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无论处于哪个历史阶段,国家机密始终维系着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命脉。
在大众印象中,“间谍”往往被描绘成因金钱诱惑而背叛祖国的形象。
确实有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考验,为了些许物质回报便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彻底抛弃。
但最近破获的一起泄密案件,却颠覆了人们对“内鬼”的传统认知。
这起事件不仅引发央视高度关注,更为所有国有企业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
为泄愤而卖国
国庆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国家安全部通报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内部泄密案。
某大型国企国际业务部职员董某某,因对岗位调整及绩效评定结果心生不满,认定是直属领导故意打压自己。
出于报复心理,他竟策划出一条“让企业受损、令领导难堪”的极端路径。
![]()
每天下班后,他私自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注册境外电子邮箱,持续向外发送公司出口货物的具体品类、数量、运输路线以及交易金额等关键商业信息,并附言“请认真核查他们的动向”。
在此后的数月时间里,他一直期待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然而公司运营依旧平稳如常。
董某某愈发恼怒,转而加大泄密频率与内容深度,提供更多敏感资料以图制造动荡。
![]()
境外势力迅速捕捉到这一机会,立即利用所获情报伪造走私证据,公开抹黑该企业声誉,甚至在国际海域非法拦截其货轮实施强制检查,同步推动所谓“制裁措施”。
最终导致企业蒙受巨额经济损失,国家对外贸易形象也遭到严重损害,而国安部门则通过追踪数字通信痕迹锁定了嫌疑人身份。
“我真的没意识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
落网之时,董某某才幡然醒悟、悔恨交加,但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及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依法可能面临最高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类似因私怨走向叛国之路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曾红极一时的央视财经主持人成蕾。
![]()
央视女主播
2020年,在一场聚焦中澳经济关系的主题访谈节目中,成蕾在分析宏观经济走势时脱口而出:“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全面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情报动态”。
此番言论立刻引起现场嘉宾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她根本不可能接触此类涉密信息。
国家安全机关随即启动调查程序,很快调取到了她与境外机构之间的加密通信记录和资金流转凭证。
![]()
调查显示,成蕾凭借长期任职于国家级媒体核心岗位的优势,早已成为境外情报组织的协作人员。
自2002年进入央视以来,她多次通过手机终端将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调控方案及敏感数据秘密传送给境外联络人。
2022年3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其犯有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十一个月,并附加驱逐出境处罚。
![]()
无论是董某某还是成蕾,皆依靠职务便利向境外输送情报,一旦暴露渠道即告中断,难以形成长期危害。
但接下来要提到的人物,则完全不同,其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深远且持久。
![]()
笔杆子变 “传声筒”
一些境外组织已不再满足于仅对其本国公民灌输偏见或诋毁中国形象,而是开始主动派遣人员渗透我国舆论体系,试图进行思想操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央级主流媒体评论部的副主任,竟然是一名潜伏长达三十年的日本间谍。
董郁玉,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任《光明日报》资深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长期执笔撰写具有导向意义的社评文章。
![]()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董郁玉是如何被境外势力策反的,但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赴哈佛大学与北海道大学研修的经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境外情报机构在招募代理人时,通常优先锁定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而董郁玉兼具媒体权威身份,正是理想目标。
在中国,主流媒体评论员被视为国家立场的代言人,公众普遍对其观点抱有天然信任。
![]()
因此,董郁玉得以在其撰写的评论文章中巧妙植入误导性内容,悄然引导公众认知方向。
相较于单纯泄露技术机密,这种系统性地扭曲国民价值观的行为,更具隐蔽性和破坏力。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影响绵延数代,根深蒂固。
我们无法估量董郁玉三十年来持续“夹带私货”,究竟误导了多少读者,又将在未来多少年内产生余毒。
![]()
所幸在2023年,董郁玉在日本与境外间谍组织接头交接任务时,被我国国家安全机关当场擒获。
2024年11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正式确认:北京市某法院已以间谍罪判处《光明日报》前评论员董郁玉有期徒刑七年。
这些境外势力不仅企图从意识形态层面侵蚀我国民众思想,更妄图在国防科技领域攫取战略优势。
![]()
军工核心人员
郭万钧,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是我国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研发项目的核心技术专家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结识了已被台湾“军情局”收买的间谍沃维汉。
谁也无法想象,这位享有崇高学术地位和技术荣誉的国宝级科学家,竟会因蝇头小利沦为民族罪人。
![]()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郭万钧利用职务权限,陆续向沃维汉泄露涉及战略导弹项目的七项绝密情报。
其中包括东风-31导弹的射程范围、有效载荷、突防机制等关键技术参数,以及详细的结构设计方案。
为了让接收方充分理解这些高度专业的信息,他还专门录制讲解音频,详细阐释导弹工作原理。
这些情报经沃维汉之手传递至台湾“军情局”,随后被转交美国情报机构共享。
![]()
2005年5月,国家安全机关将郭万钧与沃维汉同时抓捕归案。
2007年5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郭万钧犯有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郭万钧于2008年11月28日被执行死刑。
![]()
类似的悲剧也曾发生在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身上。
2009年,康日新被中央纪委立案审查,最终因受贿高达18亿元人民币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后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一起重大贪腐案件,直到中国国防大学金一南少将在《苦难辉煌》主题演讲中披露了一个惊天内幕。
![]()
康日新曾向外国泄露中国核材料核心技术情报!
而他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原因竟极其荒唐——沉迷股市投资失败,背负巨额债务。
为维持表面风光,掩盖财务窘境,不惜铤而走险,走上非法敛财乃至出卖国家机密的绝路。
![]()
结语
无论是媒体评论员、知名主持人,还是顶尖核物理专家,他们无一不是身处关键岗位的“自己人”。
境外势力的渗透行动并非影视剧情中的虚构桥段,而是真实存在于涉密单位内部的致命威胁。
![]()
因此,国企领导者必须提高警惕,选人用人不能只看学历背景与专业能力,理想信念和忠诚品质才是第一防线。
思想防线松动一分,安全隐患就会蔓延十丈;筑牢保密屏障,才是真正守护国家根基与企业命脉。
![]()
信息来源:
![]()
![]()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