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刘思齐同志去世了,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心情很复杂,虽然她后来也有开始新的生活,但她身上“毛主席儿媳”、“毛岸英妻子”这两个标签是无论如何也撕不掉的。对毛岸英而言,刘思齐的去世就代表着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几个人全都不在了。
有人说,人这一生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被所有人遗忘,为国牺牲的毛岸英应该被大家记住。
当年毛岸英的身份比较特殊,如果战时就将毛主席之子牺牲的消息传出去,对志愿军的整体士气是不利的,因此他为何牺牲的一直是机密。
战事结束,毛岸英的身份得到公开,不过为了照顾毛主席的心情,也没有人好去深究此事。
直到68年后,刘思齐公布了一份材料,这才还原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
![]()
曲折的童年
不要以为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他就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恰恰相反,当年毛主席为了国家的未来去革命,他的家人吃了不少的苦。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之间的良好关系宣告破裂,毛主席被迫离开家人开始隐秘行动,这时的毛岸英只有5岁。
年幼的毛岸英跟随着母亲杨开慧生活在长沙板仓,满心期待地等着爸爸回家。然而三年后,爸爸没回来,国民党反动派却来了,毛岸英与母亲杨开慧都被关入了长沙协操坪监狱。
不久杨开慧惨遭敌人杀害,反动派看着毛岸英还年幼,没有对他举起屠刀,但还是施以了拳脚。
至亲本就在眼前,转瞬却天人永隔,自己还身陷牢狱,很难想象当时毛岸英的日子有多煎熬!
好在舅舅杨开智、舅妈李崇德通过多方走动,最终保释毛岸英出狱了。
长沙已经不安全,为防止再被反动派盯上,毛家三兄弟便被送到了上海,经叔叔毛泽民安排,进入了由中共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毛岸英就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还没在幼稚园里生活一年,幼弟毛岸龙就因病去世了,毛岸英只能与毛岸青相依为命。
1932年3月,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上海党组织极度危险,为保险起见只能撤离,这样一来大同幼稚园就失去了经济支撑,被迫解散。
年仅10岁的毛岸英带着弟弟先是寄住在了黄慧光家中,后因受不了冷言冷语外出流浪,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弟弟毛岸青还被人殴打以至于伤了神经。
直到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才与在上海的地下党恢复联络,毛岸英两兄弟终被寻回,在张学良、李杜等人的帮助下,经欧洲辗转至苏联。
这段经历在我们看来只是简单的几百个字,但对于毛岸英来说,却是真实经历的“地狱”生活。
好在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愈发坚毅,在苏联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毛岸英一边照顾弟弟,一边在努力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又主动请缨上前线,成为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坦克兵中尉,跟随部队反攻柏林。
![]()
短暂的相聚
1946年,毛岸英终于回国,算起来与父亲已近20年未再见,然而只是跟父亲吃了两天饭,就被安排去了机关食堂吃大灶,之后又下到基层去学种地、搞土改,一直到建国之初都只是很普通的基层干部。
朝鲜战场燃起战火后,我国东北也面临着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层对于是否出兵也有过一番争论。
当时有一种声音就是美国并没有要对我们动武的意思,所以我们守好东北就行,若美国决意要侵略我国东北,再打也不迟。
有这个想法的人并不少,如果从一战的得失来看,这的确没错,但如果从战略角度上来说,美军侵占朝鲜半岛后,就等于是把大炮架在了我们家门口。
当时东北是我国的工业重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发展,更何况当时美国飞机已经频频越界扎伤了我国百姓。
毛主席思来想去之后,力排众议决定御敌于外,这个想法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于是彭德怀成为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
得知这个消息后,毛岸英心中下了一个决定:要去朝鲜参战!他把这个想法跟父亲一说,父亲非常欣慰地答应了。
1950年10月7日晚,彭德怀出征在即,毛主席特意在菊香书屋为他设宴,只有毛岸英一人作陪。席间毛岸英主动开了口:彭叔叔,我想要去参加志愿军。彭德怀一听当即摇头,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毛主席。
毛主席当然知道彭老总的顾虑,于是笑着说:岸英是真的想跟你去朝鲜参战,跟我说了几次了,但是我没这个权利批准啊,你是司令员,收不收他这个兵还要看你哟。
彭德怀愣了愣,对毛岸英说:岸英,前线很危险,你想要支持志愿军,在工厂里搞好后勤工作也是支持嘛。
这明显就是不想让毛岸英去,毛岸英也就着急了:彭叔叔,我在苏联也是上过战场的,不会需要任何照顾,你只要把我当作一个普通的兵就够了。朝鲜战场的战火就要燃过鸭绿江了,我应该带头上前线!
这时毛主席也在一旁帮忙:我替岸英求个情,你就收下他吧!
有毛主席这样说,彭德怀才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还是说了句:岸英,你去可以,但是我到了战场上,你一定要听我的指示。事情自此敲定。
![]()
最后的告别
10月10日,毛岸英跟随彭德怀去了一趟东北处理相关事宜,13日又一起回京向中央汇报情况。
等毛岸英把所有公事忙完,已是14日下午六点多了,再过一天是他与刘思齐结婚一周年的日子,也是他要再度飞往东北的日子,所以他只剩下这一个晚上与亲人道别,并且是秘密的道别。
当时刘思齐因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北京医院,毛岸英就骑着自己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赶了过去,他一路上都在想,要怎么委婉地告诉妻子,不让妻子担心。
见面后,毛岸英先是问了刘思齐身体的状况,心疼地问她还疼不疼,在得到比较好的答复后毛岸英才说自己又要外出一段时间。
刘思齐躺在病床上,心里非常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有些撒娇似地说“你又要出差了啊!”毛岸英听出这句话里满满都是失落,便握紧了妻子的手,有些愧疚地说:这次我出门的时间可能还会久一点。
这年轻的小两口因为工作时常分离,刘思齐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去哪?碍于组织纪律,毛岸英并没有告知实情,只是说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怕妻子担心他又加了一句“那里通讯不便,如果很长时间你都没有收到我的信,也不要着急呀。”
刘思齐也知道很多事情需要保密,很懂事地没有追问。
![]()
毛岸英见妻子如此,心中更觉亏欠,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碰巧想起衣服上的钢笔坏了就随口说了一句来找话题。
刘思齐听后马上说:那你就拿我那一支去吧,就在我妈妈那里。或许她心里想的是,希望丈夫能够睹物思人吧。
毛岸英点了点头,深深看了妻子一眼,告别的话里满是柔情:我走后,你记得要常去看望爸爸,还有岸青,你要多关心他们呀,收不到我的信你也别着急!
听到妻子答应后,毛岸英转身离去,来到了岳母张文秋家中,因为张文秋也是老革命,毛岸英对她非常敬重,知道她也懂得保密纪律,便将自己的真实去向告知了岳母。
毛岸英向岳母坦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岳母能多照顾自己那受伤的弟弟,他说如果有花钱的地方就先记上,待他返回后一定会还钱。
张文秋本就很喜欢毛岸英,对于这个请求没有理由不答应,她拿出了女儿的钢笔,同时还多拿了一块表,她说:岸英,战场辛苦,这块表就当是我给你的纪念物,多保重,早点回来。毛岸英向她行了一个军礼,随即就回到了父亲身边。
当时夜已深了,毛主席还没睡,父子俩促膝长谈许久,在快说完时,毛岸英问了句:“爸爸,我做您的儿子合格吗?
主席深深地凝望着这个分离近20年、才回到自己身边4年、马上要上战场的儿子,半晌后才说:等你回来,爸爸再给你答复。
可惜啊,双方都没等到。
![]()
永远的分离
就这样,毛岸英踏上了征程,当时除了彭德怀、邓华都志愿军高层以外,其余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俄语翻译。
第一次战役发起后,志愿军司令部为了更好地指挥前线的战斗,就将驻地设立在了大榆洞。11月24日,几架美军飞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众人都明白,这是美军轰炸的前兆。
11月25日上午11时,美军四架飞机果然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上空,其扔下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作战室瞬间成了一片火海,毛岸英和高瑞欣不幸牺牲。
当时的毛岸英入朝仅仅34天,遗体被烧得面目全非,是从那一块烧剩的表壳中确认了他的身份。那么,他究竟是为何牺牲的呢?说法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直到68年后,刘思齐公布了一份材料,答案才得到揭晓。
2018年,刘思齐公布了时任志愿军作战室主任成普在1972年所写的回忆材料,在这份材料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因军队的作战指挥机关,无论状况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离职守,我们每天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特别是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要发起,参谋人员紧紧掌握敌我动态,至为重要,是有关战争胜负的大事,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我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
![]()
事情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美军4架飞机最初只是经过大榆洞上空,毛岸英、高瑞欣、成普、徐亩元四人及时带着一批文件进入了防空洞内躲避。
当他们见到美机直接往北而去,就以为敌人是要去炸鸭绿江大桥,所以毛岸英四人立马又从防空洞出来,回到了作战室内整理文件。
没想到的是,美机往北开只是幌子,很快又回来了,这次直接扔下上百枚凝固汽油弹,彭德怀的住室跟办公室顷刻间燃起了大火,成普和徐亩元在室外幸免于难,毛岸英、高瑞欣则不幸牺牲。
这一点在彭德怀发给中央的电报中也有提及,这封电报只有百余字,彭德怀却反复修改了一个多小时。封存了数十年后,直到2020年11月9日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二十集:历史铭记)》中才首次披露。内容如下: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
刻骨的思念
毛岸英牺牲了。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大家都愣住了,因为怕毛主席伤心,周总理便做主先压下来不报,直到1951年1月2日毛主席已经有预感了,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才将电报呈了上去。
毛主席看完后整个人神情都变了,他想要拿烟,却两次没能将烟从盒子里抽出来,拿到烟后,火柴盒就在他面前,他却在身上反复地寻找,直到警卫员为他点上。
整个屋里只有毛主席默默抽烟的声音,第二根烟抽完毛主席才开口: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志愿军已献出了那么多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也只是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众人听后都红了眼眶。
儿子牺牲了,儿媳若是知道了该有多伤心?毛主席平复心情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他不想再多一个人痛苦,便决定先瞒住刘思齐。直到朝鲜战争将要结束,毛主席知道瞒不住了,才亲口告诉刘思齐这个消息。
数年的等待化为泡影,刘思齐瞬间放声大哭,而主席就在一边有些木然地看着她。直到周总理在一旁说:思齐,你要节哀啊。
刘思齐顿时想到,这个房间里不止有自己这个毛岸英的妻子,还有眼前的毛岸英的爸爸,如果自己再哭下去,毛主席一定会更难受,她便上前握住了毛主席的手告别。
后来刘思齐回忆:我以前握爸爸的手都很温暖,但那一次却是冰凉的,我这才意识到,他不但是国家的主席,还是一个普通的爸爸。
![]()
之后,刘思齐多次去往朝鲜为毛岸英扫墓,只不过都是去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墓,后来毛主席对她说:思齐,你将来有机会,还是要到岸英牺牲的地方看一下的!毛主席因为身份特殊,自己不方便随意去往他国,只好将这个念想寄托在了刘思齐身上。
直到2006年,刘思齐才实现了这个愿望。她在毛岸英牺牲的地点动情地说:岸英啊,我来看你了!今天总算圆了我55年来最大的心愿,也完成了爸爸嘱咐给我的事情......岸英,这是我第一次来大榆洞,但也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我老了,以后可能就无法再来看你了......
她为岸英带来了浏阳河的酒,随后又带走了一捧大榆洞的泥土,这是两人最后的“互动”了。
至于毛岸英临别时问父亲的那个问题,刘思齐后来也问过,毛主席听后就想起了儿子,他眼含泪水地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
其实,毛主席虽然没有在公共场合表达过对儿子的情感,但他是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儿子。1976年主席去世后,工作人员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一打开,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那里面只装了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这都是毛岸英当年留下的。
26年了啊,毛主席一直小心地保存着这份最后的回忆。或许在很多个无人的夜晚,毛主席也会拿起这些衣物回想自己最爱的儿子。
他是一个国家的主席,更是一个儿子的父亲啊!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