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门岛驻守几十年的台军“海龙蛙兵”主力部队,连同美军顾问,一起撤离了金门,搬到了澎湖牛心湾的新营地。这次撤离,并没有敲锣打鼓宣布,甚至连正式的交接仪式都没有,只有几个排级单位还在金门轮换驻守,像是强撑着一副“阵地还在”的架势。
美军顾问也不再前往金门训练,而是把训练点全部搬到了澎湖。曾经十几万兵力驻扎的金门、马祖,如今加起来不到5000人,金门更是跌破了3000人。台军为什么要撤?是不是准备彻底放弃金马一线?台海局势是否会因此出现新变数?
![]()
想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得从这次撤军的来龙去脉讲起。早在9月,台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下属的101两栖侦察营,完成了整体转移。
这支被称为“海龙蛙兵”的部队,主力约400人,原本驻守在金门的军事核心区域,如今已经集体驻扎到澎湖的新营地。虽然营部和下属连队各留下一个排进行轮换驻防,但这就像在台面上摆一张牌,实则已经弃守。
![]()
同时,美军顾问也随之撤离,不再进入金门,从今往后只在澎湖对该部队进行协同训练。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轮换,而是一次战略级别的后撤。
台军高层心里清楚,金门距离台湾岛有200公里,距离大陆却只有10公里。如果真发生战争,金门几乎不可能获得有效支援,守军只能“自生自灭”。
与其把精锐留在一个必败的战场,不如撤回来保留战力,未来用于更有价值的“非对称作战”。台军现在大力学习乌克兰的作战方式,试图通过攻击型无人艇来对抗解放军的海上力量。
![]()
“海龙蛙兵”和另一支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侦搜大队,现在都在改训,少练传统潜伏作战,多练遥控操作无人艇。在澎湖、台中港、甲南海滩等地区,这些无人艇将作为攻击主力,用于骚扰解放军船队或登陆部队。
但问题是,台军的无人作战经验非常有限,通信链、监控系统、指挥平台都不成熟,作战能力更多是纸上谈兵。
![]()
乌克兰在黑海能偷袭俄军,是因为俄军当时防备松懈。而台海局势已完全不同。解放军早已将乌克兰战例作为教科书,海面、空中、雷达、无人机密布,几乎实现全天候监控。台军想要靠几艘无人艇突破解放军的层层封锁,几乎是天方夜谭。
除了训练重点的转变,台军在金马一线的兵力也在持续缩水。目前金门驻军已跌破3000人,马祖则早已减少至2000人以内。而巅峰时期,这两个岛屿曾经驻扎了超过十万人。现在的兵力规模,根本无法承担战时任务,真正的作用,只剩下“象征意义”。
![]()
岛内军方嘴上说是“机动防御”,其实心里有数——真要打起来,金马是守不住的。唯一例外,是马祖东北端的东引岛。这里地形复杂,台军部署了“天弓-2”中程防空导弹,还妄图以此为跳板牵制周边海空域。
但实战中,这种部署根本撑不了几轮。解放军早已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陆航也可以快速机降,台军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建立有效防线。这一切动作背后,其实都能看出美国的影子。
![]()
早在1950年代,美国就曾多次建议台当局放弃金马防线,把主力部队撤回澎湖和台湾本岛。那时候的蒋介石还做着“反攻大陆”的梦,根本听不进去。现在不同了,台当局紧贴华盛顿的战略节奏,对“非对称作战”言听计从,步步后撤,完全迎合美国的战略主张。
这次“海龙蛙兵”撤出金门,就是一次典型的“按照美国剧本”下的战略收缩。岛内有声音说,这不是认输,而是“现实主义”。守不住的岛,撤兵不如早撤,省下资源集中保卫本岛和澎湖,才是务实之举。
![]()
但讽刺的是,不论怎么包装,这种撤退对岛内军心是一次严重打击。蓝营、白营都在批评当局“弃守前线”,绿营支持者的信心也在快速流失。
更让人尴尬的是金门岛上的普通居民。他们早就不希望再听到警报声,也厌倦了军车在街上巡逻,更多人希望金门能够彻底非军事化,恢复成一座和平的小岛。当地政界人士早就提出设立“金门非军事区”的建议。他们的诉求很简单,不想再让子孙在炮火中长大。
![]()
金门现在已经接上了福建的输水管,和大陆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多,厦门的楼灯在海对岸一字排开,连手机信号都能互通,大家更关心的是生计,而不是战火。
岛上的老人说,过去是听炮弹声长大,现在是听飞机螺旋桨飞过的声音。相比枪炮,他们更希望孩子能继续讲闽南话、吃得上一口热饭。这次撤军,也让人看到了台军“技术性弃守”的套路。不是一夜之间撤清,而是慢慢减编、轮换、低调淡出。
![]()
表面上维持着驻军的样子,实际上早已没有实战能力。台防务部门用“优化配置”“动态轮换”这些词遮掩真相,其实就是不敢公开说出“弃守”二字。
台中港、澎湖训练场这些地方,开始出现无人系统的仓储点和军事出入频次的上升。台军开始集中力量在本岛西岸布置防线,从“守岛”转成“守本”。
对岸的舰机现在几乎天天巡航金厦水域,低空掠过,浪花都带着发动机的味道。金门的渔民说,早就习惯了这种声音。习惯的背后是一种新的现实——谁掌控制空权,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
这一轮军事收缩,不只是台军的战术调整,更是整个台当局对现实的“低头”。明知守不住,就先保自己。明知无法对抗,就换个战术。
在这个过程中,金门成了“第一块落水的石子”,波纹迟早会拍到台湾本岛的岸边。从金门到澎湖,从“海龙蛙兵”撤出到无人艇训练,从美军顾问转移到东引岛的孤哨,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是岛内战略重心的变化,也是对两岸实力对比的清醒认识。
![]()
民意也在悄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守住每一寸土地”当作信仰,而是希望“不要让战火烧进家门”。和平,不是口号,而是生活的刚需。
岛内的年轻人更关心就业和房价,老人只希望晚年安稳。金门、马祖这些地方,正在从“前线阵地”一步步变成“和平信号”。从这个角度看,非军事化不是投降,而是现实的选择。
![]()
金门撤兵不是偶然,而是台军战略转向的真实写照。从前线到本岛,台当局正在推行一场被动而深刻的军事收缩。不管外界怎么解读,这一步已经迈出,后续的连锁反应也将逐步显现。对两岸来说,这既是一次博弈,也是一次考验。谁能顺应历史潮流,谁就能赢得未来。
信息来源:
[1]“美国顾问”决定不了台湾的未来 环球时报
[2]美司令否认美军在金门常驻,承认有“评估台湾民防单位御敌能力”计划,岛内网友:到底在搅和什么? 环球时报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