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哥
疯狂的马拉松,要套上紧箍咒了。
这两天接连看到马拉松赛取消的消息,有好几场马上就要比赛了,而且级别还挺高。
说取消也就取消了。业内人士推测,直接的原因都与即将出台的马拉松新规有关。
看了一下,新规的核心要点有三条。
一是县区级以下C类赛事全部取消。二是设区市每年举办的赛事不超过3场。三是欢乐跑、健康跑之类的赛事取消,不要混着跑。
作为一个有着近15年跑龄的马拉松爱好者,对这个新规我是非常支持的。原因也简单,此前我写文聊过很多次:
最近十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实在是太多了,一拥而上,鱼龙混杂,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早就该整顿了。
我举一个感受最深,也最隐秘的例子,很多人都说办马拉松很赚钱,可以拉动经济消费,可以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其实,对于大多数举办地来说,这就是扯淡。跑友那点报名费根本覆盖不了支出。
至于说什么提升品牌形象,在赛事多如牛毛审美疲劳的今天,也是连个水花都不响。
不少地方,去查一查办赛的经费开支、品牌赞助商是哪些,就可以看到猫腻了。很少有能做到商业化运营,更很少有能做到赚钱的。
不赚钱,又要办赛,那最后成本是谁负担?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地方开支紧张的今天,裁减正当其时。
说直接点,对于不少城市,尤其是一些小县城,举办马拉松赛,就是典型的政绩工程。是一场自娱自乐的过家家。
这可能与马拉松运动的特点有关。呼啦啦几万人,汇报数据好看,图片好看,经费好看,自然热衷起来。
刚开始大家还收着,一个城市一年举办一两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疯狂到一个城市下面所有的区、县都举办了。有些城市一年接近十场之多。
真的有必要那么多吗?现在新规说最多只给办3场,那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仅设马拉松和半马,取消欢乐跑健康跑之类,这个我也支持。
这就相当于将极限运动和娱乐健身的群体分流,各玩各的,可以极大地提高马拉松的赛事效率。
我参加过一些马拉松,经常有跑三五公里健康跑的,没有报上名,但又想跑全马。于是混在半马全马的队伍里,这种不出事都没事,一出安全事故,赛事主办方风险很大。
新规详文。我还没看到正式文件。下面是ai的总结,仅供参考。
核心事件
2025年10月,中国马拉松行业迎来重大政策调整,新规聚焦赛事数量压缩、项目精简及名额分配改革,引发跑圈广泛讨论。
事件总结
赛事数量与类型管控
自2025年11月起,县区级及以下C类赛事全面取消,每个设区市每年最多举办3场马拉松。
仅保留全马和半马项目,“欢乐跑”“健康跑”等短距离项目被禁止设置,高债务风险地区不得办赛。
11月至12月赛事数量减少,短期内不再新增赛事,需提前一年报备年度清单。
责任与监管强化
落实“谁主办、谁负责”原则,政府牵头组委会并承担主体责任,从源头遏制盲目办赛。
规范公益与商业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国际”“世界”名称及邀请外籍选手,奖金设置上限。
参赛名额分配改革
大众选手抽签名额占比从80%提升至90%,取消赞助商直通等特殊组别,优化中签公平性。
部分赛事试点按成绩分区抽签(如南京马拉松),限制重复报名占用资源。
行业影响与争议
政策旨在提升赛事专业度、减少商业化乱象,但县级赛事取消及短距离项目消失影响初级跑者参与。
国内精英选手迎利好(外籍选手限制),但中小赛事减少或冲击业余跑者参赛机会。
多场原定2025年10-12月赛事因政策紧急取消(如北京龙行半马、蠡县半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