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充电,就能保证从北京开到上海!比亚迪的固态电池最高已经能够让电动车续航最高飙到1875公里,充电速度甚至比泡面还快。这可不是PPT画饼,而是已经装车测试的真实黑科技。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改变电车的固态电池。
里程翻倍
就在今年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的孙华军透露,他们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在实际车型上搭载测试,首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是海豹EV。
![]()
虽然目前还是小批量装车测试,但根据比亚迪的规划,首批测试计划将持续开展3年,并在暴雨中疾驰、高温下暴晒,甚至用连续急刹变道,来对它进行一场为期三年的“大考”,一旦测试结果满意,便会在2028年之后展开大规模装车,当然真正实现一定规模的固态电池电车,肯定还要到2030年之后。不过到那时,电车也将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当然1875公里只是理论的最大值,相对保守一点以行业惯例的80%计算,也能达到1500公里。要知道北京到上海的路程距离也不过1200公里,相当于充满电一口气跑完全程还绰绰有余。
不过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开空调跑高速或者面对堵车频繁启动刹车,实际里程肯定还要再打8折,不过即便如此也有近千公里的续航,而普通燃油车最高续航也不过800公里,通常也就在五六百公里。
![]()
想必肯定有人会说那燃油车加油快啊,确实目前的液态电池电车,实际往往充一次电都只要在30分钟以上,并且续航相对较弱。但是不要忘了,现在闪亮登场的是全固态电池。
闪电快充
全固态电池的优势不仅是能量密度更大,续航里程更长,而且充电效率也更高。比如比亚迪装车实测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就高达400瓦时每千克,是当前普通锂电池200到250瓦时每千克的2倍,也就是同等体积下多存了一倍的电量。
同时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能够使得导电率提升5倍。再加上比亚迪第四代超充站,就像是给电动车开了“快充外挂”,充电功率能够达到800千瓦。
![]()
同时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耐热性极强,能够支持6C快充,充电速度也更加快人一步。相比于可能还在排队等着加油的燃油车,12分钟便能满血复活的固态电池电车,将会实现对燃油车的反超。
甚至更绝的是它在冬季的充电储电性能,传统锂电池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中可能就续航腰斩,充电慢掉电快是寒区车主购买电车的最大心病。
![]()
但是如今比亚迪固态电池在零下30摄氏度中,依仍能够保持85%的容量,这是要改变电车格局的节奏啊。当然不怕寒冷更不怕高温重压。
极限测试
相比于传统锂电池怕、怕撞、怕高温,甚至整个电车的最大安全隐患,几乎全在电池身上。但如今比亚迪的固态电池能够经受住192摄氏度火烤不化,能在192摄氏度的热箱测试中2小时不起火,已经远远高于国标的130摄氏度。
![]()
同时2吨的压力测试,已经是变态级的测试了,相当于两头大象在踩踏。另外还有1.5米的跌落测试,甚至比测试手机还要严苛数倍,哪怕是拿钢针刺穿融化电池,或者切下一块,也能做到安全性绝对有保障。
彻底杜绝了液态电池漏液起火的风险。当然除了材料本身的安全性以外,最绝的还是自杀式保护,当检测到异常,电池会启动内部短路,瞬间放完电量以确保安全,可以说这招比灭火器还狠。
行业前景
然而固态电池这么好,价格自然也不会便宜。想要大规模搭载量产,市场是否愿意买单可能才是关键。
![]()
目前全固态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是超过1000元的,哪怕各家车企都在宣布要实车搭载固态电池进行测试,但毕竟都是小规模的实验阶段,所有的固态电池材料和工艺产线都是新投入的成本,而实际有几乎没有任何产出和盈利,更没有规模效益带来的成本分摊,因而价格较高自然在所难免。
像是比亚迪海豹EV在搭载固态电池之后,预计至少涨价2.5万元左右。当然如果只是小幅涨价,相比能够因此获得巡航更强的电车,消费者肯定还是愿意买单的,而且在2030年大规模装备之后,还有望实现电车电池的“液固同价”。
并且对于比亚迪这样的车企来说,既然选择了以相对务实的态度实测固态电池,就是准备通过实测掌握第一手数据,并逐步建立口碑,前期便不会过分追求盈利。而是冲着改变未来出行方式,彻底颠覆燃油车和液态电池电车格局而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