赶路,尤其是走那些荒凉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