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天气
十月的上海,秋天还没来,夏天还不走。
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场下,申城今天再度冲上30℃+,市区徐家汇站最高气温达32.2℃!蓝天、烈日齐上阵,体感“热辣滚烫”,和北方秋风阵阵的画风完全两极分化。
数据显示,上海常年夏季平均长度约134天,史上最长是2021年的162天。今年夏天,截至今天,已经热了152天,跻身历史第四高位!按目前趋势来看,冲进前三稳了。
![]()
明天热度加码
晴到多云,阳光在线,最高气温预计33℃,最低25℃。东到东南风3-4级,沿江沿海阵风可达4-5级。早晚稍凉,但白天依旧晴、热、晒。晾晒衣物正好,但户外跑动要谨慎,紫外线强、防晒别省。
要知道,10月中旬上海破30℃的日子,在百年气象史上只出现过11天!其中1985年10月12日的最高纪录是31.7℃。而这几天,上海或许要直接改写这段历史。预计本周六到下周一,气温仍可达33~34℃,或连续刷新10月中旬高温纪录。
![]()
降温还得再等
下周二起,随着副热带高压撤退,申城气温将逐步回落,最高气温降至“2”字头。冷空气登场后,会不会一脚把我们踢进秋天?目前还不好说。
每天一首古诗词
《初秋行圃》(其四)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十月的上海,仍被黏腻的热意包裹着,早晚虽偶有微风,却驱不散骨子里的燥热,让人满心盼着真正的秋意早些登门。杨万里的《初秋行圃》借园圃里的落日与蝉鸣,把初秋傍晚的鲜活与闲趣,轻轻递到了我们眼前。
古人写秋蝉,或带悲意,或寄高洁之志,或抒离愁之绪,在杨万里笔下满是生机与意趣。“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落日本该是昼去夜临的“无情”信使,可在这,却成了最懂趣的催促者,悄悄催着万树枝头的蝉儿放声高歌。一个“催”字,让无声的落日有了动作;一个“遍”字,又铺开了满林蝉鸣的热闹图景,初秋的园圃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后两句更见巧思,像从日常里截下的一段小插曲。“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捕捉了听蝉寻蝉的日常瞬间:蝉声明明近在耳畔,俯身寻觅时却无迹可寻;挨近声响处,那蝉儿竟即刻收了声,仿佛在与寻者玩一场游戏。这一来一回的寻觅间,将自然万物的灵动与田园生活的闲逸,表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壮阔的秋景,没有深沉的感慨,杨万里只撷取了催蝉、寻蝉的片刻,却让初秋的闲逸有了温度。动人的秋意,不在远方的景致里,而在对身边草木生灵的细细打量中。短短四句诗,藏着对初秋最质朴的欢喜,读来便让人对迟迟未至的秋意,又多了些期待。
每天一张AI海报
![]()
原标题:《【AI 诗象】史上最长夏季?上海10月热出新纪录!秋天还在加载中》
栏目主编:秦岭
视频:可灵AI 脚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晓彤 曹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