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马克老师,你说中国人现在还穿那种长袍子吗?”大巴车上,金发女孩艾米兴奋地问道。
马克笑着摇摇头:“应该不会了吧,不过我也没去过,等我们到了就知道了。”
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十五个美国高中生叽叽喳喳讨论着即将开始的东方之旅。
谁也没想到,四天后的一次临时行程改变,会让所有人站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
01
马克·约翰逊是圣玛丽中学的历史老师,今年四十三岁。他在这所学校教了十八年书,讲过无数次关于东方文明的课程,但从未真正踏足过亚洲。这次能带队来中国,他激动了好几个星期。
出发前的准备会在学校图书馆举行。马克站在投影仪前,给学生们播放着长城和故宫的图片。
“同学们,两周后我们就要去看这些了。”他指着屏幕上的紫禁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接近一万间房子。”
台下的学生们发出惊叹声。
十六岁的杰克举手问:“老师,我们会看到功夫表演吗?就像电影里那种会飞的那种?”
马克笑了:“真正的功夫可能没那么夸张,但我们确实安排了武术体验课。”
坐在第一排的艾米翻看着手里的行程单,她有一头漂亮的金色卷发,说话的时候喜欢眨眼睛。“我妈妈说要我多带些现金,她说中国可能很多地方不能刷卡。”
“这个建议不错。”马克点点头,“毕竟是去另一个国度,做好充分准备总是对的。”
黑人男孩肖恩翻出手机,给大家看他搜到的照片。“你们看,这是中国的街道,到处都是自行车,密密麻麻的。”
“哇,这得有几百辆吧。”其他学生凑过去看。
坐在角落的华裔女孩林悦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她的父母二十年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她自己其实从没回去过。但她隐约觉得,同学们对中国的想象可能有些过时了。
准备会结束后,学生们兴奋地讨论着行李清单。
“我要带相机,拍那些穿旗袍的女孩。”艾米说。
“我想尝尝真正的中国菜,听说和美国的中餐馆完全不一样。”杰克补充道。
肖恩拍拍背包:“我带了一本中文短语手册,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马克听着学生们的对话,心里也充满期待。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长城上的样子,想象着在古老的茶馆里品茶的场景。这将是一次完美的文化体验之旅。
出发那天,圣玛丽中学的校门口挤满了送行的家长。马克清点着人数,确保每个学生都带齐了护照和签证。
艾米的妈妈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记得每天给我发消息,注意安全,别乱吃东西。”
“妈,我知道了。”艾米有些不耐烦地说。
杰克的爸爸递给儿子一沓钞票:“这是五百美元,省着点花。听说那边物价便宜,应该够用了。”
肖恩的父母给他准备了一个急救包,里面装满了各种药品。“万一水土不服,这些都能用上。”
马克看着这些场景,心里涌起一股责任感。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他必须保证每个人安全回来。
十二个小时的飞行让所有人都筋疲力尽。飞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的晚上九点。马克从窗口往外看,机场的灯光明亮,航站楼看起来很现代化。
“这机场还挺大的。”杰克揉着眼睛说。
“机场都差不多吧。”艾米打了个哈欠,“我现在只想睡觉。”
走出航站楼,接待方安排的大巴车已经在等着他们。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笑容和善。翻译小王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普通话说得很标准,英语也流利。
“欢迎来到中国!”小王热情地招呼着,“我叫王悦,接下来两周我会陪着大家。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
学生们有气无力地回应着,困倦让他们没什么精神。大巴车驶出机场,马克注意到道路很宽,路灯很亮,但他没多想。机场附近都是这样的,他想。
车子开了大约两个小时,周围的景色渐渐变得昏暗。路边开始出现农田和低矮的房屋,这让学生们稍微清醒了一些。
“你们看,那些房子好像电影里的。”一个学生指着窗外说。
“对啊,屋顶是翘起来的。”另一个学生附和道。
马克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应该有的样子。
文化体验基地位于郊区的一个小镇上,占地面积很大。大门是传统的牌坊样式,红柱绿瓦,在夜色中显得庄重古朴。
“这里好漂亮!”艾米终于来了精神。
基地里的建筑都是仿古风格,青砖黛瓦,木质窗棂。学生们被分配到不同的房间,虽然装饰是古典的,但设施都很现代,有空调、热水和wifi。
“这地方不错啊。”杰克躺在床上说,“比我想象的舒服多了。”
02
第二天早上,基地的钟声把大家叫醒。马克打开窗户,看到院子里有晨练的老人在打太极拳,动作缓慢而优雅。他赶紧拿出相机拍照。
早餐是传统的中式食物:稀粥、馒头、咸菜、豆浆。学生们围坐在长桌边,好奇地尝试着每一样东西。
“这个白色的是什么?”艾米夹起一块豆腐问。
“豆腐,大豆做的。”小王解释道。
“味道还行。”艾米咀嚼着说,“就是有点淡。”
肖恩喝了一口豆浆,皱起眉头:“这个有点怪,不过也能接受。”
上午的课程是书法体验。一位白胡子老师教他们怎么握毛笔,怎么调墨汁。学生们笨拙地模仿着,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你这个'人'字,一撇太长了。”老师指着杰克的字说。
“老师,中文太难了。”杰克苦笑道,“我连笔都握不稳。”
艾米倒是很有兴趣,她认真地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中文名字。虽然写得不好看,但至少能看出是个字。
“不错不错。”老师点头赞许,“你很有天赋。”
下午是茶艺课。茶艺师是个穿旗袍的中年女士,动作优雅得像在表演舞蹈。她教学生们怎么烫杯、冲茶、倒茶。
“喝茶要小口慢饮,细细品味。”茶艺师说。
学生们端着小茶杯,学着她的样子啜饮。
“有点苦。”肖恩说。
“回味是甜的。”林悦小声说,“你再喝一口试试。”
傍晚的时候,基地组织了篝火晚会。当地的村民们穿着民族服装,跳起了传统舞蹈。火光映在他们脸上,音乐声回荡在山谷里。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啊。”马克对小王说,“保留得这么完整,真不容易。”
小王笑了笑,没有回答。
学生们围坐在篝火边,有的拍照,有的录视频。艾米打开手机,编辑了一条社交媒体动态:“古老的东方,神秘而美丽。”配图是穿民族服装的舞者。
“马克老师,这次旅行太棒了。”杰克走过来说,“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是吧。”马克很高兴,“我们选这个基地选对了。接下来还有更多精彩的活动。”
![]()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学了太极拳,做了陶艺,还体验了传统的竹编工艺。每一天都充实而有趣,学生们的相机里存满了照片。
第四天早上,大家正准备按照原定计划去一个古镇游览。小王突然宣布行程有变。
“同学们,有个不好的消息。”小王站在大巴车前说,“古镇那边下大雨,道路有些湿滑,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今天不去那边了。”
学生们发出失望的叹息。
“那我们今天干什么?”艾米问。
小王想了想说:“要不我们去市区逛逛?看看真实的城市生活,也是了解中国的一种方式。”
马克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好啊,城市生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觉得呢?”
学生们兴致不高。在他们看来,城市有什么好看的,哪里的城市不都差不多?他们更想看的是古镇、古建筑、古老的东西。
“我还想看那些木头房子呢。”杰克嘟囔道。
“市区有什么好看的。”另一个学生说。
但既然老师同意了,他们也只能接受。大巴车启动,离开了基地。
03
车子驶出小镇,开始往回走。路两边的景色开始变化,农田越来越少,建筑越来越多。但学生们并不关心窗外的风景,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或者闭目养神。
“这一路好无聊啊。”艾米靠在椅背上说。
“我宁愿在基地继续学书法。”肖恩附和道。
马克坐在前排,和小王聊着天。他注意到路上的车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新车。但他没往心里去,现在哪个国家路上没几辆新车呢。
车子开了大约一个小时,开始进入城市的外围。道路变得更宽了,两边出现了工业园区和大型仓储中心。马克看到一个物流园的招牌,上面写着中英文双语。
“这个城市规模挺大的。”他对小王说。
“嗯,这是个地级市,人口大概五百万。”小王随口说道。
“五百万?”马克有点吃惊,“这在中国算大城市吗?”
“不算。”小王笑了,“只能算二线城市,甚至可能是三线。”
马克更吃惊了。在美国,五百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了。
大巴车继续前行,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高架桥开始出现,路牌上的指示越来越多。马克看到了商业区、住宅区、办公区的标识。
“快到市中心了。”司机师傅说。
后排的一个学生突然指着窗外说:“你们看,那是什么?”
其他人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远处的天际线上,一排排高楼矗立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是CBD吧。”林悦说。
“什么是CBD?”艾米问。
“中央商务区。”林悦解释道。
“看起来好高啊。”杰克说。
马克也往窗外看。那些高楼确实很壮观,但他想,现在哪个城市没有几栋高楼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巴车驶上了高架桥。从这个角度看去,城市的轮廓变得更清晰了。马克开始感到一丝不对劲。这个城市看起来比他想象的要现代得多。
“我们要去哪里?”他问小王。
“市中心的商业街,那里很热闹,适合逛逛。”小王说。
车子从高架桥上下来,进入了主干道。马克的心跳开始加速。道路两旁是整齐的行道树,路面干净得几乎看不到一片落叶。路灯是崭新的,路牌是LED显示屏。
车内的气氛开始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放下手机,开始往窗外看。
“这里好干净啊。”一个学生说。
“你看那个路灯,是电子屏的。”另一个学生说。
艾米坐直了身体,眼睛睁得大大的。“这真的是中国吗?”
![]()
没有人回答她。因为所有人都被窗外的景象吸引住了。
大巴车在红绿灯前停下。等红灯的时候,马克清楚地看到了周围的一切。
旁边车道上停着一辆特斯拉Model S,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再旁边是一辆保时捷Cayenne,后面跟着一辆奥迪Q7。马克数了数,等红灯的十几辆车里,至少有一半是豪华品牌。
人行道上,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低头看着手机走路。一个女孩穿着香奈儿的外套,提着LV的包。一个男生穿着耐克的限量款球鞋,戴着AirPods。
路边的建筑是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倒映着天空和云朵。一块巨大的LED广告屏正在播放汽车广告,画面精美得像电影一样。
“天哪。”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发出惊叹。
绿灯亮了,车子继续前进。但车内已经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窗外,脸上写满了震惊。
马克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这不可能,他想。这不应该是中国应该有的样子。在他的认知里,中国应该是古老的、传统的、落后的。可眼前的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大巴车转了个弯,驶入了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那一刻,车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每一栋都超过五十层,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光芒。楼顶的巨型LED屏幕播放着各种广告,色彩斑斓得让人眼花缭乱。
一条高架轨道从楼宇间穿过,列车无声地滑行而过。街道宽阔得像机场跑道,至少有十车道。路面平整得像镜面,看不到一丝裂缝。
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秩序井然。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乱扔垃圾。每个人都在看手机,手里拿着咖啡或奶茶。外卖员骑着电动车在专用道上飞驰,背后的保温箱上印着各种APP的标志。
商场的橱窗里,是古驰、普拉达、迪奥、阿玛尼。一家苹果旗舰店前排着长队,玻璃门上贴着新款iPhone的海报。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的招牌随处可见,和美国街头没什么两样。
“这......这怎么可能是中国?”艾米的声音在颤抖。
杰克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不可能,这比洛杉矶还现代。”
肖恩突然指着窗外,话都说不利索了。
“你们快看那个,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