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2023年7月的下午,办公室里闷得像蒸笼。
张远盯着手机屏幕,刘伟强的朋友圈定格在那条动态上——"儿子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了!老刘家祖坟冒青烟!"
配图是刘家豪穿着军装的照片,点赞数99+。
他的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
窗外的蝉鸣聒噪,空调的嗡嗡声像是在催促着什么,墙上的钟表指针跳到了下午3点45分。
十年了,整整十年。张远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他低声自语:"刘伟强,你以为我真的忘了?"
他按下了拨号键,电话接通的"嘟嘟"声像是某种宣判。
01
我叫张远,今年42岁,在这座三线城市经营着一家建材公司。十年前的那个深夜,彻底改变了我和发小刘伟强之间的关系。
2013年11月的一个晚上,夜里11点,门铃突然急促地响起来。我打开门,刘伟强站在门口,满脸憔悴,眼睛红肿得厉害,一看就是哭过。
"远哥。"他的声音沙哑得吓人,"我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
我把他让进屋,妻子王芳给他倒了杯热水。刘伟强捧着杯子,手抖得水都快洒出来了。
"货款收不回来,我欠了银行50万,下周就要拍卖我的房子。"他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远哥,我真的没办法了,美玲带着儿子都回娘家了,说我没用。"
我和刘伟强从小学一年级就认识,一起长大,一起打架,一起闯荡。他高中毕业后做生意,我也是,我们说好的要一起发财,谁有困难另一个人一定帮。
"需要多少?"我没有犹豫。
刘伟强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32万,我自己凑了18万,就差这点了。远哥,你救救我,我绝对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我当晚就让王芳转了账。刘伟强看到转账成功的短信,突然跪了下来,给我磕了三个头:"远哥,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我一定还你!"
"起来吧,咱们兄弟还说这个干什么。"我把他扶起来,"好好过日子,钱的事别着急。"
刘伟强走的时候,王芳在卧室门口看着我:"远哥,32万不是小数目。"
"放心吧,伟强不会赖账的。"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刘伟强小时候的样子。我们在同一条巷子长大,他家条件不好,我妈经常让他来家里吃饭,我们说好的要一起出人头地,让巷子里的人都刮目相看。
我相信他,就像相信我自己一样。
02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没有主动提还钱的事。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给刘伟强打了个电话:"伟强,最近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远哥,真不好意思,这个月资金还没周转开,你再给我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一定还你。"
"行,不着急,你先把生意稳住。"我说。
两个月后,我又打了电话。刘伟强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远哥,我妈住院了,手头实在紧,你再等等我。"
我能听出他声音里的为难,就没再多说什么。又过了半年,我再次拨通他的号码,响了很久才接通。
"远哥?我换了新号码,你存一下。"刘伟强说,"对了,那个钱我记着呢,今年内一定还你。"
挂了电话,王芳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远哥,我看他不是不能还,是不想还。"
"再等等,伟强不是那种人。"我摆摆手。
可是那一年过去了,第二年也过去了,钱依然没有还。我偶尔会在微信上问候他,他总是说"快了快了",然后就没了下文。
2015年春节前,我又给他打电话,这次他的语气听起来轻松多了:"远哥,新年好啊!改天请你吃饭。"
"伟强,那笔钱......"我试探着问。
"哎呀,你怎么还记着这个。"他笑了笑,"放心,我不会忘的,等我这笔生意做完就还你。"
又是"等做完这笔生意"。我开始有点不安了,但还是选择相信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2018年。那年春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刘伟强发的照片——一辆崭新的奥迪A6停在他家门口,配文是"努力终有回报"。
我愣了好一会儿。王芳凑过来看了一眼:"他有钱买车,没钱还你?"
"可能是按揭的。"我说,但心里已经开始不舒服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伟强的朋友圈变得热闹起来。全家去泰国旅游的照片,儿子转到私立高中的通知书,在高档餐厅吃饭的账单,每一条都在炫耀着他的富足生活。
我看着这些,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32万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我不是缺钱,我只是想要一个交代。
03
2018年10月,高中同学聚会。我本来不想去,但王芳说都是老同学,不去不好,我就去了。
饭店包厢里热热闹闹的,刘伟强坐在主位上,喝得满脸通红。他搂着旁边的同学,声音很大:"老子现在在国企混得不错,一年也能搞个二三十万!"
有人起哄:"伟强发财了,该请客啊!"
刘伟强大手一挥:"没问题,今晚我买单!"说完又灌了一杯酒。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散场的时候,刘伟强刷卡结账,账单是6800元,他眼都不眨一下。
我走到他面前,平静地说:"伟强,那32万......"
他转过身,醉眼朦胧地看着我:"哎呀远哥,你怎么还提这个,咱们兄弟多少年了,你不会真的计较吧?"他拍拍我的肩膀,"改天,改天一定还你!"
说完他就转身走了,留下我站在原地。王芳拉着我的手:"远哥,回家吧。"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开始,刘伟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不是不能还钱,他是根本没把这笔债放在心上。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翻出手机,看着当年转账的记录,32万,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对他来说,好像只是个数字。
王芳靠在我肩膀上:"远哥,你要不直接去要?"
"再等等。"我说,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等什么。
日子又过了两年,到了2020年。这两年里,刘伟强依然在朋友圈里炫耀着他的生活,而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除了逢年过节的群发祝福,几乎没有私聊。
2020年8月的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我开车去了刘伟强家,他家住在县城新开发的小区,三室两厅,装修得很气派。
刘伟强开门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远哥,稀客啊,快进来。"
我直接开口:"伟强,这钱你到底什么时候还?"
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随即不耐烦地说:"远哥,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还在乎这点小钱?"
"这不是小钱不小钱的问题,这是诚信问题。"我的声音提高了。
刘伟强突然翻脸了:"你什么意思?说我没诚信?咱们从小玩到大,兄弟一场,你就这么看我?我是困难才借的钱,你现在反过来逼我,算什么兄弟?"
他的妻子徐美玲从卧室里走出来,尖着嗓子说:"就是,当初你又不是不情愿借,现在来要,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吗?"
我被气笑了:"好,很好。刘伟强,今天这话你说出来了,咱们就两清了。这32万,我不要了,当我喂了狗。但从今往后,你我恩断义绝。"
我转身要走,刘伟强在背后喊:"张远,你别给脸不要脸!"
04
那天我开车回家,心里堵得慌。王芳看到我的样子,什么都明白了。
"远哥,你别生气,这种人不值得。"她给我倒了杯水。
我喝了一口,苦笑着说:"我就是不明白,怎么会变成这样。"
从那以后,我和刘伟强再也没有联系过。我把他的微信删了,电话也拉黑了,就当这个人从我生活里消失了。
日子又过了三年。这三年里,我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市里开了两家分店,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王芳常说,那32万就当是认清一个人的代价,不算亏。
我嘴上说是啊,心里却一直放不下。不是放不下那笔钱,而是放不下那份被背叛的感觉。
2023年7月初,我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手机突然响了。是老同学李大勇打来的。
"远哥,你知道吗?刘伟强的儿子要去当兵了!"李大勇的声音很兴奋。
"哦,挺好。"我随口应了一句。
"他在朋友圈里天天晒,说儿子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李大勇继续说,"对了,好像这两天正在政审呢。"
我的手突然顿住了,笔掉在桌上:"政审?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几天吧,听说挺紧张的,刘伟强到处托关系,生怕政审过不了。"李大勇说,"你想想,当兵多光荣啊,他那么爱面子的人,肯定希望儿子顺利去成。"
挂了电话,我坐在椅子上,脑海里突然闪过这十年的种种。刘伟强跪在我家客厅里哭着借钱的样子,他炫耀新车时得意的嘴脸,他翻脸时说的那些话......
我拿出手机,找到了那个被我删除又重新加回来的号码。
王芳推门进来,看到我的表情:"远哥,你想做什么?"
"有些账,该算算了。"我说。
她看了我一会儿,点点头:"远哥,有些人不值得你心软。他欠你的,不只是32万,还有做人的底线。"
05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犹豫。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刘伟强跪在我面前磕头的画面,还有我们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场景,不断在脑海里闪现。
我们说好的要一起发财,谁有困难另一个人一定帮。可是现在,这句话听起来像个笑话。
我打开刘伟强的朋友圈,他最新的一条动态是三天前发的:"儿子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了!老刘家祖坟冒青烟!"配图是刘家豪穿着军装的照片,点赞数99+,评论里全是祝贺。
我看着那张年轻的脸,心里有些复杂。刘家豪是无辜的,他不知道他父亲欠了我什么。但是,这又关我什么事呢?
7月15日下午,办公室里闷得像蒸笼。我坐在椅子上,盯着手机通讯录里"刘伟强"三个字,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方。
夕阳从窗外照进来,把整个办公室染成金黄色。空调的风吹动桌上的文件,发出沙沙的声音。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4点整,秒针每跳动一下,都像是在催促着什么。
我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和刘伟强一起的画面。我们在同一条巷子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长大。那时候的刘伟强,还不是现在这副嘴脸。
我们说好的,要一起闯出一番事业,谁有困难,另一个人一定帮忙。可是现在呢?
王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远哥,有些人不值得你心软。他欠你的,不只是32万,还有做人的底线。"
我睁开眼睛,眼神变得坚定。我低声说:"刘伟强,你自己说的,兄弟不该计较钱。那今天,我也不跟你计较了,咱们算算别的账。"
06
我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三声就接通了,那边传来刘伟强焦急的声音:"喂?哪位?"
我深吸一口气:"伟强,是我,张远。"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变得不耐烦:"张远?你有事吗?我现在忙着呢......"
"听说你儿子要当兵了,在政审是吧?"我的声音很平静。
刘伟强警觉起来:"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起来,我们之间好像还有笔账没算清楚。"我慢慢地说,"32万,加上这10年的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算,应该是47万左右。我想了想,这笔钱,我确实不该跟你这个'兄弟'计较。"
刘伟强松了口气:"你早该这么想了,咱们兄弟......"
我打断他:"但是,政审部门应该知道这笔账。毕竟,欠钱不还,还理直气壮,这样的人品,适合培养他儿子成保家卫国的军人吗?"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几秒钟后,刘伟强的声音开始颤抖:"张远,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是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如实反映情况而已。"我的声音依然平静,"哦对了,我手里还有你当年借钱的借条、转账记录,以及这些年我催款的电话录音和短信记录。证据很齐全。"
刘伟强的声音彻底崩溃了:"张远!你敢!你要毁了我儿子的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