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却能在4年内3次"卡点"怀孕,至今未被收监执行刑罚。
这听起来像是电影情节,却是发生在现实中的真实案例。
当法律的人道主义关怀被恶意利用,当生育成为逃避刑罚的工具,我们的司法体系该如何应对?
![]()
以孕避刑:不止一个"孙某"
在江苏镇江,一名叫孙某的女子因虚开发票罪、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但自2021年案件立案以来,通过连续怀孕生育的方式,至今未被收监执行。
这并非孤例。
在晋城市,一名叫陈红的女子因诈骗罪于2020年12月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判决生效后,因当时有孕在身被暂予监外执行。随后的四年里,陈红连续怀孕并生育了三个孩子,导致收监期限一再延后。
更令人惊讶的是,2025年5月,检察官在社区矫正专项检察中发现异常:陈红家中毫无婴幼儿生活痕迹。
调查显示,她的第三个孩子户籍信息已变更为其夫姐之子。
在证据面前,陈红承认自己早已离婚,两个孩子由前夫抚养,第三个孩子则被送养,她未实际履行哺乳义务。
![]()
法律漏洞还是执行难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一规定本是为了体现司法人道主义,保护胎儿和婴儿的合法权益,却成为少数人钻空子的漏洞。
关键在于法律条文中的"可以"二字——这意味着暂予监外执行并非强制性规定,司法机关拥有一定的裁量权。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面对确凿的怀孕事实,法院往往只能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
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梳理孙某如何"精准"利用法律规则:
时间节点
孙某的情况
案件进展
司法程序
2021年9月
因涉嫌职务侵占罪主动投案
案件立案
因怀孕被取保候审
2021年12月
第一次生产
案件审理中
哺乳期至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再次怀孕
一审前夕
2023年2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
2023年10月
第二次生产
二审审理中
哺乳期至2024年10月
2024年9月
第三次怀孕
二审判决生效后
申请监外执行获准
2025年5月
第三次生产
判决生效待执行
哺乳期至2025年11月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孙某每次都在上一个哺乳期即将结束前"精准"怀孕,使得收监执行期限一再延后。
![]()
司法机关的应对之道
面对这一挑战,司法机关并非束手无策。
在陈红一案中,晋城市城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陈红利用连续怀孕逃避刑罚执行,且已不再哺乳婴儿,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条件已消失,依法应当收监。城区检察院联合法院、司法局对陈红进行释法说理,并协调公安等部门凝聚执行共识,明确证据标准和交付流程。
最终,陈红被依法送往看守所执行剩余刑期。
这一案例的成功办理,彰显了检察机关维护司法权威的决心,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人性关怀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法律的人道主义关怀决不容滥用。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暂予监外执行的规定,彰显着对生命的尊重与人文关怀,但绝不是违法者逃避刑罚的"挡箭牌"。
现实中,已被判处刑罚的女性罪犯以怀孕或哺乳婴儿为幌子逃避刑罚并非孤例。这种行径不但践踏了法律红线,让法律对女性罪犯的人文关怀沦为少数人逃避刑罚的"护身符",也挑战了法律权威,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针对该类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晋城市城区检察院将联合各部门推动构建长效防控机制,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具体措施包括:
- 建立重点监管人员库,对"掐点怀孕"、伪造证明等行为进行专项排查;
- 要求矫正机构对重点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每月实地走访,核查怀孕或婴幼儿实际抚养情况;
- 打造跨部门协作平台,打通检察、公安、卫健等部门数据壁垒,对孕产证明真实性实行联审联查。
法律不是完美的,但可以不断完善
任何一个法律体系都难以保证百分之百的完美,难免会有少数人试图寻找漏洞。面对"以孕避刑"这一现象,我们的司法系统正在通过案例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和执行机制。
对于普通人而言,理解法律的人道主义初衷与司法公正的边界至关重要。法律的温度不应被误解为软弱,法律的刚性也不应被理解为冷漠。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之间,我们的司法体系正在寻找更加精细化的平衡点。
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完善的法律规定和更加严格的执行标准,让试图钻空者无空可钻,让真正需要保护的人得到保护。
你怎么看这种"以孕避刑"的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