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本应事发之后就写的,一拖再拖,竟拖至现在。但我还是没忍住,想再啰嗦几句。
交通事故,在社会道路上发生,并不鲜见。但在校园内部道路上发生,并且是三天两头发生,真的可以说是让人惊掉下巴!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南方某地某高校,40小时之内,经连发两起恶性交通事故:
2025年9月27日21时40分,在华南理工大学城校区小谷围街道中环东路附近某生活小区内部道路,有一辆小车撞到2名行人。最终导致一死一伤。死者是一名入学仅20天的大一新生,事发时,刚收到的新生入学手册还没捂热!
这边善后工作刚刚开始,9月29日上午,在该校五山校区那边的校园内,竟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网约车撞倒了一名骑自行车的退休教师。
从27日深夜到29日上午,说是3天,其实,时间间隔不超过40个小时!
之所以说对校园内部车祸不断感到震惊,一是因为,教师本身应该都是素质较高之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嘛!二是因为,师生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归属和情感的:我是学生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这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决定了教师在做出某种行为时,总是要掂量或者说考量一番的,毕竟,师生情深嘛!教师怎么可能视学生如草芥,草菅人命,在大学校园内驾车,竟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横冲直撞,肆无忌惮?
发生车祸,并且排除醉驾、毒驾因素,那么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恐怕只剩车速了!咱一直生活在排不上“线”的小县城,县内最大的校园500亩,学生最多时万余人,校园主干道限速牌,明确标注时速5公里!
而事发学校2016年印发的《校园交通安全和车辆管理办法》规定,校内机动车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0km/h,但2022年五山校区实施的管理办法却将主干道限速提高至30km/h,一所学校,两个校区,限速标准却存在差异,也许与通行条件有关。但是,据悉,早在2013年,就有报道指出该校内机动车超速、鸣喇叭等违规现象频发,学生因车辆超速发生小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
看起来,车祸不断,不仅仅是车速的问题,比车速更关键的,是管理上的漏洞与疏忽。
![]()
![]()
![]()
![]()
![]()
![]()
![]()
![]()
大学校园内机动车时速多高为宜?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因校而异:事发后,华南理工于9月30日发布的通告显示:进出校园门禁,时速≤5km;主干道行驶,时速≤25km;次干道行驶,时速≤15km;人员密集区域(如教学楼、宿舍区),须减速慢行!
而上海海事大学,机动车限速30km/h;上海机电学院,机动车限速20km/h;上海外国语大学,路口限速5km/h,道路限速20km/h。
上述学校机动车时速,按校区面积折算的话,只有上海外大相对较低。而其他院校则相对较高。
“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有一次是意外。”而那一次意外,多半也是因为车速太快。这次校内车祸,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生活小区内部,意味着已经远离主干道和次干道。而主干道和次干道必定是联通的:你在主干道上正跑着,这时次干道上走过来两个人,车速不快定能躲过,车速太快必定遭殃!
大学校园内部交通安全,国家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但根据新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所有学校区域的入口都将被要求设置“30”限速标志,明确规定最高限速为30km/h,旨在进一步降低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风险。此项强制标准已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校区域,特指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门上、下游各150米半径范围内的道路。这些区域内的标志设置有着明确的规定:警告标志的底色应采用荧光黄绿色,辅助标志同样可使用这种颜色;限速及警告标志的尺寸应适当放大,以引起驾驶者的注意;而学校区域的限速值则严格限制在30公里/小时以内。
校外区域尚且限速30公里,那么,在人员更密集、通行条件更受限的大学校园内部道路,时速也限制在30公里,那这些学校是不是默认自己的校园管理水平,就像校门口一样混乱?
校门口依然属于社会交通区域,校门口限速30公里,那么,管理更精细化的校内道路,难道不应该降低一个层级,最高限速25公里或者更低?
毕竟,大学校园虽然大,相对空旷,但学生人数众多,管理难度更大!
最早看到的校园交通事故,是“我爸是李刚”那次,如此嚣张之气焰,不出事故才怪;2023年5月23日,又看到鄂地汉阳区弘桥小学月湖校区教师刘某在校内驾车将该校一年级学生谭某撞伤,后送医抢救无效去世。
最终,涉事教师被刑拘,依法追责;涉事校长和分管副校长予以免职,纪监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别家孩子上大学学知识、找工作,开启幸福人生;这家孩子上学送命,家庭塌天,万劫不复!不追责不足以平民愤,不追责不足以慰亡灵!校园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需警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