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我市出现多轮大范围降雨,目前全市土壤水分已经饱和,部分地块出现短时渍涝。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份我市降水仍较常年同期偏多,影响秋收进程。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抓好秋汛天气玉米抢收,建议广大农户结合天气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做好收获减损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1.及时排除积水。对近期降水较多、水分饱和地块,特别是地势低洼、田间积水地块,要通过疏浚沟渠、开沟沥水沟、清理堵塞排水口、启用移动抽排设备等方式抢排积水,最大程度缩短积水时间,减少渍涝危害和籽粒霉变风险。
2.适时组织抢收。对已成熟或出现倒伏的玉米地块要抓紧组织抢收;有晾晒或烘干条件的,要抢抓雨停间隙及时收获;土壤湿度大的地块,调集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机械难以下地的地块,组织人工收获。对处于灌浆成熟期、植株健壮的玉米地块,视田间墒情和成熟程度,组织适期晚收。
3.及时进行晾晒。充分利用各类宜晒场所,摊薄通风晾晒,每天多次翻动。有条件的可通过装铁丝笼晾晒,或码在晾架、木板上,保证底部透气,用电风扇或鼓风机吹除湿气,加速水分蒸发。傍晚或遇阴雨前及时收拢并覆盖防雨布,四周留好通风口,防止发生霉变。
4.做好烘干仓储。充分利用区域粮食应急烘干中心和移动烘干设备,对经过通风晾晒、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的玉米进行脱粒烘干。霉变籽粒和未霉变籽粒应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烘干后的粮食必须经过检测,达到安全水分标准且粮温与环境温度相差不足5℃方可入库,确保仓储安全。
5.做好机收减损。综合考虑玉米籽粒含水率、烘干条件等多种因素,选择果穗或籽粒收获方式,抢抓时机搭配使用轮式和履带式收获机进行作业。根据收获机喂入量、玉米产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作业速度,最大限度降低机收损失。
来源:绿色农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