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假如大家都不生孩子,10年后人口减少到5亿,日子会变成什么样?

0
分享至

现在年轻人中间流行一句话:“三无人员”。

就是说没房贷,没孩子,没结婚,就是最最幸福的人生。

不仅恐婚,现在大家对生孩子更是抗拒,丁克家族越来越多,新生人口越来越少。



为了鼓励大家生孩子,又是开放二胎,三胎,什么育儿补贴,生娃补贴等等。

但还是改变不了大家不想生孩子的想法。

假设大家都不生孩子,10年后人口直接砍半剩下5亿人口,那场面我们真的能应对得过来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人口负增与困局

大家嘴上说着“三无幸福”,但人口下降的实际数据和困境已经摆到了眼前。

从2022年到2024年,中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0,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需要的2.1。



这个数字跟生育率全球垫底的韩国已经相差无几。

更直观的对比是,现在的新生人口比2016年少了四成还多。

以前幼儿园报名要连夜排队,现在不少幼儿园连一个班都凑不齐。



各地政府也在为人口下降想办法,青岛给二孩家庭补5万、三孩补10万,其他城市推出育儿补贴、购房优惠,但效果并不明显。

原因很简单,在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大学毕业,60万都算少的。

这点补贴对于巨大的养育成本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有人觉得人口少了反而是好事,毕竟中国现在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资源更是只有27%。

人少了,资源不就多了?

地铁不用挤了,医院看病不用排半天队,房价说不定还能像鹤岗那样,几万块就能买套房。



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山东聊城有个小区,2019年开盘时大家抢着买,现在二手房挂牌价直接砍半,挂了半年都没人问。



东北某县更夸张,过去五年关了23所村小,不少任教多年的老师要么被分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学校,要么直接被辞退。

农村的医院也在慢慢消失,村里老人看病得跑几十公里去县城。

所谓的“资源红利”还没等到,城市收缩、配套崩塌的问题倒先来了。



人口骤降危机多

局部问题还只是开始,如果真像大家担心的那样人口骤降到5亿,我们要面对的危机可就更深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问题。

现在是2.8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到2055年,这个比例可能变成1个劳动力养2个老人。



养老金基金预计那时候就快耗尽了,延迟退休到70岁可能不是开玩笑。

不光养老难,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在下降。

独生子女婚后将面临照顾双方父母和两边的爷爷奶奶。



要是家里有长辈生病住院,年轻人得每天白天上班,晚上赶医院,周末还要跑养老院。

更可怕的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尤为脆弱,一旦子女遭遇意外,整个家庭的养老体系就塌了。



家庭扛不住,医疗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目前,儿科医生转行率已经超过30%,上海有家三甲医院2024年把产科改成了认知障碍病房,因为孕妇少了、老人多了。



此外,教育领域的萎缩和非遗传承的困境也将加速。

民办高职院校倒闭率可能会超过60%,非遗传承更是面临断档。

陕西华县的皮影戏,整个县里能完整唱完一出戏的,连10个人都凑不齐。

剪纸、木偶戏这些老手艺,以后可能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



除了社会服务,经济活力的下降更是肉眼可见。

深圳龙华的电子厂,今年把普工工资涨到了一万二,还是招不到人。

老板说以前车间里全是20多岁的年轻人,现在能招到35岁以上的都算好的。

制造业外迁东南亚的速度在加快,家电、汽车的新品研发周期比以前长了50%。



消费市场也在收缩。

小区对面的早教中心,2024年改成了银发旅行社。

老板说现在家长带娃来报名的越来越少,反而老人报名旅游的多。



韩低生育和我国困境

其实低生育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韩国早就踩过坑。

2022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8,牛津大学的教授预测,如果生育率没改善,韩国2070年可能会“功能性消失”。



韩国街头,不少幼儿园改成了养老院,宠物推车的销量比婴儿车还高。

首尔江南区的房价卖到15万一平米,年轻人别说买房,连租房都要花掉工资的一半。

韩国政府16年里砸了280万亿韩元刺激生育,公务员生两个孩子还能在评优时加分,可生育率反而越来越低。



问题的根源还是住房、教育成本太高,加上职场性别歧视严重。

韩国女性生完孩子再找工作,工资要比之前少三成,谁还敢轻易生孩子?

韩国的困境看着眼熟,咱们国内不少年轻人也正面临着一样的难题。



河北的小王,2024年和女朋友在县城买房,掏空了两边六个老人的积蓄。

现在每个月房贷要还8000,他工资才一万三,别说生孩子,连出去吃顿火锅都要算着花。

教育支出更是无底洞,好点的幼儿园一年收费几万,课外辅导班一节就要几百块。



职场困境同样严峻,不少人生完孩子想找个托育机构,但家附近五公里内可选性不多,还得排队。

每天996下班,回家连陪娃的时间都没有。

女性“履历断层”也是大问题,不少妈妈在家带几年娃,在找工作时,HR一看空白期就摇头。



生育困局破局策

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不容小觑,我们不能被困在困局中,要主动破局,关键是要找对方法。

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提出,生育支持投入要达到GDP的5%,构建“从怀孕到大学”的全周期体系。



比如二孩家庭每月补2000元,直到孩子成年,大概能覆盖30%的养育成本。

三孩家庭免社保,房贷利息补50%,这样能实实在在减轻经济压力。



一些地方的探索值得借鉴。

杭州推出“三孩家庭半价购房”政策,首周申请的就超过一万户。

义乌把多孩补贴和首套置业政策叠加,也帮不少家庭减轻了买房压力。



除了经济补贴,职场上的保障也很关键。

比如强制实施6个月的带薪育儿假,企业还能享受税收抵扣,妈妈们就不用为了工作不敢生孩子。

深圳有家科技公司在办公楼里建了托育园,女员工可以带着宝宝上班,中午还能喂奶。

很多妈妈说这样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娃,比在家带娃轻松多了。



解决了在职妈妈的顾虑,女性复职培训也要跟上。

社区开的复职培训班,帮不少在家带娃几年的妈妈重新找到了工作。

有的做行政,有的做育儿师,再也不用怕“履历断层”。



说到底,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怕生了养不起、顾不上。

我们要做的,不是逼着年轻人生孩子,而是把房价降下来、教育成本降下来、工作时间合理点,让大家看到“生得起、养得好”的希望。



生育从来不是义务,而是对未来的期待。

当年轻人相信生孩子不会拖垮自己的生活,反而能给家里添点热闹,给未来多份盼头时,低生育的困局自然会慢慢解开。

毕竟,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该只有老人的背影,更该有孩子的笑声。



结语

从杭州的育儿补贴到深圳的办公楼托育园,改变正在发生。当社会合力托起每个家庭的养育梦想,孩子们的笑声终将驱散人口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光明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认识人口问题》2023-04-03
2.上观新闻:《上观时评|如何让年轻人“愿生敢生能养”》2025-09-11
3.极目新闻:《梁建章团队:给三孩家庭购房打五折 每年能多生200万》2024-02-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历史八卦社
2025-11-02 23:20:39
突然爆火!青岛街头,一大群人裹着羽绒服排长队,就为了买它!网友:足足排了4个小时,高低要尝尝什么味儿

突然爆火!青岛街头,一大群人裹着羽绒服排长队,就为了买它!网友:足足排了4个小时,高低要尝尝什么味儿

环球网资讯
2025-11-01 14:24:07
体检报告上的10大“纸老虎”:看着吓人,其实不用治!一文教你一眼看穿

体检报告上的10大“纸老虎”:看着吓人,其实不用治!一文教你一眼看穿

鹤立烟雨
2025-09-30 17:46:23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吉刻新闻
2025-11-01 00:17:11
会穿吊带连衣裙的女人真很有魅力很有女人味

会穿吊带连衣裙的女人真很有魅力很有女人味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1-01 16:21:58
朱枫隐瞒了一个关键人物,没有被蔡孝乾知道,让他得以幸存!

朱枫隐瞒了一个关键人物,没有被蔡孝乾知道,让他得以幸存!

放开他让wo来
2025-10-12 10:31:49
四岛不归还 斗争永不息 197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四岛不归还 斗争永不息 197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07-18 07:00:03
太疯了!水母鞋,被炒到10000块一双了...

太疯了!水母鞋,被炒到10000块一双了...

Supreme情报网
2025-11-02 11:51:51
章泽天穿2万罗意威看展,头发乱糟糟不显贵气,确实像30多岁女人

章泽天穿2万罗意威看展,头发乱糟糟不显贵气,确实像30多岁女人

丰谭笔录
2025-11-02 22:23:59
重磅!极兔全球最大,在花都启用~

重磅!极兔全球最大,在花都启用~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2025-11-02 18:10:27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难度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难度

化学人生
2025-10-31 21:20:19
全球历史上评分最高的10部电影(截止2025年)

全球历史上评分最高的10部电影(截止2025年)

老蜗牛
2025-09-16 10:43:00
婆孙泳池边被毒虫咬伤,追责维权陷僵局;五星酒店:自然环境中蚊虫不可避免

婆孙泳池边被毒虫咬伤,追责维权陷僵局;五星酒店:自然环境中蚊虫不可避免

大风新闻
2025-11-01 19:21:03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太恶心!”男子回家发现床上躺着一对陌生男女,还和他打招呼!妻子却爆料……

南国今报
2025-11-01 20:47:12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07:58:52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

红星新闻
2025-10-31 21:35:21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12 18:26:37
周末重大利好确定性最高3大题材:量子科技、核能、创新药

周末重大利好确定性最高3大题材:量子科技、核能、创新药

风风顺
2025-11-02 22:44:33
原来,比预制菜更危险的,是自己做饭

原来,比预制菜更危险的,是自己做饭

陈天宇
2025-11-02 00:21:01
2025-11-03 01:32:49
凡知 incentive-icons
凡知
莫道书中无用处, 兴替之间皆学问。
3856文章数 10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