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共有25个亲生儿子。其中,曹昂孝心出众、曹彰武力值高、曹冲聪明过人、曹植文采斐然,皆为曹操赏识。
曹操本欲将一生的基业传给长子曹昂。谁料,因为自己一时起了色心,不幸造成了曹昂英年早逝。
当时,曹操带着曹昂一起征讨张绣,张绣战败投降。结果曹操看到张绣的嫂子,惊为天人,逼她从了自己。
张绣听到此事后,当即大怒,在贾诩的策划下带兵偷袭了曹操。
危急时刻,曹昂将自己的战马给了父亲曹操,曹操才得以逃脱追杀。可曹昂却死在了追兵的刀剑之下。
此后,世子之位一直空悬。
而曹操也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游移不定。他的犹豫,导致曹丕和曹植的明争暗斗,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
兄弟俩的大权争霸赛
曹昂死后,曹丕成为嫡长子,身份尊贵。
按理说,他有优先继承权。而且曹丕也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他自幼学习骑射,又擅书论诗赋,可谓文武双全。
然而,曹操却并不是一个守规矩、讲究嫡庶之分的人,将谁立为继承人,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
曹丕虽然很优秀,在曹操心中,却一直都是备胎一样的存在。
毕竟,曹操一度对聪慧过人的曹冲青眼有加,曾经多次对周围的人透露,有意将世子之位传给曹冲。
可惜,曹冲13岁时突患急病,缠绵病榻八日后,撒手人寰。曹冲死后,曹操对曹丕说: “曹冲的死,对我来说,是大不幸,对你来说,是你的幸运!”
不过,幸运也没有落到曹丕头上。虽然曹操也一直在培养曹丕,可是他明显对曹植更为青睐些。
曹丕文武双全,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却没有一个方面可以突出到傲视群雄的程度。
曹植就不一样了,他的才华太过惊人,成就太过卓越。就像夜空中的那颗圆月,星星再亮,又岂能与月亮媲美?
![]()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评价他:“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操自己善骑射武力,却认为这不过是匹夫之勇,对继承人的才思非常看重。曹植的长板特别长,又恰恰是曹操最为看重的地方,获得曹操的青睐顺理成章。
曹植20岁时被封为平原侯。
此后,曹操心中的天平越来越向曹植倾斜,不断为曹植造势。曹植的风头盖过曹丕,一时无两。
建安21年,曹植24岁,曹丕29岁,两人的夺嫡斗争进入白热化的地步。
这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并允许他见到天子不用跪拜,不用自称臣子,出行等所用的仪式可以与天子一样。
明眼人都知道汉献帝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违心地对曹操进行册封。官员杨训上书拍马屁,称曹操“德行高洁、功劳盖世”,民众讥讽杨训虚伪浮夸。
推荐杨训做官的崔琰给杨训写了一封信,安慰他说:“封魏王是好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也会变化的。”
他本意是拍曹操的“马屁”,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世人对崔琰的看法会有变化。因此,不要困扰于现在的冷嘲热讽。
可曹操得知此事后,却认为崔琰是说魏王之位迟早会出现变化,这是在暗中讥讽他,因此大怒,将他削官下狱,不久后赐死。
随后,为崔琰说话的毛玠也被罢官下狱,不久后病逝。
崔琰和毛玠都是曹丕的铁杆支持者。曹操主动出手,以“文字狱”打压此二人,力挺曹植之心昭然若揭。
![]()
而曹丕在与曹植的争斗中处于下风,不由得心里着急。他的谋士对他说,既然您在才思上比不过曹植,不如尽量显现出自己的宽厚仁爱、德行高洁。
意思就是,你可千万不要再去跟曹植比拼文采了,那是无论如何也会落在下风的。不如用品德来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曹丕一想,这个建议十分有道理。
以他的精明,对父亲的性格当然非常了解。曹操多疑善变,虽然自己杀人从不手软,却希望继承人能够宽厚仁爱。
当年他青睐曹冲,除了曹冲聪明过人外,也与曹冲的宅心仁厚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次,管理仓库的小官发现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曹操治下极严,小官担心自己会遭受严重的惩罚,求曹冲帮忙说情。
曹冲将自己的衣服弄了几个洞,装成老鼠啃过的样子,一脸不高兴地去找曹操。他对曹操说: “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听说这样很不吉利,所以我很不开心。”
曹操说: ““这都是瞎说的,不用为这件事苦恼。”
三天后,小官前来请罪,曹操想到自己对儿子所说的话。于是对小官说: “我儿子的衣服都被老鼠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
小官逃过一劫,自然对曹冲非常感激。从这件事上,曹操看出曹冲为人宽厚,很受众人拥护,对他更为喜爱。
![]()
曹丕的心机
曹丕当然听说过这件事,知道曹操的喜好。因此,他更加鞭策自己,用最大的耐心来掩饰自己的权力欲望,努力做一个道德上的完人。
曹操刚愎自用,十分自负,最恨别人违拗他的意思。曹丕对此十分注意,每每遇到大事,他总是不忘记汇报给曹操,唯曹操马首是瞻。
即使是曹操外出时,曹丕代理监国职责,遇事有自己决定的权力,可是他也从未独断专行过。
曹丕很清楚,自己在曹操面前需要处处隐忍,越是表现得对权力不感兴趣,自己越安全,也越有可能得到继承权。
而曹丕在任何时候,小到着装,大到车马礼仪都符合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