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小茶馆里,69岁的老李神情有些忐忑。每次体检都格外关注“血脂”“血压”,可去年查出脑供血不足后,他辗转难眠。邻居老孙拍拍他的肩,“你不用太担心,咱家四代都是A型血,哪儿会中风?
”一句话让老李纳闷:“血型竟然也和寿命、健康有关?”其实,这样的说法流传已久——有的人自信自己的血型“天生健康”,有人却忧心忡忡。
真的有科学根据吗?A型血真的更容易中风,寿命更短吗?一项涉及60万人、历时12年的权威大数据研究,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结论。到底血型对寿命和疾病有没有影响?A型血真的更危险吗?第三点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
血型与寿命、中风风险的真实联系
网上时常流传类似“O型血更耐病、A型血脆弱易病”的说法,甚至有“血型决定人生长短”的误区。实际上,血型只是决定人体红细胞表面抗原类型的遗传特征,影响输血安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型似乎和某些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癌症——之间存在相关性。
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公布一项汇总自世界7大数据库、总计60万人、跟踪12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A型血人群发生脑卒中(即中风)的风险比O型血高出18%。而且,年龄越大,风险差异越明显。而B型、AB型血的人,中风风险虽有波动,但差距相对A型血并不显著。
![]()
那么,A型血为何“天生”更易中风?专家总结出三大主要影响机制:
血液黏稠度偏高。
A型血人群体内一种叫“血液凝集素”的酶活性更高,研究显示A型血血浆黏稠度比O型血高出约8%,血液更易“发粘”,更容易在血管内形成微小血栓。
脂质代谢能力较弱。哈佛大学医学院2019年发布的研究指出,A型血人群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高,易导致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为中风埋下隐患。
炎症反应更敏感
A型血个体在感染、压力环境下更容易引发体内“慢性炎症反应”。有数据显示,炎症标记物CRP的平均水平,A型血普遍高于其他血型约12%。
![]()
坚持科学生活习惯,A型血人群的风险其实可以逆转
虽然A型血中风风险相对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命中注定”无可改变。后天的生活方式调整仍然是关键。专家提醒,尤其是55岁以上、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做好以下三点,有助于大幅降低中风风险:
1、合理饮食控制血脂
减少红肉与精制糖摄入。以优质蛋白(鸡蛋、豆制品)、海鱼、坚果替换脂肪含量高的动物肉。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每周坚持两次深海鱼摄入,脑卒中风险可降低13.7%。 -多吃新鲜蔬果与全谷物。保证每天膳食纤维摄入达到25克以上,能显著改善血脂和血糖。
2、加强运动,保持血管弹性
每周至少五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规律运动可减少18.9%脑卒中复发风险。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60分钟主动站立活动5-10分钟。
![]()
3、充足睡眠与减少精神压力
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优质睡眠。多项医学统计显示,睡眠不足者中风概率比睡足人高出22.3%。 -主动减压,学会情绪管理。可以通过冥想、音乐、慢呼吸等方式舒缓情绪。
此外,吸烟、过量饮酒、重盐重油重糖的口味喜好,也是中老年人中风高发的“加速器”。尤其是A型血人群,更要主动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三项指标,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脑血管超声及体检。
虽然A型血与中风风险相关,但并不是“不能逆转”的宿命。正如专家总结:“血型是一片土壤,后天养护就像园丁——只要科学管理,依然能开出健康之花。”
![]()
别让“血型宿命论”束缚健康选择。A型血人群,只要科学饮食、规律锻炼、良好作息,中风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完全可以降低到正常水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