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勇担强国使命!西电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炼成!

0
分享至



10月10日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的

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4讲

“聚焦科技支撑力 共筑教育强国梦”

通过多平台同步播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任小龙,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郑晓静,教师党员全英汇、陈雪利,研究生党员李欣雨为全国师生讲述示范微党课——《勇担强国使命 以电子信息学科交叉融合锻造强大科技支撑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加强战略引导和制度保障,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

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自身发展与我国电子信息科技进步紧密交织,持续改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科研交叉赋能秦岭生态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学校聚力遥感探测和智能感知,应用激光雷达、微波雷达、光学传感器融合,探索形成“信息+”遥感特色应用,深度参与秦岭生态建设保护,在林农业遥感研究、灾害预警等方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关中生态根脉,在水源调控、固碳释氧等方面意义重大。要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秦岭的自然资源,在现实中存在着“度量难”的核心问题。为此,西电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全英汇团队依托学校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和省市相关技术研发平台,开展生态修复遥感落地应用,对陕西省2000年至2022年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监测,重点研究解决秦岭生态空间治理的重大共性问题,完成了陕西干旱遥感监测、降雨量监测、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智慧农业等一系列观测任务。


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球表面变化,可以为灾害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比如,团队多次接到任务,要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实时性监测。团队带着无人机、小型雷达、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迅速赶往现场,对区域地面沉降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为防灾减灾、应急决策提供指导和关键信息支撑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培养更多信息尖兵、强国先锋


卓行睿思科研组党支部是学校建在科研团队一线的硕博师生联合党支部之一,依托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平台,构建了“党支部建在课题组上、党旗插在科研阵地中”的组织架构,鲜明树立了学科交叉化科研范式转型导向


党支部建在团队上,实现了“党小组—项目组—人才组”三级联动。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以党建引领打破学科壁垒,深度融合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控制等多学科知识体系,解决了传统科研中跨领域协作低效、资源分散重复的问题,实现了青年学者主导跨学科项目比例持续增长、设备利用率显著提升,更从文化认同和制度设计上促成多学科融合。



超材料团队在党小组协调下联合天线微波、材料、微电子等领域专家,将国家重点项目研发周期缩短60%,形成“党建引领方向—项目整合资源—人才激活创新”的协同体系,实现“1+1+1>3”的科研效能突破。真刀真枪的科研实战,提升了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锤炼了党支部在推动科研范式深度转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焦服务社会民生

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为民服务


西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陈雪利团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重要指示,践行学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立足“医工交叉”发展特色,聚焦“前沿、攻坚、应用、转化” 四大研究版块,推动科研范式转型升级。


团队坚持“问题来源临床、策略面向临床、应用回归临床”的研究范式,立足“病患忧”,破解“临床难”。针对乳腺癌诊疗面临的难题,自主研发PET-光学乳腺癌成像设备,为乳腺癌的早期精确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手段,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项目支持;受自然界河流转弯处河床形态启发,创新提出类河湾截面结构,为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精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资助并结题优秀。



团队还持续深化“校企医”合作,协同多家行业领军企业、三甲医院,依托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畅通“产学研”,拓展“应用链”。为精准治疗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引起的睡眠问题,校企联合研发了经颅直流电刺激仪等设备,已在全国15个省市共40余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和应用;针对呼吸道疾病检查存在的“盲区”,与企业联合打造行业首台“AI呼吸内窥镜”,实现盲区监测、病灶识别、智能导航等多项检测功能。


面向未来,西电科研工作者将更加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争做新时代党的千里眼、顺风耳,以西电人应有的历史主动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来源 / 微言教育

视频、动图 / 杜世豪 周玮漪

排版 / 刘乐晨

编辑 / 王冠玉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ncentive-icon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方网易号
2614文章数 38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