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瑜推开会议室厚重的木门时,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打在长条会议桌尽头。
部门主管沈玉琛端着保温杯,笑容和煦地朝她点头。
这个寻常的周二下午,项目部例会即将开始。
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茶香,混合着打印纸的味道。
宋欣瑜习惯性地走向靠窗的老位置,指尖无意间拂过冰凉的椅背。
她总觉得今天沈主管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同。
那目光里除了往常的赞许,似乎还藏着一丝难以捕捉的热切。
就像猎人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猎物踏入陷阱前的耐心。
窗外,城市高楼在秋日晴空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宋欣瑜不会想到,几天后,在这座城市另一家酒店的宴会厅里。
一场以温情和孝道为名的寿宴,将彻底改变她和一些人的轨迹。
而此刻,沈玉琛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开始了会议。
“首先,要特别表扬一下欣瑜最近的工作...”
![]()
01
会议室里空调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与沈玉琛温和的嗓音交织在一起。
“欣瑜上周处理的宏安项目,客户反馈非常满意。”沈玉琛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全场。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充分回响。
宋欣瑜微微垂下眼睑,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笔记本的页角。
这种当众的、略显夸张的表扬并不常见,尤其是在项目刚起步阶段。
“细节把控到位,沟通也很专业,值得我们项目部所有人学习。”
沈玉琛说得诚恳,嘴角挂着标志性的谦和笑容。
但宋欣瑜却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音里一丝不易察觉的浮夸。
邻座的张钦明偷偷朝她使了个眼色,带着几分揶揄和不解。
宋欣瑜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专心。
她注意到沈玉琛今天穿了件挺括的新衬衫,袖口熨烫得一丝不苟。
连那头总是梳得服服帖帖的头发,也像是特意打理过。
这与他近来偶尔流露出的疲惫状态形成了微妙反差。
“尤其是预算控制方面,欣瑜做得非常出色。”
沈玉琛话锋一转,突然提到了预算。
宋欣瑜的心微微一动,抬起了头。
宏安项目的预算才刚初步核定,远未到总结评估的时候。
“公司近年强调降本增效,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有成本意识的骨干。”
沈玉琛说着,目光再次落在宋欣瑜身上,带着深意。
那眼神似乎在说,他看到了她未被发掘的潜力,正寄予厚望。
会议室里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附和声,多数人并未察觉异常。
只有宋欣瑜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像细小的冰碴落在皮肤上。
会议结束后,沈玉琛特意走到她身边。
“欣瑜,留一下,有点事想和你聊聊。”他声音压低,显得格外推心置腹。
等其他同事都离开了,沈玉琛关上了会议室的门。
隔绝了外面办公区的嘈杂,房间里顿时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坐。”沈玉琛指了指身边的椅子,自己也坐下来。
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摆出长谈的姿势。
“你进公司也有三年了吧?时间过得真快。”
宋欣瑜点了点头,心里揣测着主管这番开场白的用意。
“我一直很看好你,踏实,细心,关键时刻也沉得住气。”
沈玉琛轻轻叹了口气,像是感慨,又像是铺垫。
“项目部需要新鲜血液,需要能挑大梁的人。”
他话里的暗示已经相当明显,宋欣瑜感到心跳微微加速。
这不是她第一次听到类似的暗示,但从未如此直白。
“谢谢沈主管肯定,我会继续努力的。”她谨慎地回应。
沈玉琛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拉近了距离。
“好好干,近期可能有个重要机会...”他话未说尽,留下引人遐想的空间。
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
沈玉琛瞥了一眼屏幕,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下。
他迅速按掉了电话,但那一瞬间的慌乱没有逃过宋欣瑜的眼睛。
“那就先这样,你去忙吧。”沈玉琛恢复了常态,起身送客。
宋欣瑜走出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工位。
阳光已经移到了西侧的高楼后面,办公室内光线柔和下来。
她打开电脑,盯着屏幕上宏安项目的预算表格。
沈玉琛为何特意在那个时间点,提到预算控制?
这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鼓励谈话吗?
那个被匆匆挂断的电话,又意味着什么?
宋欣瑜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些无端的猜想。
也许只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她端起已经微凉的水杯,喝了一口。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部门公告栏上的一张集体合影。
照片里,沈玉琛站在中央,笑容可掬,手臂亲切地搭在几位老员工肩上。
那是去年年终聚餐时拍的,气氛融洽和谐。
宋欣瑜还记得那天沈玉琛举杯时说的话。
“项目部就是一家人,大家要互相扶持。”
当时听起来温暖真诚,此刻却让她莫名感到一丝寒意。
她转过头,正好看到沈玉琛从会议室出来。
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重新拨通了电话。
尽管压低着声音,宋欣瑜还是听到了几个模糊的词。
“...放心...已经安排好了...没问题...”
沈玉琛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音量,迅速走进了主管办公室。
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所有声音。
宋欣瑜收回目光,专注于屏幕上的数据。
但那种莫名的不安感,却像墨水滴入清水,缓缓扩散开来。
她不会想到,这只是序幕的拉开。
02
第二天上午,宋欣瑜端着水杯走到茶水间时,张钦明正在里面冲咖啡。
“早。”她轻声打招呼,拿起茶包放入杯中。
张钦明似乎吓了一跳,手抖了一下,咖啡粉洒出些许。
“早...早啊,欣瑜。”他有些慌乱地收拾着,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这反应让宋欣瑜觉得奇怪。张钦明向来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
“怎么了?看你心神不宁的。”她随口问道,接上热水。
蒸汽氤氲上升,模糊了两人之间的空气。
张钦明左右看了看,确定茶水间没有其他人。
他压低声音:“昨天下午,沈主管找我聊了会儿。”
宋欣瑜搅拌茶水的手顿了一下:“也找你谈话了?”
“倒不是工作上的事。”张钦明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耳语。
“他...问了些关于你的事情。”
宋欣瑜放下茶杯,直视张钦明:“关于我什么?”
张钦明不安地搓着手指:“就是...一些私人情况。比如你家是不是本地的,父母做什么的...”
这些问题的私密程度超出了正常的同事关心范畴。
“他还特意问了,你家里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经济负担什么的。”
张钦明说完,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加焦虑。
“我当然没多说,就含糊应付过去了。但觉得怪怪的。”
宋欣瑜沉默着,茶水的热度透过纸杯传到掌心。
沈玉琛打听她的家庭经济状况?这是什么用意?
联想到昨天会议上突兀的表扬和暗示,她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他还问了别的吗?”宋欣瑜保持声音平稳。
张钦明回忆着:“就是围绕你的个人情况,问得挺细。还说你是部门重点培养对象...”
这时,走廊传来脚步声,张钦明立刻收声,假装专心喝咖啡。
财务部的小李探头进来打了个招呼,接了水就离开了。
确认人走远了,张钦明才继续:“我觉得不对劲,欣瑜。你最近小心点。”
宋欣瑜点点头:“谢谢提醒,我心里有数了。”
她表面平静,心里却已波澜起伏。
沈玉琛这套操作,不像是一般的职场关怀或提拔前考察。
更像是在评估什么,测量什么——比如,她的“承受能力”。
回到工位,宋欣瑜打开电子邮件,却久久没有看进去。
她想起上周偶然听到沈玉琛在楼梯间打电话的片段。
“...最多再拖半个月...我知道压力大...”
当时她没多想,以为是项目进度的问题。
现在串联起来,每一件小事都透露出不寻常的气息。
午休时间,宋欣瑜故意绕道经过沈玉琛的办公室。
门虚掩着,她看到沈玉琛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手指快速敲击计算器,然后在便签纸上记下数字。
那专注而焦虑的神情,不像是在处理常规的工作事务。
当他抬头的一瞬间,宋欣瑜迅速走过,没有停留。
但那张便签纸上的数字,她瞥见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后面跟着好几个零,金额应该不小。
下午的工作中,宋欣瑜格外留意沈玉琛的动向。
他进出办公室的频率比平时高,手机也接得更频繁。
有两次通话,他都特意走到消防通道去接听。
快下班时,沈玉琛来到宋欣瑜工位前,笑容满面。
“欣瑜,明天上班前能给我一份宏安项目的阶段性报告吗?”
这是个合理的请求,但时间点有些紧迫。
“我尽量完成。”宋欣瑜应承下来。
沈玉琛满意地点点头,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
“对了,下周我母亲七十大寿,办个家宴,你也一起来吧。”
这个邀请来得突然而直接,几乎不给人拒绝的余地。
“这...不太合适吧,是您的家宴。”宋欣瑜委婉地推辞。
沈玉琛摆摆手,语气亲切:“就当是部门小聚,几个关系近的同事都来。”
他特意强调了“关系近”三个字,与昨天的“重用”暗示相呼应。
“我母亲一直说想见见我们部门这些能干年轻人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拒绝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宋欣瑜只好点头:“好的,谢谢沈主管邀请。”
沈玉琛笑容加深,拍了拍她的肩膀:“那就说定了。”
他转身离开时,步伐轻盈,像是完成了一件重要事项。
宋欣瑜看着他的背影,心中的疑虑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寿宴邀请与之前的打听经济状况,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她打开浏览器,无意识地在搜索框输入了“七十大寿 预算”。
然后又迅速删除了这几个字,自嘲地笑了笑。
也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只是普通的同事交际而已。
但直觉告诉她,这件事背后绝不简单。
她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看清这场突如其来的“亲近”背后的真相。
而机会,很快就意外地降临了。
![]()
03
周五早晨,宋欣瑜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
办公楼里还很安静,只有保洁阿姨推着清洁车发出的轻微声响。
她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沈玉琛要的宏安项目报告。
刚打开电脑,行政部的王姐就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欣瑜,能不能帮个忙?报销单据核对今天必须交财务,可我孩子发烧了...”
王姐脸上写满焦虑,手里抱着一大摞待审核的报销凭证。
按规定,所有部门报销需要行政部初审,再送财务部复核。
宋欣瑜之前帮王姐做过类似工作,流程很熟悉。
“可以的,王姐你去照顾孩子吧,我来处理。”她接过那摞单据。
王姐连声道谢,匆匆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就离开了。
宋欣瑜将单据放在桌边,准备先完成手头报告再处理。
阳光逐渐照亮办公室,同事们陆续到来。
沈玉琛今天显得格外精神,西装笔挺,哼着小调走进来。
他甚至主动和每个到岗的员工打了招呼,态度异常亲切。
“欣瑜,报告进展如何?”他路过时特意停下脚步询问。
“正在进行中,上午一定能完成。”宋欣瑜回答。
沈玉琛满意地点点头,压低声音:“寿宴定在下周六晚上,地点我晚点发你。”
他似乎非常确信宋欣瑜一定会出席,连确认的环节都省略了。
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让宋欣瑜更加警惕。
但她表面还是保持微笑:“好的,期待为您母亲祝寿。”
整个上午,宋欣瑜专注于报告撰写,将报销单据的事暂时搁置。
午休时间,办公室安静下来,她才开始整理那堆报销凭证。
按照流程,她需要核对每张发票的真实性、金额准确性。
以及报销事由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大多数单据都很常规:差旅费、办公用品采购、客户招待费。
她熟练地分类、登记、在系统内录入信息。
直到她拿起沈玉琛名下的一份报销单,动作慢了下来。
这是上个季度一个已结项的项目——德兴科技项目的费用报销。
金额不小,主要是项目组外出调研的差旅和招待费用。
宋欣瑜记得这个项目,当时她参与了部分数据整理工作。
按照记忆,项目周期不长,人员配置也很精简。
但报销单据上的差旅天数和高档酒店住宿费却超出预期。
她仔细核对着每张发票,发现有几张连号的高额餐饮发票。
时间集中在两天内,消费地点是本市一家知名海鲜酒楼。
而根据项目日程,那两天团队应该在异地调研。
宋欣瑜打开项目档案,调出当时的行程安排和人员名单。
确认无误,那两天项目组确实在外地,不可能在本市消费。
是发票贴错了?还是...
她继续核对,发现更多细节上的出入。
有些出租车票的日期与项目时间不符,有些礼品采购缺乏明细。
最奇怪的是,一张大型商场的购物发票,金额五千多元。
事由栏简单写着“客户礼品”,但没有具体说明和接收人信息。
宋欣瑜皱起眉头,这种模糊的报销凭证通常会被财务打回。
但这份报销单已经通过了行政初审,只差财务复核。
她翻到前面,看到王姐已经签了字,日期是前天。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重大瑕疵,财务部很可能会批准报销。
宋欣瑜犹豫着是否该标注这些问题,还是直接放行。
按规矩,她应该指出所有疑点,这是她的职责。
但这样做,无疑会直接得罪沈玉琛。
想到下周的寿宴邀请,和之前的种种异常,她决定暂不标记。
而是先将所有有疑问的地方拍照存证,保留原始记录。
她用自己的手机,仔细拍摄了每张有问题的发票和单据。
包括日期、金额、事由等关键信息,确保清晰可辨。
完成这一切后,她将报销单整理好,放在待移交财务部的文件筐里。
表面上看,这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但宋欣瑜心中清楚,她已经触及了一个可能很危险的秘密。
下班前,沈玉琛的邮件如约而至。
寿宴的正式电子请柬,地点是市中心一家高档酒店。
请柬设计精美,措辞优雅,看起来规格不低。
邮件末尾,沈玉琛还特意加了一句个人留言。
“欣瑜,请务必准时出席,家母很期待见到你。”
这话语中的热切,此刻在宋欣瑜眼中已变了味道。
她回复了确认参加的邮件,关上电脑。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笼罩在暮色之中。
宋欣瑜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灯。
那些有问题的报销单据,与寿宴邀请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
沈玉琛近期的经济状况是否出现了问题?
而她,在这个局面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钦明发来的消息。
“你也收到寿宴邀请了?感觉这事有点奇怪。”
宋欣瑜没有立即回复,她需要更多时间思考。
直觉告诉她,下周六的寿宴,绝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庆祝。
04
周末两天,宋欣瑜过得心神不宁。
她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生活琐事上:打扫房间,逛超市,看电影。
但脑海中总是不自觉地浮现那些可疑的报销单据。
以及沈玉琛看似亲切实则捉摸不透的笑容。
周一到公司,氛围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
沈玉琛不再像上周那样高调表扬她,恢复了平常的态度。
但偶尔投来的目光,却多了一份探查的意味。
午休时,宋欣瑜故意在咖啡机旁“偶遇”了张钦明。
“寿宴的事情,你怎么看?”她装作不经意地问。
张钦明四下张望,压低声音:“我打听到一点消息。”
他拉着宋欣瑜走到休息区角落,这里相对僻静。
“沈主管最近好像经济上有点紧张,上周还向老周借钱来着。”
老周是部门里的老员工,与沈玉琛私交不错。
“借了多少?为什么借钱?”宋欣瑜追问。
张钦明摇头:“具体不清楚,老周嘴巴严,只含糊提了一句。”
“但我感觉不是小数目,而且挺急的样子。”
这印证了宋欣瑜的猜测,沈玉琛确实遇到了财务问题。
而德兴项目的可疑报销单,很可能与此有关。
“还有,”张钦明补充道,“我听行政部说,寿宴规模搞得挺大。”
“原本说是家宴,现在预订了酒店最大的宴会厅,估计得二十桌。”
这个规模远超普通家庭寿宴,甚至比公司年会还要隆重。
宋欣瑜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沈玉琛为何要如此铺张?
以他目前的职位收入,承担这样的费用绝非轻松之事。
除非...他有特别的资金来源,或者打算让别人来承担。
这个想法让宋欣瑜感到一阵寒意。
下午,她借故去财务部送文件,想试探一下口风。
正好遇到财务部负责审核报销的小刘在抱怨。
“...德兴项目的报销单问题一大堆,沈主管还催着尽快批。”
小刘没注意到门口的宋欣瑜,继续和同事发牢骚。
“那些模糊的单据,按规定根本不能通过,可上面暗示要特事特办。”
“哪个上面?”同事好奇地问。
“还能有谁,分管项目的李总呗,说是特殊项目需要灵活处理。”
宋欣瑜默默退回走廊,心中波澜起伏。
沈玉琛不仅亲自施压,还动用了更高层的关系。
这笔报销款对他来说显然非常重要。
而审核时限正好在寿宴之前,时间点的巧合令人不安。
回到工位,宋欣瑜打开手机,查看之前拍摄的报销单照片。
放大那些有问题的发票,试图找出更多线索。
连号的餐饮发票,日期恰好是两个月前的周五晚上。
而那天晚上,她记得沈玉琛在朋友圈发了在家陪母亲的照片。
时间对不上,地点也对不上,这些消费极有可能是虚构的。
她又研究那张商场购物发票,通过商场官网查询商品信息。
输入发票代码和金额,显示的商品类别是“珠宝首饰”。
客户礼品送珠宝?这未免太过奢侈,不符合公司规定。
宋欣瑜将这些发现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备忘。
她不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是本能的自保意识。
下班时,她在电梯里偶遇沈玉琛。
狭小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人,气氛略显尴尬。
“寿宴准备得怎么样了?”宋欣瑜主动挑起话题。
沈玉琛脸上立刻绽放笑容:“差不多了,就等周六了。”
“我母亲很高兴,说一定要好好谢谢你们这些同事。”
电梯下降的数字缓慢变化, mirror 里映出沈玉琛志得意满的表情。
“听说订了很大的宴会厅,宾客应该很多吧?”宋欣瑜试探地问。
沈玉琛点头:“是啊,老人家七十大寿,一辈子就一次。”
“亲戚朋友都要请,还有我母亲的老同事、老邻居...”
他滔滔不绝地描述着筹备细节,显得异常兴奋。
但当宋欣瑜问及具体安排了哪些节目和环节时。
沈玉琛却含糊其辞,只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电梯到达一楼,门打开的瞬间,沈玉琛突然说。
“对了欣瑜,寿宴那天你可能要帮我个忙。”
这话说得随意,但宋欣瑜立刻警觉起来。
“什么忙?您尽管说。”她保持平静。
沈玉琛笑了笑:“小事,到时候再告诉你,不会让你为难的。”
这种预留的“帮忙”,结合之前的种种迹象,让宋欣瑜高度警惕。
她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已经被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局中。
走出办公楼,晚风带着凉意拂过面颊。
宋欣瑜站在路边等车,大脑飞速运转。
她需要更多信息,需要了解沈玉琛的真实处境。
以及那个德兴项目的更多内情,那些可疑报销的背后。
一辆出租车停下,她拉开车门,心中已有了计划。
明天,她要找机会接触德兴项目组的其他成员。
或许能从他们那里,获得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
05
周二上午,宋欣瑜以请教项目经验为由,约见了德兴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赵工。
赵工是公司老员工,性格耿直,平时与沈玉琛关系一般。
两人在公司咖啡厅见面,选了最角落的位置。
“德兴项目啊,说起来挺可惜的。”赵工搅拌着咖啡,语气遗憾。
“本来进展顺利,后期却莫名其妙被压缩了预算,很多测试没做完。”
宋欣瑜心中一动:“预算被压缩?什么时候的事?”
赵工回忆着:“大概三个月前,沈主管突然说公司资金紧张,要削减开支。”
“但我们都知道,那个项目的预算很充足,根本没必要削减。”
这与其他项目组近期获得的充足资金支持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项目仓促结项,客户其实不太满意,全靠之前的基础扎实。”
赵工摇摇头,显然对这样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
宋欣瑜谨慎地问道:“那项目后期的费用报销,您有经手吗?”
赵工立刻皱眉:“别提了,沈主管说后续工作他亲自负责,不让我们插手。”
“连最后的项目总结会都没开,报销什么的都是他一手包办。”
这与宋欣瑜发现的问题报销单时间点完全吻合。
看来沈玉琛有意避开了项目组的监督,单独处理财务事宜。
“说起来,”赵工压低声音,“我听说沈主管最近私下在打听贷款渠道。”
宋欣瑜装作惊讶:“沈主管需要贷款?为什么?”
赵工耸肩:“不清楚,但估计数目不小,问了好几个人。”
谈话结束后,宋欣瑜心中的拼图又完整了一部分。
沈玉琛确实面临财务压力,而且可能与德兴项目有关。
下午,她又借工作之便,接触了财务部的小刘。
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特殊项目报销的处理流程上。
“有时候也挺为难的,”小刘抱怨道,“明明不符合规定,上面却要求通融。”
“像最近的德兴项目报销,问题那么多,李总却签字同意特批。”
宋欣瑜抓住关键信息:“李总亲自过问了?”
小刘点头:“是啊,很少见。通常这种小项目报销,根本到不了他那里。”
这让宋欣瑜意识到,事情可能比她想象的更复杂。
高层领导的特批,意味着沈玉琛可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或者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关联。
周三,宋欣瑜在整理文件时,意外发现了一张便签纸。
是从沈玉琛办公室飘出来的,上面有一串数字和缩写。
“酒店定金 - 5W”,“音响租赁 - 8K”,“酒水预估 - 3W”...
这显然是寿宴的预算清单,初步估算已经超过十万。
而这还只是部分项目的定金和预估,远非全部费用。
如此高昂的花销,与沈玉琛目前的财务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宋欣瑜将便签纸放回原处,心中已有七分把握。
沈玉琛计划通过某种方式,将寿宴的费用转嫁出去。
而目标,很可能就是被暗示要“懂得感恩”的她。
周四,公司内部系统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预告。
项目部将增设副主管职位,公开竞聘,下周开始报名。
这印证了沈玉琛之前关于“重要机会”的暗示。
时机如此巧合,就在寿宴之后不久。
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是一场交易。
沈玉琛打算用职位晋升作为交换,让宋欣瑜承担寿宴费用。
或者更糟的是,他已经挪用了公款,需要她来填补漏洞。
周五下班前,沈玉琛再次确认了宋欣瑜周六的出席。
“明天很重要,你一定要准时到。”他意味深长地说。
宋欣瑜点头应允,心中已有了决断。
她不会成为这场算计的牺牲品,但也不会贸然行动。
需要确凿的证据,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才能反击。
周六傍晚,宋欣瑜提前一小时到达寿宴酒店。
她想先观察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酒店宴会厅外,巨大的寿字霓虹灯已经亮起。
红毯铺地,花篮排列,场面比想象的还要隆重。
她看到沈玉琛站在门口迎宾,穿着崭新的西装。
脸上洋溢着笑容,但眼底深处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宋欣瑜没有立即上前,而是找了个角落观察。
宾客陆续到来,多数是沈家的亲戚朋友,也有几位公司同事。
她注意到宴会厅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寿宴流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特别鸣谢”,但没有具体说明。
这应该就是沈玉琛为她准备的“舞台”。
宋欣瑜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手机。
检查了一遍之前保存的所有证据照片和笔记。
然后,她向迎宾处走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沈玉琛看到她,眼睛明显亮了起来,热情地迎上前。
“欣瑜来了!快请进,给你留了好位置。”
他亲自引领她进入宴会厅,安排在主桌旁边的一桌。
这个位置十分显眼,几乎是全场的焦点区域。
宋欣瑜不动声色地坐下,打量四周环境。
宴会厅布置得极尽奢华,音响设备都是专业级别。
桌上摆放的是高端白酒和进口红酒,每瓶都价格不菲。
这绝不是一个中层管理人员能够轻松负担的规格。
宾客陆续入座,气氛热烈喧闹,充满喜庆。
沈玉琛穿梭在各桌之间,应酬得体,游刃有余。
但宋欣瑜注意到,他时不时会瞥向入口方向。
似乎在等待某个重要人物的到来。
七点整,寿星叶秀珍在老伴陪同下入场。
老人家穿着喜庆的红色旗袍,精神矍铄,笑容满面。
全场起立鼓掌,将宴会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
沈玉琛挽着母亲的手臂,满脸孝子贤孙的骄傲。
在这种温馨感人的氛围中,任何质疑都显得不合时宜。
宋欣瑜随着人群鼓掌,心如明镜。
她知道,戏肉即将上演。