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聚餐每人交8千我没去,半夜警察上门:参加聚会的人都出事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周五下午,公司群里炸开了锅。

销售总监孙鹏发了条消息:"欢迎顾副总,云顶山庄聚餐,每人八千,自愿参加。"

八千块,快两个月工资。我咬咬牙,在群里打字:"抱歉,家里有急事,去不了。"

群里瞬间安静,孙鹏冷冷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同事们看我的眼神,像在看叛徒。

那晚我吃着五块钱的泡面,刷着他们发的朋友圈——金碧辉煌的山庄,满桌山珍海味,所有人簇拥着顾总。

我开始后悔。

凌晨一点,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

门外站着两个警察。

"周然,今晚参加聚餐的二十一个人,全部出大事了,不是在医院,是在我们局里。"



01

那个周五的下午,我们“星辰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开发部里,空气安静得有些压抑,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

可我知道,在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所有人的心,都已经被一条刚刚发在公司大群里的消息,给搅得波涛汹涌了。

消息是公司的销售总监,孙鹏发的。

他说,为了欢迎集团总部新空降来的、背景极其神秘的顾远副总裁,他私人组织了一场“高端团队建设晚宴”。

地点,定在了城郊那家只对会员开放的、据说连门槛都是用金子做的、名叫“云顶山庄”的私人会所。

真正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孙鹏在消息最后,特别加粗标注的一行字。

“本次活动为自愿参加,费用AA制,预算暂定为每人八千元整。”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人用手狠狠地攥了一下。

对于孙鹏那种级别的销售总监来说,八千块,可能就是他一顿饭的钱。

可对于我,周然,一个在这家公司干了三年,每个月拿着一万出头固定工资,还要还两千块房贷的普通程序员来说,八千块,是我将近两个月,省吃俭用才能攒下来的全部生活费。

公司的大群里,在经历了短暂的、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瞬间就炸开了锅。

最先跳出来响应的,永远是销售部那几个最会来事儿的年轻人。

“孙总大气!这种高端局,必须参加!就算借钱也要去!”

“终于有机会一睹顾总的风采了!感谢孙总提供这么宝贵的机会!”

“为了团队的凝聚力,八千块算什么!我第一个报名!”

紧接着,其他部门的领导和一些想要往上爬的积极分子,也纷纷跟风表态。

一时间,群里马屁横飞,热闹非凡,那八千块钱的门槛,仿佛成了一张甄别“有前途”和“没出息”的试纸。

我滑动着手机屏幕,看着那些不断跳出来的、充满了谄媚和激情的回复,心里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我知道,这种所谓的“团队建设”,说白了,就是一场“向上管理”和“站队”的表演。

那个新来的顾副总,据说来头极大,是集团总部董事长面前的红人,他未来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我们这家分公司所有人的职业前途。

而孙鹏,显然是想抢在所有人前面,第一个抱上这条金大腿。

去,还是不去?

我的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疯狂地打架。

一个穿着西装,表情严肃的小人对我说:“周然,你不能这么短视!这八千块,不是餐费,是你对未来的投资!你去了,在顾总面前混个脸熟,以后升职加薪,不就都回来了吗?”

另一个穿着背心,手里拿着计算器的小人,则拼命地摇头:“别傻了!你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去了,你跟那些人聊什么?聊游艇还是聊高尔夫?你就是个凑数的背景板!这两个月,你就准备天天啃馒头吧!”

我挣扎了很久,久到群里那份长长的报名接龙名单,几乎已经涵盖了公司所有的中层和核心员工。

最终,还是那个拿着计算器的小人,占了上风。

我实在是,无法说服我自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前途",去花掉我辛辛苦苦攒下的、每一分都带着血汗钱的积蓄。

我深吸了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悲壮的心情,在那个热闹非凡的群里,小心翼翼地,敲下了一行字。

"非常抱歉,孙总,各位同事,家里老人突然生病,情况比较紧急,我需要马上赶回老家一趟,今晚的聚餐,我可能参加不了了。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我用了一个最蹩脚,也最不容易被人拆穿的借口。

我这条充满了不合时宜的歉意的短信,在满屏火热的"收到!"和"安排!"的回复中,显得格外的刺眼,和不合群。

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02

就在这死一般的沉默中,我的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个私聊窗口。

是技术部的老张发来的。

"兄弟,真不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我犹豫了几秒钟,回复道:"实在没办法,家里有急事。"

老张那边沉默了一会儿,又发来一条:"你知道吗,上次市场部的小李,也是因为没参加孙总组织的活动,后来年终考核直接排在了末位。"

我看着这条消息,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最终还是没有回复。

过了大概半分钟,孙鹏才冷冷地,回了三个字。

"知道了。"

没有一句关心,也没有一句客套的挽留。

紧接着,销售部的副经理刘哥在群里发了条消息:"看来有些人是真的不把团队放在心上啊。"

这条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立刻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对啊,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缺席呢?"

"家里有事也要分轻重缓急吧,这可是顾总第一次和大家见面。"

我看着那些话,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关掉了手机屏幕。

我看着那三个字,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了的、巨大的孤独感。

下午剩下的那几个小时,我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办公室里气氛的微妙变化。

那些平时跟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路过我工位的时候,都像是没看到我一样,绕着走。

他们的眼神里,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鄙夷和疏远。

坐在我隔壁的小王,平时总爱找我聊天,这会儿却埋头敲着键盘,连眼神都不往我这边瞟一下。

我试图主动找他说话:"小王,你那个接口的文档写好了吗?我这边可能要调用。"

小王头也不抬,声音冷淡:"发邮件给我,我回头看。"

以前,这种小事我们都是直接在座位上沟通的。

仿佛我这个因为"家里有事"而不去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是一个可耻的、背叛了整个团队的叛徒。

下午三点多,行政部在群里发了通知,说是要给晚上参加聚餐的同事准备商务车接送。

"请参加今晚聚餐的同事,在下方报名登记,我们会安排三辆商务车,五点半统一出发。"

很快,报名的消息又刷了一屏。

我看着那个不断增长的名单,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粒灰尘。

下班的时候,整个办公区都充满了要去赴宴的、兴奋的骚动。

女同事们补着妆,讨论着晚上该穿哪件新买的裙子。

"我特意买了那条香槟色的连衣裙,八千多块呢!"市场部的小美兴奋地说。

"哎呀,我也是,今天专门请了半天假去做了头发。"另一个女同事附和道。

"听说云顶山庄里面有专门的摄影师,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

男同事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晚上怎么配合孙总,把新来的顾副总给"陪好"。

"听说顾总最喜欢喝茅台,我特意在网上查了茅台的年份和品鉴方法。"技术部的小赵手里还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纸。

"你这招高明,待会儿找机会露一手,肯定能给顾总留下好印象。"

销售部的老李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听说这次聚餐,其实是顾总在考察我们,看看哪些人值得重用。"

"真的假的?那我得好好表现表现了。"



而我,像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可悲的幽灵,默默地收拾好我的双肩包,在所有人异样的、复杂的目光中,第一个,走出了那间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办公室。

走到电梯口的时候,电梯门刚好打开,里面站着人事部的王经理。

她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后问:"小周,你不参加今晚的聚餐?"

我只能硬着头皮解释:"家里有点急事,实在去不了。"

王经理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那个眼神,我懂。那是一种"你自己的选择,后果自负"的眼神。

我成了这个即将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狂欢的团队里,那个唯一的、主动掉队的、可笑的"异类"。

03

我一个人,挤上了回出租屋的、拥挤不堪的地铁。

地铁车厢里,闷热的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各样的、疲惫的、属于都市社畜的味道。

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为自己省下了那笔巨款,而感到一阵阵肉体上的轻松。

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这种"抠门"和"不合群"的行为,而感到深深的、精神上的焦虑。

回到那个位于城中村的、只有十几平米的、狭窄的出租屋里。

我从柜子里,拿出了我珍藏的、为了月底应急才准备的、豪华版的红烧牛肉方便面。

我烧了一壶开水,撕开调料包,浓郁的、廉价的香气,瞬间就充满了整个房间。

我一边吸溜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泡面,一边拿起了手机,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

果不其然,我的朋友圈,已经被那些去赴宴的同事们,发的各种照片和视频,给彻底刷屏了。

第一张照片,是"云顶山庄"那座金碧辉煌的、宛如皇宫一样的大门。

配文是:"今晚的高端局,期待值拉满!"下面已经有十几个同事点赞了。

第二张照片,是包厢里那张巨大得夸张的、能坐下三十个人的红木圆桌。

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鲜花,看起来确实气派非凡。

第三张照片,是桌子上一道道摆盘精致得如同艺术品一样的、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菜肴,旁边还配着几瓶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红色洋酒。

"澳洲龙虾、鲍鱼、鱼翅...今晚这顿饭值了!"小美配了这样一行字。

接下来的几条朋友圈,都是各种角度拍摄的美食和美酒。

"人生第一次喝五粮液,口感真的不一样!"

"这道松露鹅肝,入口即化,绝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又低头看了看碗里的泡面,那点油星浮在汤面上,在日光灯下泛着暗淡的光。

最后一张,是所有人的大合影。

那个神秘的、据说背景通天的顾副总,正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矜持的微笑。

他看起来四十出头,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气质确实不凡。

而孙鹏,则像个最忠诚的、最得宠的太监一样,满脸谄媚地,站在他的身后。

其他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在他们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那种充满了希望的、兴奋的、甚至可以说是狂热的笑容。

我看着照片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我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泡面。

那一瞬间,我第一次,对自己今天下午的那个决定,产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也许,他们说的对。

我还这么年轻,不应该这么早就向现实低头,不应该活得这么畏畏缩缩。

也许,我真的,因为这八千块钱,错过了一个可以让我少奋斗十年的、重要的机会。



晚上十一点多,就在我胡思乱想,准备洗洗睡了的时候。

我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我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公司行政部的女同事,孟佳的电话。

我有些疑惑地,接了起来。

孟佳和我一样,在公司里,也属于那种不太起眼的、没什么存在感的边缘人物。

“喂,周然吗?”电话那头,孟佳的声音,带着一丝明显的哭腔,和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抑制不住的后怕。

“是我,孟佳,怎么了?你不是去参加聚餐了吗?”我问道。

“我没去成啊!”孟佳的声音,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我本来都打上车,快到那个山庄门口了,结果我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女儿发高烧,烧到三十九度八,都开始说胡话了!我吓得魂都飞了,赶紧就让司机掉头,直接奔儿童医院去了!”

“啊?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刚打完退烧针,没什么大事了,就是普通的病毒感冒。”孟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她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幸灾乐祸起来,“周然,你知道吗,我现在心里,真是庆幸啊!幸亏我女儿发烧了,不然,我那八千块钱,可就真的打了水漂了!”

“我跟你说,我们两,算是因祸得福了!”

我和孟佳,这两个同样因为“意外”,而躲过了那场昂贵盛宴的“幸存者”,在电话里,互相安慰,也互相庆幸了很久。

我们都为自己,幸运地,省下了那笔巨款,而感到了一丝心照不宣的、小小的快乐。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

我们那天晚上,省下的,根本就不是八千块钱。

而是我们的后半生。

04

凌晨一点,我早就已经进入了梦乡。

一阵急促的、用力的、不像是正常人会用的敲门声,将我从睡梦中,狠狠地惊醒了。

“咚!咚!咚!”

那声音,沉重而有力,像是直接敲在我的心脏上。

我吓得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睡意全无。

谁会在这个时间,来敲我的门?

是房东?还是喝醉了酒的邻居?

我光着脚,蹑手蹑脚地,走到那扇薄薄的、不怎么隔音的门边,凑到了那个有些模糊的猫眼上。

门外,楼道里昏暗的声控灯亮着。

站在我门口的,是两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陌生的男人。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严肃的、不容置疑的表情。

是警察。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我这辈子,遵纪守法,连红灯都没闯过,警察怎么会半夜三更地,来找我?

我怀着一种巨大的、不祥的预感,颤抖着手,打开了房门。

门外,一股冰冷的、带着寒气的夜风,灌了进来,让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请问,是周然吗?”站在前面的那个,年纪稍长一点的警察,开口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点了点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向我出示了他的警官证,然后,直接切入了主题。

“你是不是‘星辰科技’公司的员工?”

我再一次,机械地,点了点头。

那个陈警官,收起了他的证件,然后,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瞬间扔进了一个冰冷的、充满了噩梦的冰窟窿里。

他说:“我们是市局刑侦队的,刚刚接到报警。”

“今天晚上,在城郊的‘云顶山庄’,参加你们公司聚餐的那二十一个人,包括你们公司的副总裁顾远,和销售总监孙鹏……”

他顿了一下,用一种极其严肃的、甚至带着一丝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他们,全部都出大事了!”



我的大脑,在那一瞬间,彻底当机了。

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手脚冰冷,连嘴唇都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出大事了?

二十一个人,全部?

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合乎逻辑的念头,就是——集体食物中毒。

那个“云顶山庄”,听起来高端,可越是这种地方,越是容易在食材上出问题。

“是……是吃坏了东西吗?”我结结巴巴地,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道,“他们……他们是不是,现在都在医院抢救?”

我甚至已经在脑子里,想象出了一幅救护车呼啸、二十多个人集体被抬上担架的混乱而悲惨的画面。

可是,站在我面前的那个陈警官,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地锐利,像两把锋利的手术刀,似乎想要看穿我内心所有的想法。

他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对我说道:“不是食物中毒。”

“情况,比那,要严重得多。”

他停顿了一下,那短暂的停顿,让我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然后,他说出了一句让我感觉毛骨悚...然的话。

“他们,现在不是在医院。”

“而是在我们市局的审讯室里。”

我更加困惑了,甚至觉得有些荒谬。

“在……在局里?”

“他们……他们是犯了什么事吗?是酒驾了?还是打架了?”

我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这两种,最可能发生在酒桌上的、需要警察出面的事情。

陈警官,再一次,摇了摇头。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我一个,在我听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奇怪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瞬间,就将整个事件的诡异程度,拉到了极致,他死死的盯着我的眼睛缓缓开口...

“周然,你现在,给我仔仔细细地,想一想。”

“你们公司,这位新空降来的副总裁,顾远。”

“他除了是你们的副总裁之外,他……还有没有别的,你们不知道的身份?”

“或者说,你,或者你们公司的其他人,有没有听过一些,关于他,和他以前在海外工作的那家公司的,不太好的传闻?”

我被他问得一头雾水,只能茫然地摇了摇头。

顾副总在我们这些底层员工看来,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高端的存在,除了知道他是总部派来的大领导,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05

看到我茫然的表情,陈警官似乎并不意外。

他叹了口气,然后,用一种近乎宣判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对我,这个唯一的“幸存者”,揭晓了那个惊天动地的、残酷的谜底。

“这么跟你说吧,周然。”

“今天晚上,那场所谓的、价值八千块一位的‘高端团队建设晚宴’,从它被发起的那一刻起,就根本不是一场普通的饭局。”

“它是一场,由我们市公安局的经侦支队、技术侦查支队、甚至还有特警支队,多个部门,联合部署了将近半年之久的、代号为‘收网’的,大型抓捕行动。”

“你的那些兴高采烈地,去赴宴的同事们,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食客。”

“他们,是我们警方,用来精准锁定那个主犯位置的、一个个移动的、活的‘鱼饵’。”

“而你,”陈警官看着我那张因为极致的震惊而已经彻底呆滞了的脸,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说不清是同情,还是庆幸的复杂意味。

“你,是今天晚上,那张弥天大网里,唯一一条,靠着自己的‘抠门’,从那个致命的鱼钩上,幸运地,蹦了出去的鱼。”

我在那个冰冷的、狭小的出租屋门口,听着那位陈警官,用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语调,为我,这个唯一的“局外人”,完整地,复盘了整起案件的惊天内幕。



那个在我们这些普通员工眼中,神秘、高端、背景通天的“海归精英”顾远副总裁。

他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个已经被国际刑警组织,在全球范围内,通缉了将近两年之久的、一个特大跨境金融诈骗犯罪团伙的核心头目。

他的代号,叫作“教授”。

他之前所在的那家,所谓的海外投资公司,就是一个专门从事“庞氏骗局”和非法洗钱的、彻头彻尾的犯罪集团。

而他这一次,之所以会空降到我们“星辰科技”这家看似正规的、拥有合法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

其最真实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开拓国内市场。

而是,他想利用我们公司合法的外壳,和我们团队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那些金融软件技术,来搭建一个新的、更具隐蔽性、也更具欺骗性的、非法的线上诈骗平台。

警方,其实早就已经盯上了这条“大鱼”。

但是,这个“教授”极其狡猾,反侦察能力极强,所有的核心犯罪证据,都储存在海外的服务器上,警方一直苦于,无法掌握他最直接的犯罪证据,也无法将他国内的整个犯罪网络,一网打尽。

而孙鹏,那个急于表现、急于上位的销售总监,和他组织的这场极度高调、奢华的“鸿门宴”,就成了警方眼中,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将所有核心罪犯“一锅端”的绝佳机会。

警方正是利用了孙鹏那种爱炫耀、爱攀附的心理,故意放出了一些风声,让那个自作聪明的孙鹏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讨好新领导的捷径。

最终,通过那场所有核心成员都必须参加的、极其集中的“高端聚餐”,警方成功地,在那个与世隔绝的“云顶山庄”里,将以顾远为首的、所有已经被他腐蚀和发展的核心下线,包括那个还在做着升官发财美梦的孙鹏在内,全部,一网打尽。

我那些西装革履的、光鲜亮丽的、还在酒桌上高喊着“顾总牛逼”的同事们。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山庄外面,早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他们酒酣耳热,以为自己的人生即将走上巅峰的时候,一群荷枪实弹的特警,从天而降,将他们所有人的美梦,都彻底击碎了。

参加那场聚餐的二十一个人。

除了顾远这个罪大恶极的主犯。

其余的二十个人,根据他们参与犯罪的程度深浅,分别以涉嫌诈骗罪、洗钱罪、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被当场刑事拘留。

那笔高达八千块钱的“餐费”,根本就不是什么AA制的饭钱。

而是那个犯罪集团内部,一种筛选“同伙”、缴纳“投名状”的、心照不宣的仪式。

能毫不犹豫地,拿出这笔钱的人,就证明,他已经有了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觉悟”,也就有了被拉下水的“资格”。

而我,和那个因为女儿生病而提前离开的孟佳,就因为我们那看似“不合时宜”的缺席,成了整家公司里,仅有的两个,没有被卷入这场滔天罪案的“幸运儿”。

06

从警察局做完笔录出来,天,已经蒙蒙亮了。

我走在清晨那空无一人的、冷清的大街上,一股冰冷的、带着水汽的寒风吹来,让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我才感觉到,我的后背,早就已经被一层冰冷的冷汗,给彻底浸透了。

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像是经历了一场光怪陆离的、不真实的噩梦。

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同事们那些鄙夷的、疏远的眼神。

我想起了孙鹏在电话里,那句充满了嘲讽的“你真行”。

我想起了我自己,独自一人,坐在那个狭小的出租屋里,吃着那碗热气腾腾的、寒酸的泡面时,那种五味杂陈的、充满了自我怀疑的心情。

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抠门”,自己的“不合群”,自己的“格格不入”,是如此的,幸运。

我拿出手机,颤抖着手,拨通了孟佳的电话。



电话那头,孟佳的声音,同样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无法抑制的颤抖和后怕。

"周然,你看新闻了吗?我刚才看到推送,整个人都傻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知道了,警察刚从我这儿走。"我深吸一口气,"孟佳,我们捡回了一条命。"

"我现在还觉得不真实,"孟佳的呼吸很急促,"昨天晚上,我女儿发烧的时候,我还在心里骂自己倒霉,觉得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结果..."

她说不下去了,电话那头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别哭了,至少我们还活着,还自由着。"我安慰道。

我们这两个,在昨天,还被整个团队无情抛弃的"边缘人"。

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这场巨大的、毁灭性的职场风暴中,仅有的,两个站着的人。

第二天上午,公司楼下就被拉起了警戒线。

我和孟佳站在对面的街上,看着一队队警察进进出出,搬走了一箱箱的文件和电脑主机。

"技术部的小赵,他老婆刚怀孕三个月。"孟佳突然说。

"销售部的老李,他儿子今年要上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我接了一句。

我们都沉默了。那些曾经对我们冷眼相待的同事,现在也变成了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几天后,公司的HR给所有员工发了邮件,通知我们去办理离职手续。

办公楼里空荡荡的,那些往日里热闹的工位,现在都蒙上了一层灰。

我收拾自己工位的时候,发现小王的抽屉还开着,里面放着一张他女儿的照片。

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灿烂,穿着公主裙。

我把照片放进一个信封里,写上了小王的名字和地址,准备寄给他。

我们公司,因为整个核心高管层,几乎被连锅端了,再加上还涉嫌为犯罪集团提供了非法的技术平台。

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彻底查封,进入了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破产清算程序。

我们所有这些不知情的、普通的底层员工,也都在一夜之间,面临了失业的窘境。

接下来的两周,我每天都在投简历。

但"星辰科技"这四个字,现在已经成了整个行业的禁忌。

只要看到我的履历上有这家公司,对方HR的态度就会立刻变得冷淡。

"不好意思,我们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

"我们会保留您的简历,有需要会联系您。"

这些客套话,我听了不下二十遍。

有一次面试,面试官直接问我:"你在那家公司,有没有参与过什么可疑的项目?"

我只能一遍遍地解释,我只是个普通的程序员,什么都不知道。

但我能看出来,他们眼里的怀疑和戒备。

那段时间,我的银行卡里只剩下不到五千块钱。

房租、生活费、还有每个月的房贷,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我身上。

我开始接一些外包的小项目,一个网站页面两百块,一个小程序五百块。

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继续投简历,继续面试。

孟佳的情况比我还惨,她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女儿,压力更大。

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里满是疲惫:"周然,我今天去超市做促销员了,一天一百二。"

"促销员?你之前不是说要找行政的工作吗?"

"找不到啊,"她苦笑,"现在能赚钱就行,管它什么工作。我女儿下个月要交幼儿园的学费,不能断。"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但至少,我们还能自己选择做什么。

那些被抓的同事,现在连这个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了。

07

故事的结尾,是在一个月后。

我和孟佳,一起在一家路边的小饭馆里,吃着一顿简单的、便宜的便饭,商量着未来的出路。

"我找到工作了,"孟佳突然说,"一家小公司的行政助理,工资不高,但老板人不错。"

"那太好了!"我是真心替她高兴。

"你呢?"她问。

"还在找,不过上周有家公司给我发了复试通知,应该有戏。"我说。

孟佳点点头,夹起一块青菜放进嘴里。

饭馆墙上的那台老旧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本地新闻。

新闻里,主持人正用一种慷慨激昂的语气,播报着那起代号为"收网"的、特大跨境金融诈骗案,成功告破的消息。

电视画面上,顾远、孙鹏,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的、我们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一个个都穿着灰色的囚服,戴着冰冷的手铐和黑色的头套,被法警依次押解着,走进了庄严的法庭。

他们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和嚣张气焰,只剩下一种死灰般的、彻底的绝望。



我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些一闪而过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判多久?"孟佳问。

"新闻里说,主犯顾远无期徒刑,孙鹏十五年,其他人从三年到十年不等。"

孟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他们也是有家人的。"

"是啊,"我叹了口气,"但他们选择了那条路。"

我平静地,对坐在对面的孟佳,说了一句话。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拼了命,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去的那个圈子,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粪坑。"

孟佳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这比喻,还真贴切。"

"我是认真的,"我说,"那天晚上,我们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其实我们躲过了什么。"

"所以啊,"孟佳举起杯子,"咱们该庆祝一下。"

我端起面前的杯子,里面,是两块钱一瓶的、廉价的啤酒。

我将那杯带着苦涩味道的啤酒,一饮而尽。

我却觉得,那味道,无比地,踏实。

那场价值八千块钱的、看似风光无限的"顶级盛宴",最终的代价,是二十一个人的自由、前途,和他们原本还算光明的人生。

而我,用一碗五块钱的红烧牛肉方便面,为我自己的、平凡而普通的人生,买了一张最昂贵的、无价的、通往未来的门票。

(注: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同事聚餐每人交8千,我嫌太贵说有急事没去,半夜警察上门:今天参加聚餐的21个人,全部都出大事了!(本文已完结,请安心阅读)

周五下午,公司群里炸开了锅。

销售总监孙鹏发了条消息:"欢迎顾副总,云顶山庄聚餐,每人八千,自愿参加。"

八千块,快两个月工资。我咬咬牙,在群里打字:"抱歉,家里有急事,去不了。"

群里瞬间安静,孙鹏冷冷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同事们看我的眼神,像在看叛徒。

那晚我吃着五块钱的泡面,刷着他们发的朋友圈——金碧辉煌的山庄,满桌山珍海味,所有人簇拥着顾总。

我开始后悔。

凌晨一点,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

门外站着两个警察。

"周然,今晚参加聚餐的二十一个人,全部出大事了,不是在医院,是在我们局里。"



01

那个周五的下午,我们“星辰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开发部里,空气安静得有些压抑,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

可我知道,在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所有人的心,都已经被一条刚刚发在公司大群里的消息,给搅得波涛汹涌了。

消息是公司的销售总监,孙鹏发的。

他说,为了欢迎集团总部新空降来的、背景极其神秘的顾远副总裁,他私人组织了一场“高端团队建设晚宴”。

地点,定在了城郊那家只对会员开放的、据说连门槛都是用金子做的、名叫“云顶山庄”的私人会所。

真正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孙鹏在消息最后,特别加粗标注的一行字。

“本次活动为自愿参加,费用AA制,预算暂定为每人八千元整。”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人用手狠狠地攥了一下。

对于孙鹏那种级别的销售总监来说,八千块,可能就是他一顿饭的钱。

可对于我,周然,一个在这家公司干了三年,每个月拿着一万出头固定工资,还要还两千块房贷的普通程序员来说,八千块,是我将近两个月,省吃俭用才能攒下来的全部生活费。

公司的大群里,在经历了短暂的、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瞬间就炸开了锅。

最先跳出来响应的,永远是销售部那几个最会来事儿的年轻人。

“孙总大气!这种高端局,必须参加!就算借钱也要去!”

“终于有机会一睹顾总的风采了!感谢孙总提供这么宝贵的机会!”

“为了团队的凝聚力,八千块算什么!我第一个报名!”

紧接着,其他部门的领导和一些想要往上爬的积极分子,也纷纷跟风表态。

一时间,群里马屁横飞,热闹非凡,那八千块钱的门槛,仿佛成了一张甄别“有前途”和“没出息”的试纸。

我滑动着手机屏幕,看着那些不断跳出来的、充满了谄媚和激情的回复,心里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我知道,这种所谓的“团队建设”,说白了,就是一场“向上管理”和“站队”的表演。

那个新来的顾副总,据说来头极大,是集团总部董事长面前的红人,他未来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我们这家分公司所有人的职业前途。

而孙鹏,显然是想抢在所有人前面,第一个抱上这条金大腿。

去,还是不去?

我的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疯狂地打架。

一个穿着西装,表情严肃的小人对我说:“周然,你不能这么短视!这八千块,不是餐费,是你对未来的投资!你去了,在顾总面前混个脸熟,以后升职加薪,不就都回来了吗?”

另一个穿着背心,手里拿着计算器的小人,则拼命地摇头:“别傻了!你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去了,你跟那些人聊什么?聊游艇还是聊高尔夫?你就是个凑数的背景板!这两个月,你就准备天天啃馒头吧!”

我挣扎了很久,久到群里那份长长的报名接龙名单,几乎已经涵盖了公司所有的中层和核心员工。

最终,还是那个拿着计算器的小人,占了上风。

我实在是,无法说服我自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前途",去花掉我辛辛苦苦攒下的、每一分都带着血汗钱的积蓄。

我深吸了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悲壮的心情,在那个热闹非凡的群里,小心翼翼地,敲下了一行字。

"非常抱歉,孙总,各位同事,家里老人突然生病,情况比较紧急,我需要马上赶回老家一趟,今晚的聚餐,我可能参加不了了。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我用了一个最蹩脚,也最不容易被人拆穿的借口。

我这条充满了不合时宜的歉意的短信,在满屏火热的"收到!"和"安排!"的回复中,显得格外的刺眼,和不合群。

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02

就在这死一般的沉默中,我的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个私聊窗口。

是技术部的老张发来的。

"兄弟,真不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我犹豫了几秒钟,回复道:"实在没办法,家里有急事。"

老张那边沉默了一会儿,又发来一条:"你知道吗,上次市场部的小李,也是因为没参加孙总组织的活动,后来年终考核直接排在了末位。"

我看着这条消息,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最终还是没有回复。

过了大概半分钟,孙鹏才冷冷地,回了三个字。

"知道了。"

没有一句关心,也没有一句客套的挽留。

紧接着,销售部的副经理刘哥在群里发了条消息:"看来有些人是真的不把团队放在心上啊。"

这条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立刻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对啊,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缺席呢?"

"家里有事也要分轻重缓急吧,这可是顾总第一次和大家见面。"

我看着那些话,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关掉了手机屏幕。

我看着那三个字,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了的、巨大的孤独感。

下午剩下的那几个小时,我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办公室里气氛的微妙变化。

那些平时跟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路过我工位的时候,都像是没看到我一样,绕着走。

他们的眼神里,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鄙夷和疏远。

坐在我隔壁的小王,平时总爱找我聊天,这会儿却埋头敲着键盘,连眼神都不往我这边瞟一下。

我试图主动找他说话:"小王,你那个接口的文档写好了吗?我这边可能要调用。"

小王头也不抬,声音冷淡:"发邮件给我,我回头看。"

以前,这种小事我们都是直接在座位上沟通的。

仿佛我这个因为"家里有事"而不去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是一个可耻的、背叛了整个团队的叛徒。

下午三点多,行政部在群里发了通知,说是要给晚上参加聚餐的同事准备商务车接送。

"请参加今晚聚餐的同事,在下方报名登记,我们会安排三辆商务车,五点半统一出发。"

很快,报名的消息又刷了一屏。

我看着那个不断增长的名单,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粒灰尘。

下班的时候,整个办公区都充满了要去赴宴的、兴奋的骚动。

女同事们补着妆,讨论着晚上该穿哪件新买的裙子。

"我特意买了那条香槟色的连衣裙,八千多块呢!"市场部的小美兴奋地说。

"哎呀,我也是,今天专门请了半天假去做了头发。"另一个女同事附和道。

"听说云顶山庄里面有专门的摄影师,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

男同事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晚上怎么配合孙总,把新来的顾副总给"陪好"。

"听说顾总最喜欢喝茅台,我特意在网上查了茅台的年份和品鉴方法。"技术部的小赵手里还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纸。

"你这招高明,待会儿找机会露一手,肯定能给顾总留下好印象。"

销售部的老李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听说这次聚餐,其实是顾总在考察我们,看看哪些人值得重用。"

"真的假的?那我得好好表现表现了。"



而我,像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可悲的幽灵,默默地收拾好我的双肩包,在所有人异样的、复杂的目光中,第一个,走出了那间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办公室。

走到电梯口的时候,电梯门刚好打开,里面站着人事部的王经理。

她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后问:"小周,你不参加今晚的聚餐?"

我只能硬着头皮解释:"家里有点急事,实在去不了。"

王经理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那个眼神,我懂。那是一种"你自己的选择,后果自负"的眼神。

我成了这个即将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狂欢的团队里,那个唯一的、主动掉队的、可笑的"异类"。

03

我一个人,挤上了回出租屋的、拥挤不堪的地铁。

地铁车厢里,闷热的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各样的、疲惫的、属于都市社畜的味道。

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为自己省下了那笔巨款,而感到一阵阵肉体上的轻松。

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这种"抠门"和"不合群"的行为,而感到深深的、精神上的焦虑。

回到那个位于城中村的、只有十几平米的、狭窄的出租屋里。

我从柜子里,拿出了我珍藏的、为了月底应急才准备的、豪华版的红烧牛肉方便面。

我烧了一壶开水,撕开调料包,浓郁的、廉价的香气,瞬间就充满了整个房间。

我一边吸溜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泡面,一边拿起了手机,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

果不其然,我的朋友圈,已经被那些去赴宴的同事们,发的各种照片和视频,给彻底刷屏了。

第一张照片,是"云顶山庄"那座金碧辉煌的、宛如皇宫一样的大门。

配文是:"今晚的高端局,期待值拉满!"下面已经有十几个同事点赞了。

第二张照片,是包厢里那张巨大得夸张的、能坐下三十个人的红木圆桌。

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鲜花,看起来确实气派非凡。

第三张照片,是桌子上一道道摆盘精致得如同艺术品一样的、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菜肴,旁边还配着几瓶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红色洋酒。

"澳洲龙虾、鲍鱼、鱼翅...今晚这顿饭值了!"小美配了这样一行字。

接下来的几条朋友圈,都是各种角度拍摄的美食和美酒。

"人生第一次喝五粮液,口感真的不一样!"

"这道松露鹅肝,入口即化,绝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又低头看了看碗里的泡面,那点油星浮在汤面上,在日光灯下泛着暗淡的光。

最后一张,是所有人的大合影。

那个神秘的、据说背景通天的顾副总,正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矜持的微笑。

他看起来四十出头,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气质确实不凡。

而孙鹏,则像个最忠诚的、最得宠的太监一样,满脸谄媚地,站在他的身后。

其他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在他们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那种充满了希望的、兴奋的、甚至可以说是狂热的笑容。

我看着照片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我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泡面。

那一瞬间,我第一次,对自己今天下午的那个决定,产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也许,他们说的对。

我还这么年轻,不应该这么早就向现实低头,不应该活得这么畏畏缩缩。

也许,我真的,因为这八千块钱,错过了一个可以让我少奋斗十年的、重要的机会。



晚上十一点多,就在我胡思乱想,准备洗洗睡了的时候。

我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我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公司行政部的女同事,孟佳的电话。

我有些疑惑地,接了起来。

孟佳和我一样,在公司里,也属于那种不太起眼的、没什么存在感的边缘人物。

“喂,周然吗?”电话那头,孟佳的声音,带着一丝明显的哭腔,和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抑制不住的后怕。

“是我,孟佳,怎么了?你不是去参加聚餐了吗?”我问道。

“我没去成啊!”孟佳的声音,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我本来都打上车,快到那个山庄门口了,结果我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女儿发高烧,烧到三十九度八,都开始说胡话了!我吓得魂都飞了,赶紧就让司机掉头,直接奔儿童医院去了!”

“啊?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刚打完退烧针,没什么大事了,就是普通的病毒感冒。”孟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她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幸灾乐祸起来,“周然,你知道吗,我现在心里,真是庆幸啊!幸亏我女儿发烧了,不然,我那八千块钱,可就真的打了水漂了!”

“我跟你说,我们两,算是因祸得福了!”

我和孟佳,这两个同样因为“意外”,而躲过了那场昂贵盛宴的“幸存者”,在电话里,互相安慰,也互相庆幸了很久。

我们都为自己,幸运地,省下了那笔巨款,而感到了一丝心照不宣的、小小的快乐。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

我们那天晚上,省下的,根本就不是八千块钱。

而是我们的后半生。

04

凌晨一点,我早就已经进入了梦乡。

一阵急促的、用力的、不像是正常人会用的敲门声,将我从睡梦中,狠狠地惊醒了。

“咚!咚!咚!”

那声音,沉重而有力,像是直接敲在我的心脏上。

我吓得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睡意全无。

谁会在这个时间,来敲我的门?

是房东?还是喝醉了酒的邻居?

我光着脚,蹑手蹑脚地,走到那扇薄薄的、不怎么隔音的门边,凑到了那个有些模糊的猫眼上。

门外,楼道里昏暗的声控灯亮着。

站在我门口的,是两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陌生的男人。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严肃的、不容置疑的表情。

是警察。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我这辈子,遵纪守法,连红灯都没闯过,警察怎么会半夜三更地,来找我?

我怀着一种巨大的、不祥的预感,颤抖着手,打开了房门。

门外,一股冰冷的、带着寒气的夜风,灌了进来,让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请问,是周然吗?”站在前面的那个,年纪稍长一点的警察,开口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点了点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向我出示了他的警官证,然后,直接切入了主题。

“你是不是‘星辰科技’公司的员工?”

我再一次,机械地,点了点头。

那个陈警官,收起了他的证件,然后,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瞬间扔进了一个冰冷的、充满了噩梦的冰窟窿里。

他说:“我们是市局刑侦队的,刚刚接到报警。”

“今天晚上,在城郊的‘云顶山庄’,参加你们公司聚餐的那二十一个人,包括你们公司的副总裁顾远,和销售总监孙鹏……”

他顿了一下,用一种极其严肃的、甚至带着一丝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他们,全部都出大事了!”



我的大脑,在那一瞬间,彻底当机了。

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手脚冰冷,连嘴唇都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出大事了?

二十一个人,全部?

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合乎逻辑的念头,就是——集体食物中毒。

那个“云顶山庄”,听起来高端,可越是这种地方,越是容易在食材上出问题。

“是……是吃坏了东西吗?”我结结巴巴地,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道,“他们……他们是不是,现在都在医院抢救?”

我甚至已经在脑子里,想象出了一幅救护车呼啸、二十多个人集体被抬上担架的混乱而悲惨的画面。

可是,站在我面前的那个陈警官,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地锐利,像两把锋利的手术刀,似乎想要看穿我内心所有的想法。

他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对我说道:“不是食物中毒。”

“情况,比那,要严重得多。”

他停顿了一下,那短暂的停顿,让我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然后,他说出了一句让我感觉毛骨悚...然的话。

“他们,现在不是在医院。”

“而是在我们市局的审讯室里。”

我更加困惑了,甚至觉得有些荒谬。

“在……在局里?”

“他们……他们是犯了什么事吗?是酒驾了?还是打架了?”

我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这两种,最可能发生在酒桌上的、需要警察出面的事情。

陈警官,再一次,摇了摇头。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我一个,在我听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奇怪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瞬间,就将整个事件的诡异程度,拉到了极致,他死死的盯着我的眼睛缓缓开口...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