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0年,毛主席深夜亲自写下逮捕令:将罗克绍紧急逮捕,就地处决

0
分享至





1950年11月,正值初冬之际的一个深夜里,毛主席亲自起草逮捕令

“湖南省人民政府,着即查明茶陵罗克绍此人是否在?在之从速逮捕,就地处决!”

这个罗克绍究竟做了什么?为何毛主席不顾夜深还要起草逮捕令,并说抓到就立即处决此人?



纨绔子弟罗克绍

1877年12月,罗克绍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江口乡一个富庶之家。据传在明代期间,罗克绍的祖先们为避战乱,背井离乡从北方迁来此地,因家底殷实,又代代子承父业,渐渐成为当地首富,所以,罗克绍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这位生于富家子弟的少爷,从小非但没有熟读四书五经,更没有认真学习商贾之道,反而从年少开始就不学无术,经常穿着马褂,手里拿着烟斗,带着自己的小弟们在大街上四处晃荡。



1.嚣张跋扈 为非作歹

因仗着家里有钱有势,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罗克绍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在他玩耍期间,看到有谁不顺眼,或者有人反抗他就一顿欺压暴揍,嚣张跋扈欺负的百姓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纨绔的罗克绍从小就在这种祸害乡里,抽烟喝酒的日子中浑浑噩噩长大,他此时也明白父母已渐渐老去,而罗家的家产和势力又必须守住,但在1926年农民运动也开始不断发展,百姓们对乡绅地主越来越不满,罗克绍看到此情景也有点害怕。

为了能继续剥削农民,欺压百姓,他和自己的一群狐朋狗友还组建成立了茶陵县乡团,以此来为非作歹。



2.鱼肉百姓 无恶不作

罗克绍和茶陵县附近的一群地痞流氓组成了200多人队伍之后,他们开始仗着人多继续欺压百姓,但是1927年,农民运动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罗克绍意识到自己虽有人,却没有什么武装力量,对百姓的欺压和震慑也大不如前,这时,他已经开始动了歪脑筋了。

虽然有钱,但当时的枪支弹药是不好购买的,为了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他就发动了队伍里的一群地痞流氓,找到机会,立马向当地的武装库突袭,获得了一部分枪支弹药,这个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的茶陵县乡团就正式成立了。



3.壮大势力 投靠叛军

乡团成立后,罗克绍为了增强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不惜斥巨资为自己修建了一个兵工厂。在兵工厂修建完毕,罗克绍的势力越来越强,加上已有的的武装力量,这个乡团组织立马成为了当地最强悍的民间武装组织,罗克绍也被人成为“茶陵县土皇帝”

从此之后,罗克绍更是仗着有人有枪,开始对平民百姓们进行肆无忌惮,惨绝人寰的欺压和屠杀。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的舒坦日子,在后来国民党反动派来到茶陵县后,罗克绍为了自身利益,立马投身欲国民党,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罗克绍成为了茶陵、宁冈等地的团防总指挥,这也让他和他的乡团成为了湖南边界最大的反动武装民防团。

而且,就在1927年的冬天,罗克绍这个名字也让毛主席永远记住了!



毛主席

惹怒毛主席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罗克绍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个富豪地主家庭但这样一个小小茶陵县地主家的儿子,究竟为何惹怒毛主席的呢?

1.农民运动 触及利益

这就要从我们共产党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运动开始说起。1923年,中国共产党湖南地区的委员会就开始发起农民运动,目的是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等利于广大农民的土地革命。



在1926年9月,随着国民革命军先锋队北伐运动和沿途群众的大力支持,农民运动的人数和规模都是暴涨,可以说势如破竹,异常迅猛,已经形成了农村大革命的局面!当然,这个运动首当其冲就触及了当地的大土豪,大地主的利益。

作为茶陵县第一大地主的罗克绍家,自然也是广大劳苦民众要打倒的对象。所以,在农民运动开始空前发展时期,罗克绍听到“打倒地主豪绅”之类的话就恨得想把说这些话的人统统都杀掉,但是农民运动的势力不断增长,凭他一己之力怎么也抵不过几十万的劳苦群众,他也开始有点怕了。



批判地主

甚至农民运动期间,被他欺压侮辱过的百姓暴怒奋起反抗,直接和一众人冲进罗克绍家里,将他拖出来在大街上审判批斗,这样的侮辱,对于从小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罗克绍是一刻都忍受不了,在审判时他甚至朝着众人大喊

“只要我还活着,早晚有一天把你们统统都弄死”

至此开始,罗克绍就恨透了共产党和广大民众,而在农民运动中本应该被判刑的罗克绍,也侥幸逃脱了控制。

2.疯狂报复 与毛结怨

罗克绍在逃脱以后,并没有大肆张扬报仇,反而平静躲了起来,暂时不再冒头。但他并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继续报复。



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对当地红军和百姓进行大规模的杀戮和欺压,罗克绍知道了此事,觉得自己报仇的机会来了,他立马组织起自己那些狐朋狗友,并且抢夺了当地武装军火库枪支,伺机开始对当地的百姓进行疯狂的报复,恢复了他之前茶陵县土皇帝的做派。

一直到毛主席来到湖南,和百姓们一起进行了秋收起义,这才让罗克绍又一次隐匿起来,而这时的罗克绍也是恨透了毛主席,他看到秋收起义红红火火的进行,自己的利益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就恨不得立马杀掉毛主席。



毛主席与群众

3.拦截军队 杀共产党

1927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从长沙打到了茶陵县,当时驻守在茶陵县的共产党员和军队奋起抵抗,但仍旧没有抵过国民党精良装备下的炮火,遭受重创的共产党决定暂时撤退,先救治伤员整顿军队。但这时,共产党军队内部出问题了。

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初成立的几年经济一直有限,而又秉承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一心为群众利益着想,所以共产党人一直都生活得异常艰辛。



而这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后,军中第一团团长陈浩在撤退路上,想起国民党军队精良的装备,不禁起了异心,甚至动摇了自身的革命信念,想为自己找个好的退路。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一个人不好做,于是私下里便联系副团长徐恕和其他几个意志不坚定的猥琐之徒,一起商量向国民党投诚的事宜。



宛希先

商量途中,前委委员的宛希先无意间发现了陈浩写给军阀方鼎英的投诚信,顿时觉得大事不妙,他立马派人偷偷去井冈山向毛主席报信。毛主席接到消息后,了解到陈浩虽叛变,但他手下的兵都并未知情,而共产党队伍此时还是一根幼苗,军队若全都损失则会对共产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毛主席焦急万分,连夜带上自卫军向茶陵县湖口乡奔去拯救这支队伍。

从井冈山到湖口必经江口村,一行人刚到达江口村,就立马被炮火拦截,双方在村口就展开了激烈的的战斗。而这时毛主席并不知道是哪里的敌人,还询问了身边的人。一问才知道,这里就是罗克绍团防局的根据地



罗克绍得知毛主席带领军队从这里通过,自然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去,非要把他们赶尽杀绝才能泄心头之恨,所以他手下的人也是异常凶猛。双方交战激烈,但陈浩又不得不追,这种危急的情势下毛主席又会怎么做呢?

毛主席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顾个人安危,带着一部分人打算乘竹排沿河绕过去,但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竹排在水上行走,一旦被敌人发觉,将无还手之力变成敌人攻击的“活靶子”,可因情势紧急,也顾不上许多了,毛主席直接乘着竹排趁月色掩饰绕过了江口村。



经过一夜的追赶毛主席终于在第二天白天追上陈浩的队伍,当即就质问陈浩

“为什么把部队带向安仁方向?”



毛主席和红军战士

陈浩的美梦被击碎,听着声色严厉的质问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这时,反对陈浩带走队伍的宛希先也得救了,他立马跑到毛主席面前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的眼里都泛着泪花说:

“毛委员啊,你再来晚一点,我们就永远见不到面了!”

毛主席也完全解了事情的始末原委,立即抓捕了陈浩等人,并让宛希先带领队伍先回去了湖口的驻地。

追回了队伍,减少了共产党的损失,处理了陈浩等人叛党的事实后,毛主席又想起在江口村被罗克绍等人拦截的事情,仍旧感到无比气愤!



毛主席和群众

然而,罗克绍对共产党所做的残害远不止于此,更惨无人道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

4.欺压百姓 残害干部

罗克绍在投靠国民党反派后势力逐渐壮大,背后更有蒋介石的支持,这让他在茶陵县更是肆无忌惮,作威作福。加上他本身就对共产党和根之入骨,针对烧掠百姓和残害共产党干部的行动也开始了。

1928年1月的某天,茶陵县尧水区工农兵政府成员正在开会,却不料被当地的地主发现,直接给罗克绍报信,罗克绍立马带着民防团赶到,一声枪响惊动了开会的众人,自卫队众人奋起反击,但怎奈人多枪少,敌人装备又足,自卫队抵抗不住炮火,最终,有18名干部在此战斗中惨遭杀害,这就是罗克绍一手主导的尧水大惨案。后续毛主席得到消息,心中气愤悲痛都吃不下饭。



毛主席与战士们

1928年8月,湘赣边界红军惨败,无奈之下只能退到新龙庵办公,同时此地还有上百名的苏维埃工作人员。而罗克绍为了消灭工农革命军,残杀共产党员,开始大肆收剿共产党。他抓到一名共产党员刘定桂,严刑拷打之下刘定桂叛变供出了新龙庵和苏维埃工作人员,罗克绍立马带领200多人队伍向新龙庵杀去,由于时间紧迫,队伍来不及撤离,在罗克绍等人的疯狂扫射之下,19位工作人员当场被害,大量工作人员被抓,罗克绍又酿成一桩惊天血案



在罗克绍的民防团势力稳定之后,他除了搜集共产党信息,残害共产党员之外,对百姓的残害和欺压更是达到了巅峰。对周边村庄和人民,他和他的军队像蝗虫一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不把平民百姓当人看,甚至把上寨、藤村等地的上百栋民房全部烧毁,抢走钱财耕牛,导致当地的百姓无家可归,落得流离失所的局面。

5.红军开会 抓捕恶人

毛主席知道这些惨案后对此痛心疾首,愤慨万千,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气愤发言

“在井冈山,有两大地头蛇,东边有肖家壁,西边有罗克绍。不把他们二人打掉,我们是不得安宁的!”

此后的一段时间,红军的主要目标就是诛杀罗克绍,消灭民防团。而红军中的大名鼎鼎的袁文才和王佐也一直紧盯着罗克绍的踪迹,准备伺机一举拿下!



袁文才

1930年袁文才得到消息,知道罗克绍春节要在蕉坪姘头家过年的消息,立马集结军队前往蕉坪,果不其然将罗克绍抓获并囚禁!但袁文才并没有将此消息向特委报告,在1930年2月24日,袁文才和王佐等人被杀害,罗克绍借机逃出生天。

之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步步紧逼,加上抗日战争的爆发,毛主席这边也失去了对罗克绍的消息,抓捕罗克绍的行动也被暂且搁置。

摇身一变成老师

一直到1950年,新中国建立后,罗克绍才有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面。那么,他这近20年间究竟去了哪里呢?



1.躲避多年 变成老师

其实这近二十年间罗克绍也没有跑远,而是趁着国内国外打仗的混乱局势躲了起来,反正自己有钱有势,也不愁吃喝。

但新中国成立后,罗克绍的身影却出现在了江口乡。原来罗克绍在解放前夕,看到了国民党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为了躲避抓捕他就向解放军假意投降,并遣散了自己的队伍,还拿出自己的钱财和土地主动上交给解放军,自己悄悄躲进了江口乡中。

当时的江口乡都是客家人,而这里本来就是交通不便,消息封闭,罗克绍伪装成一副老实人模样,不仅穿得破破烂烂,还住再陈旧的土砖房里面,加上积极配合解放军的改造活动,让当时驻扎的解放军都认为他是一个开明的地主阶级,对他也是十分友好。



罗克绍的伪装顺利骗过了解放军和当地的老百姓,加上自己出身地主阶级,从小就读过书,有文化,解放军工作人员就责令他做小学老师,建立威望之后,罗克绍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还当了这个小学的校长,混的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毛主席依然惦记着二十年前发生过的一桩桩血案,毛主席也依然记得罗克绍这个名字!



审判大会

2.起草命令 立即处决

1950年11月的一个深夜里,正在处理文件看书的毛主席突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二十年前危害乡里,残害共产党的罗克绍,他当即就起草了逮捕令

“湖南省人民政府,着即查明茶陵罗克绍此人是否在?在之从速逮捕,就地处决!”

湖南省政府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安排人员开始调查罗克绍但却不料逮捕的消息竟然提前泄露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是何人泄露了这个严密的命令?



诈死逃避被抓捕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罗克绍将钱财和土地都捐了出去,自己伪装成良民还做起了小学校长,但虽然这样,罗克绍多年积累的人脉并没有断绝。

1.立即抓捕 消息泄露

逮捕罗克绍的命令下达到省政府后,罗克绍的亲戚罗天文就在政府机关上班当他得知抓捕 罗克绍的消息后,立马转告给了罗克绍。

毛主席调查罗克绍的消息也有人开始向罗天文打听,但罗天文每次都含糊不清回答:

“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可能已经去世了。”



罗克绍听完罗天文说完情况,他心中也知道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解放军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他便突然心生一计,准备来个金蝉脱壳蒙骗住解放军。

2.为躲抓捕 诈死脱身

罗克绍思考过罗天文的话,觉得躲在哪里也是逃不过解放军的搜捕,既然罗天文对外说自己可能去世了,不如他就来个“去世”现场,好蒙蔽住上面的调查

于是他当天便开始假装“病重”,并让家里人配合他行事,自己则不断哀嚎,第二天家里人就宣布他因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幸去世,而且按照当地风俗,在他“死亡”当天就“下葬”了。



3.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解放军调查人员查到他们家时,家人告诉解放军,罗克绍感染急性传染病已经去世并下过葬了,这让解放军也无可奈何。

但陪同解放军一起前去的老公安觉得事有蹊跷明明之前罗克绍身体康健,无病无灾,怎么就逮捕令一下来他就去世了?而且要说传染病,为何和他朝夕相处的家人都安然无恙呢?



带着种种疑虑解放军和公安打算一探究竟,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棺验尸!可是贸然开棺验尸势必会遭到众人反对。于是,在一个深夜公安人员撬开了罗克绍的棺材,果然里面空空荡荡!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又把坟墓恢复了原样。

随后,当地警局派出了便衣警察盯住了罗克绍家的周围,对他的家人实行了布控。果不其然,警察悄悄跟着为他送饭的家人,在一个山洞找到了罗克绍,立即将他抓获



之后罗克绍被判处死刑,1951年2月10日,他在长沙被枪决,这个无恶不作的坏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结局!

罗克绍的一生,可谓是恶贯满盈,遭世人唾弃!而那些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成立不断奋斗战士们,那些不畏强权,不怕吃苦,英勇反抗的勇士们,那些千千万万争取自由的劳苦大众们,都应该被历史铭记,被国家纪念,被人民敬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执史侠
执史侠
历史是一座丰碑,它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
302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