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UC伯克利大牛预警:留给人类能干的活,只剩5年了!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倾倾

【新智元导读】五年倒计时已经开始。UC伯克利大牛Sergey Levine直言:机器人很快就会进入真实世界,接手的不只是厨房与客厅,还可能是工厂、仓储,甚至数据中心建设。真正的革命,是「自我进化飞轮」一旦启动,就不会停下。

折衣、做饭、拖地,五年后可能都不用你亲自动手!

UC伯克利教授、机器人顶级专家Sergey Levine预言:2030年前,机器人就能像家政阿姨一样,独立打理整个家庭。

这不是炫技演示,而是「自我进化飞轮」即将启动的信号。

家务只是开始,更大的震荡是——蓝领经济、制造业、甚至数据中心建设,都将在机器人潮水中被改写。

五年倒计时:飞轮何时真正启动

当Sergey Levine在播客中说出「中位数5年」这个预测片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科幻。

但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建立在近年Robot Foundation Models+真实部署+实操反馈不断累积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Physical Intelligence的π0.5模型已经在未见过的家居环境中,让机器人完成「清理厨房或卧室」这样复杂且延展性的家务。


π (0.5) 配方中协同训练任务的插图,包括来自多种不同机器人类型的各种机器人数据源,以及包含高级子任务指令、指令和来自网络的多模态数据。

这些进展与演示型视频不同,它们是清晰可见的实战能力——比如机器人从洗衣篮里取衣、收拾满是杯盘的餐桌、叠衣服、搭箱子这些动作,都是由模组模型+视觉语言-动作网络实现的。

Levine也强调:

真正标志这个飞轮启动的,不在于你造出一台看起来厉害的机器人,而是机器人在真实家庭中 能把一项被人愿意付费做的任务做好。

一旦这个跨过这个门槛,每次实操都会带来数据,每次反馈都推动改进,飞轮才真正开始转动。

而且这并非遥远的想象。

UC Berkeley的研究团队近期展示,机器人能在一两个小时的真实操作中学会组装主板、甚至完成IKEA家具拼装。

虽然效率仍需提升,但这意味着「学会做事」的机制已经在现实里运作。

自动驾驶难产,机器人却要加速落地

很多人一听「家务机器人」,第一反应是:连自动驾驶都还没普及,机器人怎么可能更快?但Sergey Levine却认为——机器人可能落地更快。

原因在于「出错-纠正-学习」的循环。

在家里叠衣服、收拾碗筷、做饭时,机器人即使出错了,大多也能被迅速纠正,并从中学到经验;

而在道路上开车则完全不同,一次错误可能就是灾难。

这意味着家庭场景里的机器人能够更频繁、更安全地积累数据和反馈,学习速度自然更快。

另一个优势是常识与直觉感知

在家务环境中,机器人面对的虽然是杂乱、遮挡和各种物品,但整体还是可控的。

相比之下,自动驾驶要处理高速运动、复杂交通、突发状况,且每个决策都关乎公共安全,门槛更高。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在今年的评论中所说:

如果在机器人感知中加入推理与常识,它们能在现实世界发挥的作用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Levine特别强调,真正的关键不是造出万能机器人,而是让它在现实中把某件人们愿意付费的事做得足够好。

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它就能开始上岗,在上岗中不断改进,进而扩展到更多任务。

这也是他认为「机器人飞轮」可能比自动驾驶更早启动的根本原因。

技术突破并不只体现在更快的落地节奏,还来自底层模型的重构。

技术底座:VLA模型与涌现能力

让机器人从演示走向真实家庭任务,靠的不是一两条硬编码指令,而是新的底层架构——VLA模型

Sergey Levine在播客里提出了VLA——视觉(Vision)、语言(Language)、动作(Action)模型的概念。

视觉模块像眼睛一样捕捉环境,语言模块理解指令并规划步骤,而动作解码器则像「运动皮层」,把抽象计划转化为连续、精准的操作。

与大语言模型只需生成离散文字不同,机器人需要处理连续动作。

Levine透露,他们采用了流匹配扩散等方法来实现高频率的精细控制。

这些技术让机器人不仅能执行「叠一件衣服」这样的单次任务,更能连续完成复杂动作序列。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规模扩大,机器人展现出涌现能力。

在一次实验中,它误拿起两件衣服,先尝试折叠第一件,发现另一件碍事,就会主动把多余的衣物放回篮子,再继续折叠手里的那件。

当购物袋意外倒下时,它也会「自发」地把袋子扶正。这些细节并没有写进训练数据,却在真实操作中自然出现。

类似的现象在斯坦福的Vocal Sandbox项目中也出现过。

研究人员发现,机器人在打包礼物袋的任务中,可以把「拿起玩具车」「移动到礼物袋」「放下」这些低层动作拼接起来,完成一个全新的复合任务。


这说明当视觉、语言、动作三者真正协同时,机器人能把已有的技能像乐高一样组合,去应对复杂场景。

这就是VLA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架构,更是一条通向「具身智能」的大道。

机器人因此不再是机械臂,而是能逐步积累经验、学会适应的「学习型助手」。

从家务到产业:扩张与经济冲击

家务只是起点,接下来是仓储、工厂、数据中心等场景。

Levine在播客里提到过一个逻辑:

能做好一杯咖啡,就能朝着开一家咖啡店迈进。

这不只是比喻,而是他的能力扩张路径:先能把某件真实任务做得让人满意,之后步骤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部署也越来越大。

经济路径也很清晰。机器人先「与人搭档」,在重复性体力活、常规操作中替代人工,这样人类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应急判断和创造性任务上。


在过去30年里,机器人的成本降低了50%以上

McKinsey在「自动化与美国制造业的人才挑战」报告里就指出,那些例行性、重复性活动最容易被自动化,而一旦这类环节被自动化替代,效率和良品率往往会出现显著提升。


多个行业被改造,机器人进「制造 / 仓储 /装配」等领域。

硬件成本在下降,算法也越来越精准。

过去一台研究级机器人可能成本极高,而当硬件批量生产、材料和组件标准化后,再配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算法,机器人的「可用性」成本被拉低。


家用场景的门槛变低,也让更多初创团队或中小企业能够参与部署,进而形成规模效应。

当这些因素叠加,经济冲击将会是显著的。

一方面是对企业成本和生产率的释放;另一方面,是对劳动市场、价值链乃至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

仓储、包装、设备巡检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工的岗位,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被机器人广泛取代的场景。

当机器人真正走进家庭、工厂、工地,我们面临的不只是效率提升,更是社会结构的深度调整。

短期内,人与机器的搭档模式会带来巨大红利;长期看,全面自动化可能重塑劳动、教育与财富分配的格局。

正如Sergey Levine所说,

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个年份的终点,而是飞轮何时开始转动。

一旦起步,速度将远超我们的直觉。

接下来的五年,可能就是决定未来几十年格局的窗口期。

参考资料:

https://www.dwarkesh.com/p/sergey-levin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拉什福德:我承诺改进,因为我对自己全场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

拉什福德:我承诺改进,因为我对自己全场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

懂球帝
2025-11-03 04:49:45
死者家属曝光石缝裸尸案可怕细节!凶手将人杀害后,还假扮热心人

死者家属曝光石缝裸尸案可怕细节!凶手将人杀害后,还假扮热心人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06:16:59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菁妈育儿
2025-10-26 12:35:13
7项第一+3项第二!火箭蜕变太快还补PG吗?阿门奥科吉均有大贡献

7项第一+3项第二!火箭蜕变太快还补PG吗?阿门奥科吉均有大贡献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3 06:19:12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水泥土的搞笑
2025-11-02 07:58:58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忠于法纪
2025-10-27 08:53:35
看到释永信的结局,才明白“寺内杀生”的素全法师含金量有多高

看到释永信的结局,才明白“寺内杀生”的素全法师含金量有多高

松林侃世界
2025-11-02 15:57:31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亚哥谈古论今
2025-10-14 18:45:05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优趣纪史记
2025-10-26 12:24:12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报君知史
2025-10-20 11:19:06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元哥说历史
2025-11-02 21:00:03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三农老历
2025-11-02 10:59:38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阿纂看事
2025-08-29 15:46:57
俄军再向红军城增兵1.1万人,每天伤亡数百人,包围乌军是假消息

俄军再向红军城增兵1.1万人,每天伤亡数百人,包围乌军是假消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08:41:44
字母哥谈最后一球被威少拉拽:我不想发表评论,我不想被罚款

字母哥谈最后一球被威少拉拽:我不想发表评论,我不想被罚款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0
谁是陈志背后的保护伞?四层外壳揭秘之后,真相水落石出

谁是陈志背后的保护伞?四层外壳揭秘之后,真相水落石出

吃瓜局
2025-10-23 15:46:45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2 12:28:22
直到红毯上郭宇欣秒了王小亿,才知打扮在气质面前不值一提

直到红毯上郭宇欣秒了王小亿,才知打扮在气质面前不值一提

仙味少女心
2025-11-02 14:37:13
存款大逃亡!2.4万亿从银行“搬家”,钱到底去哪了?

存款大逃亡!2.4万亿从银行“搬家”,钱到底去哪了?

搬砖营Z
2025-11-03 00:13:55
休赛期最赚签约?3年1亿,场均27+6+5,比唐斯硬,尼克斯不该放弃

休赛期最赚签约?3年1亿,场均27+6+5,比唐斯硬,尼克斯不该放弃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2 10:37:02
2025-11-03 09:47: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769文章数 66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时尚
艺术
家居

教育要闻

“1+15>16”的可能、价值与关键——学校管理之效能公式与实践路径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将建第四座主题酒店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艺术要闻

冷军书法震撼人心,个性与自由的完美结合!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