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帖,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20点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协议,消息瞬间席卷全球。哈马斯释放48名人质,其中20人据信存活;以色列释放20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包括100多名无期徒刑者;以色列军队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出,援助物资开始涌入。加沙街头民众从废墟中走出,泪流满面,有人喊“战争结束了”。特拉维夫街头,人质家属围着屏幕欢呼。
紧接着,埃及总统塞西发表声明,赞扬特朗普“真诚的努力”,提议他获诺贝尔和平奖。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帖,配图内塔尼亚胡向特朗普颁发巨大金牌模型,称他“理应获诺奖”。哈马斯发言人也罕见感谢特朗普,称这是“重大进展”。BBC报道,这是“中东两年来最接近和平的时刻”,路透社称“特朗普推动加沙停火”。但协议宣布几小时后,加沙南部传来了爆炸声,这次和平能持续多久呢?
这场突破来得猝不及防。两年的加沙战争,6万多人丧生,大多是平民,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过去,拜登、奥巴马多次尝试调解,总是无果而终。特朗普却让双方很快坐下来签字,全球媒体惊呼:这家伙怎么做到的?
![]()
特朗普的第一招是威慑。他在联合国边会上对哈马斯放话:不接受20点计划,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所有成员的生命“将被迅速终结”。哈马斯正值最虚弱时刻,领导层被重创,隧道网毁掉九成,人质是最后筹码。特朗普的强硬表态,逼得他们三天后“大体同意”。但他也没放过以色列。9月下旬,哈马斯初步同意时,内塔尼亚胡还想挑刺,说哈马斯有附加条件,可能反悔。据白宫内部消息,特朗普在电话中怒斥。华盛顿邮报评论,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如此直接施压以色列。过去,美国对以色列总是轻声细语,特朗普却像在谈判桌上拍板。这种高压策略打破了僵局。两年来,哈马斯藏身隧道,以色列战机狂轰,平民困在中间。特朗普的威慑让双方明白,不签协议后果更严重。
威慑只是敲门砖。第一阶段协议相对简单:停火、换人、撤军。第二阶段却全是硬骨头,比如哈马斯需完全放下武器,退出加沙治理,国际部队进驻。如果哈马斯真交枪,以色列会否继续追杀?以色列一贯主张“犯我者必诛”。若哈马斯内部分裂,有人拒绝交枪,战火会不会再起?威慑推着协议往前走,但能走多远,取决于后续的执行。毕竟,强压之下签的协议,像是被逼的握手,能否长久,还得看双方真心。
从威慑到谈判,特朗普的第二招是协调。他拉来卡塔尔、埃及、土耳其,迅速促成谈判。这些国家在中间东各有分量:卡塔尔是哈马斯金主,埃及控制拉法口岸,土耳其总想插手中东事务。为了让卡塔尔入局,特朗普亲自致电内塔尼亚胡,要求其就此前多哈袭击事件道歉。最终,卡塔尔坐上谈判桌。特朗普还派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和女婿库什纳,10月9日飞往耶路撒冷,参加以色列内阁会议,盯着协议通过。库什纳坐在内塔尼亚胡身旁,手持文件,眼神严肃。为什么协调这么有效?特朗普懂得借力。过去,中东谈判总在日内瓦的冷清会议室,这次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阿拉伯国家看到计划中有自己的角色——如国际部队需埃及、卡塔尔参与——便积极配合。
特朗普的协调像做生意。他对卡塔尔说:“你们出钱重建加沙,我提供技术。”对埃及说:“你们管口岸,我帮你们买武器。”对土耳其说:“和平后,你们的地位更高。”各国觉得有回报,纷纷出力。但协调也有风险。第二阶段,谁来管加沙?特朗普提议国际委员会,成员包括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但布莱尔在巴勒斯坦人眼中偏向以色列,接受度成问题。协调拉来一桌人,但能不能让大家吃得开心,取决于利益分配。毕竟,谈判桌上达成的共识,到了执行时,可能因为一丁点分歧就散了。
说到特朗普的风格,第三招宣传绝对是他的拿手好戏。协议达成前,国务卿鲁比奥递上一张小纸条,记者拍到内容:“协议接近达成,请尽快批准真实社交帖子,你来宣布。”特朗普随即发帖:“昨晚,我们在中东取得重大突破,结束加沙战争,创造更大范围和平。这是历史性成就!”帖子一出,全球媒体跟风转发,内阁会议上,鲁比奥当众赞扬:“没有美国总统的参与,这不可能实现。你用职位的信誉和关系全力推动,这是美国的历史时刻。”网友调侃,鲁比奥的赞美像颁奖词,堪称一绝。
宣传为何这么吸引眼球?它把枯燥的外交变成了全民话题。过去,中东谈判像学术报告,现在,特朗普一帖,年轻人刷屏讨论。但宣传的光芒能持续多久?第一阶段像蜜月,甜蜜却短暂。第二阶段全是难题:哈马斯交枪、国际部队进驻、加沙重建,资金从哪来?联合国估算需5000亿美元。沙特、阿联酋有意出资,但要求哈马斯彻底退出。巴勒斯坦人想要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国家,内塔尼亚胡却绝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宣传点燃了热情,但热情冷却后,细节才是硬仗。
停火第一天,4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运送4000吨物资。美联社报道,哈马斯准备人质名单,以色列内阁通过协议。特朗普计划周末飞中东,见证人质释放。200名美军部署以色列边境,与埃及、卡塔尔、土耳其部队组成多国团队,监督停火。但有人担忧:以色列若指责哈马斯藏武器,或哈马斯称以色列未撤干净,协议会否破裂?更大的问题是信誉。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以反复著称,政策一天三变。卡塔尔、埃及会否因美国变卦而退出?理由总是不缺的:哈马斯说以色列继续袭击,以色列说哈马斯策划新攻击。
和平的种子已经种下,但能否生根发芽,取决于能否给这片土地带来公平与尊严。毕竟,土地孕育希望,也埋藏愤怒;协议带来休战,却难消屈辱。特朗普或许能靠金牌和掌声登上头条,但如果加沙的废墟上只有口号没有家园,诺奖的光环不过是镜花水月,所谓的和平,也不过是政客的又一场自嗨。只要如果巴勒斯坦人继续生活在屈辱、愤怒中,新的反抗就不会太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